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加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学案
学案设计人:一曲日
课题 第二课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1.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性质 2.了解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和贞观之治
教学重点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教学难点 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教学方法 预习——展示——点评
教学过程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 。 2.玄武门之变:发动者是 。 经过:见教材小字。 思考:玄武门之变的性质。 二、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原因:① ② ①减免租税 1.轻徭薄赋 表现 ②保证农民的 和 。 ③提倡 。 作用:促进了 。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任用 和 为相,人称“ ”;重用敢于直言的 的 和能征善战的大将 、 等。 思考:从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加强中央权力: 1)沿用隋朝的 。 吏部 中书省( ) 户部 礼部 皇帝 尚书省( ) 兵部 刑部 门下省( ) 工部 三省六部制结构图
教学过程 作用:既能防止 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 。 2)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 4.完善科举制度: 明经科:主要考试 ;常设科目 进士科:主要考试 和 ,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三、贞观之治 1.概念:见教材P09 。 思考:“贞观”是什么? 2.“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根本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其他:a.隋朝政治经济的繁荣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b.唐太宗的个人作用c.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练习 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 A 建立军功 B 努力耕织 C 参加科举考试 D 依靠门第出身 2.下列不属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 ) A 三十税一 B任用贤才 C 戒奢从简 D 轻徭薄赋 3.毛泽东在其作品《沁园春·雪》中写有“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是指(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4.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执行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5.唐朝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 ) ①儒家经典 ②诗赋 ③政论 ④算术 A.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二、唐太宗常对臣子们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他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材料中的“人镜”是指谁? 6.填出隋朝大运河的四段 ( ) ( ) ( ) ( )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