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 三角形分类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三角形分类》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节。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是之后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教材呈现了由各种三角形拼成的小船图案,让学生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从而给学生建立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了知识基础。在内容的编排上,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按角的大小分,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的长短分,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学时,主要让学生根据对三角形的直观印象进行自主分类,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特点。2.学习内容分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们在这一课之前已经认识了角,并知道三角形的组成。本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 使学生能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选一选。 2.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二、导入新课师:有一种平面图形,它很特别,是谁呢?猜一猜。课件出示: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个几何图形)师:你瞧,今天三角形王国来了许多朋友,它们形态各异,各有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分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分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是三角形。 学生:不一样。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猜谜语, 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按角分课件出示:师:这是一个什么图案?师:这艘小船是由很多三角形组成的,请把组成上面图案的三角形进行分类(用附页3中的图1),并和同伴交流你的分法。反馈:我是这样分的:师:你知道这样分的道理吗 四人一小组,先完成表格。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得出:第一类是①和②,它们都有一个直角;第二类是⑥、⑦、⑧、⑨,它们都有一个钝角;第三类是③、④、⑤,它们三个角都是锐角。师:原来是按角的特点来分的。在数学王国,它们各自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的名字,像这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课件出示:师:根据角的特点,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二、按边分师:老师在分三角形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下面两个比较特殊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师: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两人一组利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反馈:我发现左边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右边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师:像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腰,腰与腰之间的夹角叫顶角,第三边叫底,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叫做边。师:按边分,三角形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导学生得出: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它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师揭示:因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如下:师: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那么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呢?师:是这样吗?请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师:等边三角形呢?并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 学生:是一艘小船。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分组完成,然后展示反馈。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然后集体反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学生猜一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学生利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展示反馈。学生独自量一量,然后集体反馈。 借助教材提供的图片,初步认识三角形,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通过观察、交流,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发现三角形角的特征,会按一定的标准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三角形的特征。通过测量,让学生明确两个三角形边的特点,进而揭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利的掌握了这两种三角形的特点。通过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课堂练习 1.选一选。 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它们的角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你们发现了吗?填一填。 3.是对还是错?(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2)任何三角形中,都有两个锐角。(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4.拓展应用:(1)一个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的和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一条腰长是5厘米,它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