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题
一、选择题(20分)
1.(2022五上·钢城期中)细胞是由( )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观察发现的。
A.中 B.美 C.英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2.(2022五上·钢城期中)“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和这种现象相类似的是( )。
A.世界上没有两片完生相同的叶子
B.龙生龙凤生凤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答案】A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属于变异现象;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3.(2022五上·钢城期中)恐龙蛋化石属于( )。
A.遗体 B.遗物 C.遗迹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他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就称为化石,恐龙蛋化石属于遗物化石。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4.(2022五上·钢城期中)倒开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要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 )冲洗或老没泡。
A.热水 B.温水 C.冷水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一般烫伤的最开始那段时间是非常疼的,最快的止疼方法就是把受伤部位放在冷水里面,冰水也可以,冰箱也可以,要快速降温来缓解疼痛感;不要将烫伤部位的水泡弄破,避免细菌感染;也可以应急处理后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5.(2022五上·钢城期中)要想把一个物体点燃,让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 )
A.沸点 B.冰点 C.燃点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要想把一个物体点燃,让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6.(2022五上·钢城期中)( )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
A.开车上下班 B.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空气对于生物生活生存非常重要,但生活中我们开车上下班、焚烧秸秆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为了保护好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需要工业合理布局,减少废气排放量;实行区域集中供热;减少汽车废气排放;烟囱除尘;植树造林等。所以,植树造林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
7.(2022五上·钢城期中)猎户座是冬季星空一个显著星座,它位于( )。
A.南天 B.西天 C.北天
【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7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猎户座是冬季星空一个显著星座,它位于南天。
8.(2022五上·钢城期中)大肠杆菌是技( )进行分类的。
A.形状 B.大小 C.颜色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体积微小,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肠炎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拉肚子因感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按形状进行分类的。
9.(2022五上·钢城期中)通过接种疫苗,( )病毒已被人类灭绝。
A.新冠 B.艾滋病 C.天花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艾滋病、新冠、天花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获得营养物质,繁殖新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全身酸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伤疤。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通过接种疫苗,天花病毒已被人类灭绝。
10.(2022五上·钢城期中)小明感冒了,你会建议他服用( )来治疗。
A.碘伏 B.青霉素片 C.双黄连口服液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破坏致病菌,达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所以小明感冒了,我会建议他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来治疗。
11.(2022五上·钢城期中)将正确选项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然后涂在答题卡正确位置上。
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到( ),再逐渐向( ),直至充满整个空间。逃生时我们应该用( ) 捂住口鼻,减少浓烟带来的伤害。
A.地面B.屋项C.干毛巾D.湿毛巾
【答案】B;A;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隔绝氧气、隔绝可燃物或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的伤害。
12.(2022五上·钢城期中)“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儿歌描述的是人类误食有歌的( ),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歌词提醒我们可以通过( )来判断它是否有毒。
A.木耳 B.蘑菇 C.形状 D.颜色
【答案】B;D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蘑菇的主要组成部分:菌盖、菌褶、菌柄,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菌丝。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所以越漂亮的蘑菇越有毒,不可以食用。“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儿歌描述的是人类误食有毒的蘑菇,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歌词提醒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它是否有毒。
13.(2022五上·钢城期中)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 )含量最多,人们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得( ),( )常被用来灭火,( )常用来保护食品, (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A;D;C;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按体积计算,氮气含量最多,人们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常被用来灭火,氮气常用来保护食品,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慧眼识珠判正误。(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4.(2022五上·钢城期中)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科学家们发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5.(2022五上·钢城期中)动植物的灭绝都是人类造成的。(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灭绝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环境变化是造成动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动植物的灭绝并都是人类造成的。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6.(2022五上·钢城期中)人和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会越来越少。(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和动物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空气中各成分基本不变,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会越来越少。
17.(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病毒的形状特征。(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观察微生物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有写非常微小的病毒在显微镜下并不能观察到其形状特征。
18.(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遗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
A.对 B.错
【答案】A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物质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所以在遗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题目正确。
19.(2022五上·钢城期中)有可燃物也不一定能燃烧了。( )
A.对 B.错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所以有可燃物也不一定能燃烧了。题目说法正确。
20.(2022五上·钢城期中)所有星座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
A.对 B.错
