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21 15:30:3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进入我们的眼睛。
A.物体发出的光
B.物体反射的光
C.物体本身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2022五上·邓州期中)下列例子不能用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A、日食,又叫日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阴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日食和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C、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光的反射的例子。
3.(2022五上·邓州期中)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香刚点燃,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
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清晰的笔直光束
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模糊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
A、线香刚被点燃时,烟雾太少,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光束,说法错误。
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烟气,发现烟气中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说法正确。
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明显,激光是能够通过的,说法错误。
4.(2022五上·邓州期中)光线是在(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A.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B.空气中 C.水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A、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B、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错误,
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错误。
5.(2022五上·邓州期中)小科的爸爸开车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和其他车辆,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和其他车辆,车的后视镜是一面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6.(2022五上·邓州期中)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
A.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不同的国家或省份 C.不同的生物分布
【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貌。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7.(2022五上·邓州期中)花岗岩属于(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答案】C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从岩石的成因看,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岩浆岩,属于深层侵入岩,主要以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8.(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现象严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
A.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B.发展畜牧业
C.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现象严重,人们可以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遏制情况的恶化。
9.(2022五上·邓州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净化空气
B.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
C.减弱噪音
【答案】B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护地表。
10.(2022五上·邓州期中)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B.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
C.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A、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观点正确;
B、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选项观点错误;
C、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选项观点正确。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1.(2022五上·邓州期中)不要用眼睛直视很亮的光源,否则会伤到眼睛。(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生活中还有很多光线会使眼睛受到威胁。例如,郊游钓鱼时,如果是在正午光线最强的时段久盯湖面,湖面反射的太阳光对视力会造成威胁;到雪山旅游时,刺眼的阳光照到白茫茫的雪地上也会对眼睛形成伤害,造成雪盲。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会伤到眼睛,说法正确。
12.(2022五上·邓州期中)安装潜望镜的平面镜时,要保持镜片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同一方向。(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壳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山脉。
14.(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球表面受到风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风化的认识,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如海南第一山、云南的石林、黄山奇石等。题目说法正确。
15.(2022五上·邓州期中)黄土高原的沟壑的形成主要与风的作用有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黄一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错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022五上·邓州期中)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答案】夜视仪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我们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17.(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是   。
【答案】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被屏幕挡住后无法进入我们的眼睛,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可以通过屏幕和空气进入人耳。
18.(2022五上·邓州期中)科学家用   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答案】潜望镜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两块互相平行、镜面相对的呈45°角放置的平面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实现在地下室观察上方情况的目的。科学家利用潜望镜在地下室观察火箭的发射情况。
19.(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因为利用了光的   现象。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之所以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因为光的反射。
20.(2022五上·邓州期中)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答案】西高东低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1.(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震是由   引起的。
【答案】地壳运动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是由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产生振动,因此地壳运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2.(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   。
【答案】侵蚀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部力量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冰川作用等。地面的岩石,沙士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就是侵蚀现象。
23.(2022五上·邓州期中)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   和   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
【答案】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根据形成原因划分,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岩浆岩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占比最大。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
四、实践与探究(15分)
24.(2022五上·邓州期中)(一)在学习《光》这一单元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一系列有关光的传播的研究。
(1)如图一,用手电筒照射书本,发现光   穿过书本,不能看清楚杯子的细节,说明光   通过不透明物体。(填“能”或“不能")
(2)如图二,把铅笔   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把铅笔   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发生了变化。(填“垂直"或倾斜")
(3)如图三,白色的太阳光通过   后会看到七彩光带,这些彩色光线都发生了   现象。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这种现象就是雨后的   。
【答案】(1)不能;不能
(2)垂直;倾斜
(3)三棱镜;折射;彩虹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1)物体根据透光情况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当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书本,不能看清书本后面的杯子,说明光不能穿过书本,书本是不透明的,也说明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体。
(2)光在同种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如图二、把铅笔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把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发生了变化。
(3)太阳光是复色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复合而成。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看到七彩光带,这些彩色光线都发生了折射现象。雨后的彩虹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阳光被空气折射而形成的七彩光带。
25.(2022五上·邓州期中)(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把番茄酱倒进小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盘底部井观察现象。
(1)在做模以实验时,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   的状态。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   、   。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   、   。
(3)火山喷发后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我国吉林省的   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答案】(1)火山;岩浆;高温
(2)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答案不唯上,意思对即可)
(3)长白山天池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等。
(3)火山喷发后也会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地形地貌,比如我国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进入我们的眼睛。
A.物体发出的光
B.物体反射的光
C.物体本身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
