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场面描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场面描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1 16:0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场面描写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①轴。
怒涛②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③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注】①车:指水车。②怒涛:汹涌的波涛。③侵早:天刚亮,拂晓。
1、本诗在写夏日暴雨景象时,以哪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
2、作者描写了他在农村生活的哪些典型场面?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3、这两首诗描写场面有怎样的不同?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
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4.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
五、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
龛山凯歌【注】
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注】公元1555年冬,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徐渭据所见所感,写下《龛山凯歌五首》,此为其二。
5、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6、本诗颔联对赛龙舟的场面描写富有特色,深得诗评家称赞,请简要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①(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释:①插田:插秧。②田滕(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7、本诗所描写的劳动场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①(其二)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②。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词人时任徐州太守,曾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词即写途中观感。②蒨罗裙:蒨,红色;罗裙,丝绸裙子。
8、本词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祭祀的场面?请简要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注]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戴复古,出生于1167年,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为人正直爱国,他生活的时代,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
9、本首词在描写战争场面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说明。
答案:
1、①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②颔联写山洪暴发的情景。用“十万军声”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③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
2、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笑谈不停)。
3、一在户外,一在屋内;一为长安“万户捣衣”的场面,一为女子“絮征袍”的细节;活动人物一为群像,一为个体;一为情景交融,一为细节描写。
4、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了狂风呼啸声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悲壮。
5、描绘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惊心动魄的激烈场面。(2分)在夜幕的掩护下,战
士们或持短剑,或挥长枪,将敌人包围,直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鲜血飞溅。
6、①运用叠词“猎猎”“嘈嘈”描摹旗子被风吹动和鼓被擂击的声音,增强气势,富有节奏感;②运用比喻,彩旗如云,鼓声如雷,烘托了赛龙舟热闹壮阔的场景;③运用夸张,写云旗在云霄翻动,雷鼓震动细流,突出其声势浩大;④视听结合,从视觉写云旗翻青汉的壮阔, 从听觉写雷鼓殷碧流的巨响, 多角度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景;⑤描绘色彩, “青”“碧”,增强立体的质感,富有画面的感染力;⑥对仗工整,“云旗”对“雷鼓”,“猎猎”对“嘈嘈”,“翻”对“殷”,“青汉”对“碧流”,对仗非常工整,增加词语表现力,使语句更具韵味。
7、《插田歌》的劳动场景是轻松的,劳动者是愉悦的,表现在(1)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2)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3)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8、①正面描写:“老幼扶携收麦社”,“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②侧面烘托: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③特写:“道逢醉叟卧黄昏”,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这一特写的镜头反映出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韵味无穷。
9、①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生动再现惊心动魂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②对偶,“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③比喻,“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写出了双方军队的士气之盛。“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面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④拟人,把因战争的进行导致鱼龙翻腾比作为人在发怒,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⑤视听结合,见江、见船、见将士,听将士的吼鸣声,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⑥夸张,万骑千艘、卷长波之类的话语展现了战争的宏大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