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数据的分析(A卷)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 :
1、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__ _____
2、在一次测验中,某学习小组的5名学生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68 、75、67、66、99
这组成绩的平均分= 中位数M= ;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后的平均分= ;那么所求的,M,这三个数据中,你认为能描述该小组学生这次测验成绩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
3、从一个班抽测了6名男生的身高,将测得的每一个数据(单位:cm)都减去165.0cm,其结果如下:
1.2,0.1, 8.3,1.2,10.8, 7.0
这6名男生中最高身高与最低身高的差是 ;这6名男生的平均身高约为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4、已知一个样本:1,3,5,x,2,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2
5、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赛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字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6.有6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若再添一个数5,则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
7、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
成绩进行整理后,如右图:
竞赛成绩的平均数为
8、物理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
作为课堂练习,右图是全班解题
情况的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做对
了 道题;做对题数的中位
数为 ;众数为 ;
9、现有A、B两个班级,每个班级各有45名学生参加一次测试,每名参加者可获得0,1,2,3,4,5,6,7,8,9分这几种不同的分值中的一种.测试结果A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B班的成绩如右图所示.
A班
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 1 3 5 7 6 8 6 4 3 2
(1)由观察可知,___ _班的方差较大;
(2)若两班合计共有60人及格,问参加者最少获__ __分才可以及格.
10.某公司销售部有五名销售员,2005年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是6,8,11,9,8(万元),现公司需增加一名销售员,三人应聘试用三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为:甲是上述数据的平均数,乙是中位数,丙是众数,最后录用三人中平均月销售额最高的人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
11、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13、某地连续9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最高气温( C) 22 23 24 25
天数 1 2 2 4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别是( )
A.24,25 B.24.5,25 C.25,24 D.23.5,24
14、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 0.1,则在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0.1 D. 方差为0.02
15、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16、已知三年四班全班35人身高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0厘米,但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身高登记错误,误将160厘米写成166厘米,正确的平均数为a厘米,中位数为b厘米关于平均数a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
A.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 D.无法确定
17、在上题中关于中位数b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 )
A.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 D.无法确定
18、已知一组数据1、2、y的平均数为4,那么( )
A. y=7 B.y=8 C.y=9 D.y=10
19、若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2a1,2a2,…,2an的方差是( )
A.5 B.10 C.20 D.50
20、体育课上,八(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通常需 要知道这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频率分布
三.解答题:
21、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级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 5 19 12 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22、在我市2006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1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将成绩表被墨水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米,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这1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是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 数 2 3 2 3 1 1
23、下图是某篮球队队员年龄结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队队员年龄的平均数;
(2)该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
24、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数据如下表(10分)
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小时) 0 1 1.5 2 2.5 3 3.5 4
人数(人) 2 2 6 8 12 13 4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应是多少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3)请你根据(1)、(2)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
25、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月用水量(吨) 10 13 14 17 18
户 数 2 2 3 2 1
(1)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6、据2006年5月10日《新安晚报报》报道,我省四月份空气质量优良,某校初三年级课外兴趣小组据此提出了“今年究竟能有多少天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问题,他们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所公布的空气质量级别表(见表1)以及市环保监测站提供的资料,从中随机抽查了今年1~4月份中3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统计数据如下:
表1空气质量级别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0~300 大于300
空气质量级别 Ⅰ级(优) Ⅱ级(良) Ⅲ级1(轻微污染) Ⅲ级2(轻度污染) Ⅳ1(中度污染) Ⅳ2(中度重污染) Ⅴ(重度污染)
空气综合污染指数
30,32,40,42,45,45,77,83,85,87,90,113,127,153,167,38,45,48,53,57,64,66,77,92,98,130,184,201,235,243.请根据空气质量级别表和抽查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解答以下问题:
(1) 填写频率颁布表中未完成的空格.
(2)写出统计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
(3)请根据抽样数据,估计我市今年(按360天计算)空气质量是优良(包括Ⅰ、Ⅱ级的天数)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84.5 2, 75、68、69、M 3, 19.1cm 164.3cm 4, 2 5,①、②、③ 6,11、7,74分 8, 9(8.78) 、9、8和10、 9,A、4、10,甲、
二.选择题:BBADC,BCCCB.
三.解答题:
21, (1)解: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
(2)解:∵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50名
又∵50×28%=14(名),∴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
22, 1.69
23, (1)平均数21(岁);(2)众数21(岁),中位数21(岁)
24, (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为
(0×2+1×2+1.5×6+2×8+2.5×12+3×13+3.5×4+4×3)÷50=2.44(小时)
答: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为2.44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5(小时),众数是3(小时)
(3)评分说明:只要叙述内容与上述数据有关或与做家务劳动有关,并且态度积极即可
25, (1)=14(吨);(2)7000吨.
26,解:(1)9,3,0,10 (2)中位数是80,众数是45
(3)∵360×(0.30+0.40)=360×0.70=252(天)
∴估计我省今年空气质量是优良的天数有252天.
70
100
50
O
80
60
10
5
90
25
35
人数
成绩
(分)
9
10
O
8
7
5
11
15
做对题数
人数
3
8
10
18
B班
人数
分数
1
0
2
3
4
5
6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