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每课一练作业..[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每课一练作业..[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04-21 21: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平均数(第1、2课时) 姓名
一、填空
1. 如果一组数据85,80,x,90的平均数是85,则x= 。
2. 某生在一次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为80分,物理、政治两科的平均分为85,则该生这5门学科的平均分为 。
3. 某中学举行“红五月”歌咏比赛,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的打分为77,82,78,95,83,75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分。
4. 某中学规定学期总评成绩评定标准为:平时30%,期中30%,期末40%,小明平时成绩为95分,期中成绩为85分,期末成绩为95分,则小明的学期总评成绩为 分。
5. 某班共有50名学生,平均身高为168㎝,其中3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0㎝,则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 。
6.有6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若再添一个数5,则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
7、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__ _____
8、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进行整理后,如右图:
竞赛成绩的平均数为
二、选择
9. 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还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11.6 B. 232 C. 23.2 D. 11.5
10. 某次军训打靶,有a次每次中靶x环,有b次每次中靶y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的环数是( )
A. B. C. (+) D. (ax+by)
11、已知一组数据1、2、y的平均数为4,那么( )
A. y=7 B.y=8 C.y=9 D.y=10
12、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 B.1 C. D.2
三、解答
13、某部门要招聘一名副局级公务员,对最后的两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其中甲面试分为85分,笔试分91分;乙面试分90分,笔试分85分。你认为应选中哪一位人选?说出你的理由。
14、一艘客轮往返于南通和上海两港之间,从南通到上海速度为60千米∕时,从上海到南通的速度为40千米∕时,求这艘客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5、 一次英语口语测试,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均为84分,已知该班英语口语平均成绩为82分,求该班有多少人?
1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言教学在国际上越来越热门,为此出台了汉语言水平测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测试,然后根据各部分的权数来确定一个人的汉语水平。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83 78 75
乙 73 80 85 82
丙 78 85 77 80
请你按听︰说︰读︰写=3︰3︰2︰2的权数排出他们三人的名次。
17.甲、乙两同学是邻居,在某个季度里他们相约到一家商店去买若干次白糖,两个人买糖方式不同,甲每次总是买1千克的糖,乙每次总是买一元钱白糖,而白糖的价格是变动的,若两人买2次白糖,试问这两位同学买白糖的方式谁比较合算?
小明是这样解答的:
设两次买白糖的价格分别是x1、x2则甲的平均单价是,乙也是,所以两人买的白方式一样合算,亲爱的同学,你认为小明的解答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3、4课时) 姓名
一、填空题
1、物理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
右图是全班解题情况的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做
对了 道题;做对题数的中位数为 ;
众数为 ;
2、某公司销售部有五名销售员,2005年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是6,8,11,9,8(万元),现公司需增加一名销售员,三人应聘试用三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为:甲是上述数据的平均数,乙是中位数,丙是众数,最后录用三人中平均月销售额最高的人是________.
3、若数据8,9,7,8,x,3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最高气温( C) 22 23 24 25
天数 1 2 2 4
4、某地连续9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别是( )
A.24,25 B.24.5,25 C.25,24 D.23.5,24
5、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6、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4,x,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4 B.5 C.5.5 D.6
7、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是( )
A.3 B.4 C.5 D.6
8、某校10名学生四月份参加西部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时间(小时)分别为3,3,6,4,3,7,5,7,4,9,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3和4.5 B.9和7 C.3和3 D.3和5
9、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
A.21 B.22 C.23 D.24
10、已知三年四班全班35人身高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0厘米,但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身高登记错误,将160厘米写成166厘米,正确的平均数为a厘米,中位数为b厘米关于平均数a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
(A) 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
11、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级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 5 19 12 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12、下图是某篮球队队员年龄结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队队员年龄的平均数;
(2)该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
13、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数据如下表(10分)
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小时) 0 1 1.5 2 2.5 3 3.5 4
人数(人) 2 2 6 8 12 13 4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应是多少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3)请你根据(1)、(2)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14、某校为了了解全校400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情况,随机对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分)
40 21 35 24 40 38 23 52
35 62 36 15 51 45 40 42
40 32 43 36 34 53 38 40
39 32 45 40 50 45 40 50
26 45 40 45 35 40 42 45
(1)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填空: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由统计分析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9.35(分),众数是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
(3)如果描述该校4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你认为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比较合适?
(4)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
20.2.1极差与方差 (第5、6课时) 姓名
一、填空题
1.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 ,它反映了这组数据的 。
2. 在30个数据中,最小值为31,最大值为98,若取组距为10,可将这些数据分成 组。
3、从一个班抽测了6名男生的身高,将测得的每一个数据(单位:cm)都减去165.0cm,其结果如下:
1.2,0.1, 8.3,1.2,10.8, 7.0
这6名男生中最高身高与最低身高的差是 ;
这6名男生的平均身高约为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4、已知一个样本:1,3,5,x,2,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5、一组数据-1,0,1,2,3的方差是________.