【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所有星座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斗柄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北半球春分日23时头柄指向东方,夏至日23时指向南方,秋分日23时指向西方,冬至日23时指向北方。古人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题目说法正确。
21.(2022五上·钢城期中)病每无处不在,只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除了用噬菌体(一种专门溶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外,随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及生活规律的掌握,使其在现代医学上推动了免疫学的研究和发展。
22.(2022五上·钢城期中)接种疫苗能有效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
A.对 B.错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做法。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题目说法正确。
23.(2022五上·钢城期中)畜菇个体较大,不是微生物。(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我们吃的蘑菇体积较大,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三、我会探究(10分,每空1分)。
24.(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探究空气是否是单一气体的实验中,叹一个水槽在里边放入有颜色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然后用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罩住,我们发现 ,这个过程说明开始的时候瓶内的气体 ,后来的气体 。
【答案】蜡烛逐渐熄灭;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探究空气是否是单一气体的实验中,取一个水槽在里边放入有颜色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然后用去掉底部的矿矿泉水瓶罩住,我们发现 蜡烛就会逐渐熄灭。空气主要有氮气和氧气组成,由于蜡烛燃烧,消耗瓶子里的氧气,随着氧气的耗尽,没有氧气的助燃剂,蜡烛会慢慢熄灭。因此可以推断出大致分为支持燃烧气体和不支持燃烧气体。可以说这个过程说明开始的时候瓶内的气体支持燃烧,后来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25.(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将做好的“纸锅”放在 上,倒入适量的水,点燃 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 了,但是纸锅完好无损。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始终达不到纸的 。
【答案】三脚架;酒精灯;沸腾(烧开);燃点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并且水的沸点小于纸的燃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26.(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疫情防控的模拟实验中,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现 ;间隔几根拿出一根再点燃发现 ;从而说明 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答案】从头到尾全部燃烧;从间隔处停止了燃烧的传递;保持安全距离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进而肆虐神州大地。近一年来又在世界各国流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人民曾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现,火柴从头到尾全部燃烧;间隔几根火柴拿出一根再点燃发现,从间隔处停止了燃烧的传递,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保持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以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政府号召: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四、我会阅读,完成练习(10分,每空1分最后-空2分)。
27.(2022五上·钢城期中)10月12日下午4时许,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3名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如约与大家见面,正式开启“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科学之旅。这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中授课,由蔡旭哲老师“掌镜”,陈冬和刘洋两位老师首先带大家仔细参观了这间今年7月才刚刚入轨对接的“新教室”。
“与天和核心舱不同,问天实验舱里的睡眠方向是纵向的。在地面我们没办法竖着睡觉,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任意方向睡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睡眠区、厨房、卫生间……刘洋边飞边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的能力和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空间站。”
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里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能够提供密闭洁净操作环境的科学手套箱、满足-80℃储藏条件的低温存储柜和被称为“动植物太空旅馆”的生命生态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相继在航天员老师的镜头中亮相,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水是最常见的流体,也是太空授课的“老朋友” 。这次,航天员老师再次用水开启了天地对比实验。陈冬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几根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管项。陈冬说,这是因为太空没有重力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这个简单的实验涉及复杂的原理。科学家就通过研究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利用背后的原理去解决问题。
授课中,航天员老师还演示和讲解了水球变“懒” 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物理实验,并留下思考题,天地现象的不同引发同学们惊叹和思考。
身临其境的科普体验,让太空梦不再遥远。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空间科学实验内容,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空间科学实验,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迎来两届太空老师。随着空间站建设的逐渐成熟,太空授课不断拉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与太空和科学的距离,托举起天马行空的科学畅想。
仔细阅读以上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宫课堂”是在 实验舱中进行的,它里边部署着功能各异的 ,天和核心舱里的睡跟方向应该是(填“横向”或“纵向”) 的。
(2)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 。这是因为太空没有 , 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
(3)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 ,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 ,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
(4)如果你是天宫课堂的授课老师,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激励对太空充满幻想的同学们 。
【答案】(1)问天;科学实验柜;横向
(2)管顶;重力束缚;表面张力
(3)空间科学实验内容;空间科学实验室
(4)合理即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中授课,由蔡旭哲老'掌镜’,陈冬和刘洋两位老师首先带大家仔细参观了这间今年7月才刚刚入轨对接的“新教室’”;这次“天宫课堂”是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的。“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里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问天实验室里边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与天和核心舱不同,问天实验。舱里的睡眠方向是纵向的。在地面我们没办法竖着睡觉,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任意方向睡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天和核心舱里的睡眠方向应该是纵向的。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陈冬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几根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管顶”,“这是因为太空没有重力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
(3)从材料信息可知,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空间科学实验内容,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 空间科学实验室,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
(4)激励对太空充满幻想的同学们的语言:太空中没有重力,没有束缚,没有上下的感觉,人可以自由活动,随心而动。
1 / 1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题
一、选择题(20分)
