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16: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走近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ǐ)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殉职
踌躇
勋鉴
奔赴
黯然
牺牲
马革裹尸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的爱子( )
在( ) 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
( ) ,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
( ) ,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英( ) ,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 ) 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着( )。
毛泽东
毛岸英
抗美援朝
极度悲痛
运回国
葬在朝鲜
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发动了5次攻势战役,把敌军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为停战谈判和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经过两年的时间,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主席勋(xūn)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xùn)职……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4自然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主席为什么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你还从哪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动作描写)
(第5自然段)“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第7自然段)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第7自然段)“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我见见遗体吧!”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毛泽东的目光掠过每一位英雄的面孔,他似乎在寻找一个人,一个第一批加入志愿军的人,这个人正像每位归国的英雄那样英俊、那样威武、那样勇敢。然而,他永远不会回来了。20多年之后,毛泽东逝世了,人们在整理主席遗物时才发现叠放得整整齐齐的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不是主席自己的,而是毛岸英的遗物。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埋骨何须桑梓(zǐ)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山处处 埋忠骨 , 何须马革 裹尸还。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细致地对人物进行(    )、(    )、(   ),(  )
来反映毛泽东( )的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
遗体如何安葬的抉择
学习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动作、
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方法,并
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要求:
毛岸英简历: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长沙;
1930年10月母亲被捕入狱,岸英也进牢房,目睹了母亲
牺牲前的惨烈;
1931年4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其间岸英
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1936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任少先队大队长;
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
1946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
1950年10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
后两封电报
第几封电报 谁发来的 电报内容
第二封
第三封
彭老总
朝鲜
金日成首相
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
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
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
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布置作业:
小练笔:(仿写)哀痛的一夜。
仿照本课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语言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写一写毛主席收到电报那一夜的情景:主席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