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21 23:1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组成我们运动系统的有骨、关节和( )。
A.脚
B.肌肉
C.神经
2.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与脉搏的次数相比( )。
A.两者相同
B.心跳的次数多
C.脉搏的次数多
3.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B.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
C.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4.人体的指挥部是( )。
A.脑
B.四肢
C.神
5.在研究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我们还发现( )。
A.摆幅越来越小
B.摆动越来越慢
C.摆动越来越快
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无法确定
7.在地形图上,蓝色通常表示( )。
A.海洋
B.陆地
C.盆地
8.兴高采烈、悲痛欲绝、怒不可揭这三个词语反应的情绪是( )。
A.喜、哀、怒
B.喜、怒、哀
C.怒、喜、哀
9.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
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
C.日食的形成
10.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的是( )。
A.充满烟雾的水槽中
B.一块石头
C.一段几米长的木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 )。
2.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 ),却看不见说话的( )。
3.“潭清疑水浅”,这是光的( )造成的,“池水映明月”与光的( )现象有关。
4.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 )、( )等。
5.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 )现象。
6.古人都利用( )( )( )( )等来计时的。
7.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 )(选填“地幔、地核或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8.白色的太阳光是由( )种单色光构成的。
9.(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半球。他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10.人们曾利用光来测量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因为光在被阻挡前都是沿( )传播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燃香不可以用来计时。( )
2.在模拟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时,我们做的实验都叫模拟实验。( )
3.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的变化是:短—长—短 。( )
4.制作滴漏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瓶作为制作材料。( )
5.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的作用。( )
6.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
7.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
8.神经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 )
9.教室的日光灯装上灯罩,是为了让灯光反射使教室更明亮。( )
10.摆钟如果走快了,我们可以适当向上调节摆锤的螺母。(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把下列物体和它们所模拟的结构进行连线。
挤压吸耳球 心脏舒张
塑料管 血管
松开吸耳球 心脏收缩
五.综合题(共2题,共22分)
1.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
1.【实验过程】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_,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_,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___________的状态),观察现象。
4.【注意事项】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___________(填“厚”或“薄”),要佩戴好护目镜,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
5.【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有热气冒出;受热后___________向外喷发。
6.【实验结论】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沿着地壳的___________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2.下面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2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根据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在图2中,移动第( )张卡纸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A
5.A
6.A
7.A
8.A
9.B
10.A
二.填空题
1.改变
2.声音; 人
3.折射; 反射
4.山体滑坡;堰塞湖
5.折射
6.燃香; 燃烧的蜡烛; 日晷; 沙漏
7.地壳
8.7
9.大脑
10.直线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综合题
1.1.地壳
2.岩浆
3.高温
4.薄
5.番茄酱
6.高温(高压) 薄弱
2.1.能; 不能;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2
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