2.(2022五上·邓州期中)下列例子不能用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3.(2022五上·邓州期中)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香刚点燃,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
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清晰的笔直光束
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模糊
4.(2022五上·邓州期中)光线是在(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A.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B.空气中 C.水中
5.(2022五上·邓州期中)小科的爸爸开车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和其他车辆,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6.(2022五上·邓州期中)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
A.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不同的国家或省份 C.不同的生物分布
7.(2022五上·邓州期中)花岗岩属于(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8.(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现象严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
A.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B.发展畜牧业
C.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9.(2022五上·邓州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净化空气
B.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
C.减弱噪音
10.(2022五上·邓州期中)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B.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
C.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1.(2022五上·邓州期中)不要用眼睛直视很亮的光源,否则会伤到眼睛。(  )
12.(2022五上·邓州期中)安装潜望镜的平面镜时,要保持镜片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同一方向。(  )
13.(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壳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
14.(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球表面受到风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15.(2022五上·邓州期中)黄土高原的沟壑的形成主要与风的作用有关。(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022五上·邓州期中)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17.(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是   。
18.(2022五上·邓州期中)科学家用   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19.(2022五上·邓州期中)我们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因为利用了光的   现象。
20.(2022五上·邓州期中)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21.(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震是由   引起的。
22.(2022五上·邓州期中)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   。
23.(2022五上·邓州期中)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   和   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
四、实践与探究(15分)
24.(2022五上·邓州期中)(一)在学习《光》这一单元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一系列有关光的传播的研究。
(1)如图一,用手电筒照射书本,发现光   穿过书本,不能看清楚杯子的细节,说明光   通过不透明物体。(填“能”或“不能")
(2)如图二,把铅笔   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把铅笔   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发生了变化。(填“垂直"或倾斜")
(3)如图三,白色的太阳光通过   后会看到七彩光带,这些彩色光线都发生了   现象。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这种现象就是雨后的   。
25.(2022五上·邓州期中)(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把番茄酱倒进小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盘底部井观察现象。
(1)在做模以实验时,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   的状态。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   、   。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   、   。
(3)火山喷发后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我国吉林省的   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A、日食,又叫日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阴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日食和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C、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光的反射的例子。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
A、线香刚被点燃时,烟雾太少,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光束,说法错误。
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烟气,发现烟气中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说法正确。
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明显,激光是能够通过的,说法错误。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A、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B、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错误,
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错误。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和其他车辆,车的后视镜是一面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6.【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貌。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7.【答案】C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从岩石的成因看,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岩浆岩,属于深层侵入岩,主要以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8.【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现象严重,人们可以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遏制情况的恶化。
9.【答案】B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护地表。
10.【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A、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观点正确;
B、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选项观点错误;
C、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选项观点正确。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生活中还有很多光线会使眼睛受到威胁。例如,郊游钓鱼时,如果是在正午光线最强的时段久盯湖面,湖面反射的太阳光对视力会造成威胁;到雪山旅游时,刺眼的阳光照到白茫茫的雪地上也会对眼睛形成伤害,造成雪盲。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会伤到眼睛,说法正确。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山脉。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风化的认识,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如海南第一山、云南的石林、黄山奇石等。题目说法正确。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黄一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错误。
16.【答案】夜视仪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我们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17.【答案】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被屏幕挡住后无法进入我们的眼睛,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可以通过屏幕和空气进入人耳。
18.【答案】潜望镜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两块互相平行、镜面相对的呈45°角放置的平面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实现在地下室观察上方情况的目的。科学家利用潜望镜在地下室观察火箭的发射情况。
19.【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之所以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因为光的反射。
20.【答案】西高东低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1.【答案】地壳运动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是由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产生振动,因此地壳运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2.【答案】侵蚀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部力量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冰川作用等。地面的岩石,沙士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就是侵蚀现象。
23.【答案】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根据形成原因划分,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岩浆岩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占比最大。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
24.【答案】(1)不能;不能
(2)垂直;倾斜
(3)三棱镜;折射;彩虹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1)物体根据透光情况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当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书本,不能看清书本后面的杯子,说明光不能穿过书本,书本是不透明的,也说明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体。
(2)光在同种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如图二、把铅笔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把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光线发生了变化。
(3)太阳光是复色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复合而成。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看到七彩光带,这些彩色光线都发生了折射现象。雨后的彩虹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阳光被空气折射而形成的七彩光带。
25.【答案】(1)火山;岩浆;高温
(2)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答案不唯上,意思对即可)
(3)长白山天池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等。
(3)火山喷发后也会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地形地貌,比如我国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