1.(2022五上·钢城期中)细胞是由( )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观察发现的。
A.中 B.美 C.英
2.(2022五上·钢城期中)“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和这种现象相类似的是( )。
A.世界上没有两片完生相同的叶子
B.龙生龙凤生凤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2022五上·钢城期中)恐龙蛋化石属于( )。
A.遗体 B.遗物 C.遗迹
4.(2022五上·钢城期中)倒开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要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 )冲洗或老没泡。
A.热水 B.温水 C.冷水
5.(2022五上·钢城期中)要想把一个物体点燃,让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 )
A.沸点 B.冰点 C.燃点
6.(2022五上·钢城期中)( )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
A.开车上下班 B.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7.(2022五上·钢城期中)猎户座是冬季星空一个显著星座,它位于( )。
A.南天 B.西天 C.北天
8.(2022五上·钢城期中)大肠杆菌是技( )进行分类的。
A.形状 B.大小 C.颜色
9.(2022五上·钢城期中)通过接种疫苗,( )病毒已被人类灭绝。
A.新冠 B.艾滋病 C.天花
10.(2022五上·钢城期中)小明感冒了,你会建议他服用( )来治疗。
A.碘伏 B.青霉素片 C.双黄连口服液
11.(2022五上·钢城期中)将正确选项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然后涂在答题卡正确位置上。
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到( ),再逐渐向( ),直至充满整个空间。逃生时我们应该用( ) 捂住口鼻,减少浓烟带来的伤害。
A.地面B.屋项C.干毛巾D.湿毛巾
12.(2022五上·钢城期中)“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儿歌描述的是人类误食有歌的( ),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歌词提醒我们可以通过( )来判断它是否有毒。
A.木耳 B.蘑菇 C.形状 D.颜色
13.(2022五上·钢城期中)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 )含量最多,人们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得( ),( )常被用来灭火,( )常用来保护食品, (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二、慧眼识珠判正误。(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4.(2022五上·钢城期中)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A.对 B.错
15.(2022五上·钢城期中)动植物的灭绝都是人类造成的。( )
A.对 B.错
16.(2022五上·钢城期中)人和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会越来越少。( )
A.对 B.错
17.(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病毒的形状特征。( )
A.对 B.错
18.(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遗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
A.对 B.错
19.(2022五上·钢城期中)有可燃物也不一定能燃烧了。( )
A.对 B.错
20.(2022五上·钢城期中)所有星座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
A.对 B.错
21.(2022五上·钢城期中)病每无处不在,只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
A.对 B.错
22.(2022五上·钢城期中)接种疫苗能有效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
A.对 B.错
23.(2022五上·钢城期中)畜菇个体较大,不是微生物。( )
A.对 B.错
三、我会探究(10分,每空1分)。
24.(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探究空气是否是单一气体的实验中,叹一个水槽在里边放入有颜色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然后用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罩住,我们发现 ,这个过程说明开始的时候瓶内的气体 ,后来的气体 。
25.(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将做好的“纸锅”放在 上,倒入适量的水,点燃 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 了,但是纸锅完好无损。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始终达不到纸的 。
26.(2022五上·钢城期中)在疫情防控的模拟实验中,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现 ;间隔几根拿出一根再点燃发现 ;从而说明 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四、我会阅读,完成练习(10分,每空1分最后-空2分)。
27.(2022五上·钢城期中)10月12日下午4时许,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3名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如约与大家见面,正式开启“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科学之旅。这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中授课,由蔡旭哲老师“掌镜”,陈冬和刘洋两位老师首先带大家仔细参观了这间今年7月才刚刚入轨对接的“新教室”。
“与天和核心舱不同,问天实验舱里的睡眠方向是纵向的。在地面我们没办法竖着睡觉,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任意方向睡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睡眠区、厨房、卫生间……刘洋边飞边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的能力和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空间站。”
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里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能够提供密闭洁净操作环境的科学手套箱、满足-80℃储藏条件的低温存储柜和被称为“动植物太空旅馆”的生命生态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相继在航天员老师的镜头中亮相,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水是最常见的流体,也是太空授课的“老朋友” 。这次,航天员老师再次用水开启了天地对比实验。陈冬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几根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管项。陈冬说,这是因为太空没有重力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这个简单的实验涉及复杂的原理。科学家就通过研究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利用背后的原理去解决问题。
授课中,航天员老师还演示和讲解了水球变“懒” 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物理实验,并留下思考题,天地现象的不同引发同学们惊叹和思考。
身临其境的科普体验,让太空梦不再遥远。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空间科学实验内容,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空间科学实验,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迎来两届太空老师。随着空间站建设的逐渐成熟,太空授课不断拉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与太空和科学的距离,托举起天马行空的科学畅想。
仔细阅读以上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宫课堂”是在 实验舱中进行的,它里边部署着功能各异的 ,天和核心舱里的睡跟方向应该是(填“横向”或“纵向”) 的。
(2)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 。这是因为太空没有 , 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
(3)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 ,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 ,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
(4)如果你是天宫课堂的授课老师,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激励对太空充满幻想的同学们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2.【答案】A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属于变异现象;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3.【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他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就称为化石,恐龙蛋化石属于遗物化石。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4.【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一般烫伤的最开始那段时间是非常疼的,最快的止疼方法就是把受伤部位放在冷水里面,冰水也可以,冰箱也可以,要快速降温来缓解疼痛感;不要将烫伤部位的水泡弄破,避免细菌感染;也可以应急处理后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5.【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要想把一个物体点燃,让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6.【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空气对于生物生活生存非常重要,但生活中我们开车上下班、焚烧秸秆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为了保护好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需要工业合理布局,减少废气排放量;实行区域集中供热;减少汽车废气排放;烟囱除尘;植树造林等。所以,植树造林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
7.【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7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猎户座是冬季星空一个显著星座,它位于南天。
8.【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体积微小,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肠炎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拉肚子因感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按形状进行分类的。
9.【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艾滋病、新冠、天花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获得营养物质,繁殖新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全身酸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伤疤。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通过接种疫苗,天花病毒已被人类灭绝。
10.【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破坏致病菌,达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所以小明感冒了,我会建议他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来治疗。
11.【答案】B;A;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隔绝氧气、隔绝可燃物或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的伤害。
12.【答案】B;D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蘑菇的主要组成部分:菌盖、菌褶、菌柄,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菌丝。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所以越漂亮的蘑菇越有毒,不可以食用。“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儿歌描述的是人类误食有毒的蘑菇,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歌词提醒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它是否有毒。
13.【答案】C;A;D;C;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按体积计算,氮气含量最多,人们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常被用来灭火,氮气常用来保护食品,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科学家们发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5.【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灭绝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环境变化是造成动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动植物的灭绝并都是人类造成的。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6.【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和动物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空气中各成分基本不变,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会越来越少。
1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观察微生物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有写非常微小的病毒在显微镜下并不能观察到其形状特征。
18.【答案】A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物质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所以在遗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题目正确。
19.【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所以有可燃物也不一定能燃烧了。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所有星座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斗柄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北半球春分日23时头柄指向东方,夏至日23时指向南方,秋分日23时指向西方,冬至日23时指向北方。古人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题目说法正确。
2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除了用噬菌体(一种专门溶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外,随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及生活规律的掌握,使其在现代医学上推动了免疫学的研究和发展。
22.【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做法。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题目说法正确。
23.【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我们吃的蘑菇体积较大,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24.【答案】蜡烛逐渐熄灭;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探究空气是否是单一气体的实验中,取一个水槽在里边放入有颜色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然后用去掉底部的矿矿泉水瓶罩住,我们发现 蜡烛就会逐渐熄灭。空气主要有氮气和氧气组成,由于蜡烛燃烧,消耗瓶子里的氧气,随着氧气的耗尽,没有氧气的助燃剂,蜡烛会慢慢熄灭。因此可以推断出大致分为支持燃烧气体和不支持燃烧气体。可以说这个过程说明开始的时候瓶内的气体支持燃烧,后来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25.【答案】三脚架;酒精灯;沸腾(烧开);燃点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并且水的沸点小于纸的燃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26.【答案】从头到尾全部燃烧;从间隔处停止了燃烧的传递;保持安全距离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进而肆虐神州大地。近一年来又在世界各国流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人民曾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现,火柴从头到尾全部燃烧;间隔几根火柴拿出一根再点燃发现,从间隔处停止了燃烧的传递,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保持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以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政府号召: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27.【答案】(1)问天;科学实验柜;横向
(2)管顶;重力束缚;表面张力
(3)空间科学实验内容;空间科学实验室
(4)合理即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中授课,由蔡旭哲老'掌镜’,陈冬和刘洋两位老师首先带大家仔细参观了这间今年7月才刚刚入轨对接的“新教室’”;这次“天宫课堂”是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的。“作为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里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问天实验室里边部署着功能各异的科学实验柜,“与天和核心舱不同,问天实验。舱里的睡眠方向是纵向的。在地面我们没办法竖着睡觉,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任意方向睡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天和核心舱里的睡眠方向应该是纵向的。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陈冬将三根不同粗细的塑料管插入装满水的培养皿,几根塑料管中的液面先后迅速上升到管顶”,“这是因为太空没有重力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驱动液面迅速持续地上升”。
(3)从材料信息可知,从“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国空间站首次亮相,到二次授课引入空间科学实验内容,再到这次航天员与青少年一起观察 空间科学实验室,不到1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三次开讲。
(4)激励对太空充满幻想的同学们的语言:太空中没有重力,没有束缚,没有上下的感觉,人可以自由活动,随心而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