6、下表给出了合肥市2006年5月28日至6月3日的最高气温,则这些最高气温的极差是_____℃
日期 5月28日 5月29日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6月3日
最高气温 26℃ 27℃ 30℃ 28℃ 27℃ 29℃ 33℃
7、下图是一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
二、选择题
8、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9、若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2a1,2a2,…,2an的方差是( )
A.5 B.10 C.20 D.50
10、体育课上,八(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通常需 要知道这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频率分布
三、解答题
11、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一人参加电脑知识竞赛,在相同条件下对他们的电脑知识进行了10次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9分)
甲成绩 76 84 90 84 81 87 88 81 85 84
乙成绩 82 86 87 90 79 81 93 90 74 78
请填写下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85分以上的频率
甲 84 84 14.4 0.3
乙 84 84 90
(2)利用以上信息,请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甲、乙两个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
1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女生的身体情况,从中抽取了6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6 162 158
159 156 166 160 164 160 157 156 157 161
158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 166 157 151 146 151
158 160 165 158 163 163 162 161 154 165
162 162 159 157 159 149 164 168 159 153
(1)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2)根据分组原则“数据在50~100之间时分8~12组较合适”,请将本题数据适当分组,设计并填好频数分布表;
(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4)根据图文信息,请你估计并说出你有何结论。
13、小红的奶奶开了一个金键牛奶销售店,主要经营“金键学生奶”、“金键酸牛奶”、“金键原味奶”,可奶奶经营不善,经常有品种的牛奶滞销(没卖完)或脱销(量不够),造成了浪费或亏损,细心的小红结合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奶奶统计了一个星期牛奶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下表:
(1)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日平均销售量,并说明哪种牛奶销量最高?
(2)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方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比较哪种牛奶销量最稳定?
(3)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对奶奶有哪些好的建议.
20.2.2 方差(第7课时)姓名
一、填空题
1. 一组数据5,5,5,5,5的方差是 。
2. 已知样本方差,则这个样本的容量是 ,样本的平均数是 。
二、选择题
3. 已知数据a、b、c的方差是1,则4a,4b,4c的方差是 。
4. 一组数据1,2,3,x,5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00 B. 4 C. 10 D. 2
5. 样本-a,-1,0,1,a的方差是( )
A. B. C. D.
6. 已知样本甲平均数,方差,样本乙的平均数,方差,那么两个样本波动的情况为( )
A. 甲乙两样本波动一样大 B. 甲样本波动比乙样本大
C. 乙样本波动比甲样本大 D. 无法比较两样本的波动大小
三、解答题
7. 王丽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六次测验中的语文、数学成绩如下:(单位:分)
数学:80,75,90,64,88,95
语文:84,80,88,76,79,85
试估计王丽是数学成绩较稳定还是语文成绩较稳定
8. 一名质检员从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的生产直径为10的零件中各抽4件测量,结果如下:
甲:10,9.8,10,10.2
乙:10.1,10,9.9,10
你知道质检员将通过怎样的运算来判断哪台机床生产零件质量更符合要求?运用已学的统计学知识回答。
9.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5次,成绩如图:(实线表示甲,虚线表示乙)
(1)分别求出两人命中的环数与方差;
(2)根据图示何算得的结果,对两人的射击稳定性加以比较。
10. 八年级(1)班数学活动选出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抢答比赛,供10道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答对题数统计如下: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组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 0 0 4 3 2 1
请你完成上表,并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20.1.1平均数(第1、2课时)参考答案:
1. 85 2. 82 3. 80 4. 92 5. 165㎝ 6.11 7,84.5 8,74分 9 A 10.B 11、C 12、B
13、 如果面试、笔试权重一样,则录用甲。如果面试权重明显大于笔试权重,则录取乙。
14、48千米∕时 15、 53人 16、 甲第1名,丙第2名,乙第3名
17,答:不正确,设甲平均每千克白糖单价a=
乙平均每千克白糖单价b==,∵a≠b
∴a-b=-=>0,即a>b
∴乙买白糖的方式合算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3、4课时)参考答案
1; 9(8.78) 、9、8和10、2;甲 3;8、 4 A 5 C 6 D 7 B 8 A 9 A
11, (1)解: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
(2)解:∵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50名
又∵50×28%=14(名),∴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
12, (1)平均数21(岁);(2)众数21(岁),中位数21(岁)
13, (1)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为
(0×2+1×2+1.5×6+2×8+2.5×12+3×13+3.5×4+4×3)÷50=2.44(小时)
答: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为2.44小时.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5(小时),众数是3(小时)
(3)评分说明:只要叙述内容与上述数据有关或与做家务劳动有关,并且态度积极即可
14、(1)0.075,0.475,图略;
(2)全校40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
4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40,40.
(3)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描述该校40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都比较合适.
因为在这一问题中,这三个量非常接近.(不写理由不扣分)
(4)因为随机调查的4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的有35人,
所以可以估计这所学校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的学生有
×400=350人。
20.2.1极差与方差 (第5、6课时) 参考答案
1;极差 波动范围 、 2;. 7、3; 19.1cm 164.3cm、 4;2、 5;2、6;27、.7;31、46.5、
8 B 9 C 10 B
11,(1)依次为:84,34,0.5;
(2)甲成绩的众数是84,乙成绩的众数是90,从成绩的众数来看,乙的成绩好;
甲成绩的方差是14.4,乙成绩的方差是34,从成绩的方差来看,甲的成绩相对稳定;
甲、乙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4,但从85以上的频率看,乙的成绩好
12;(略)
13,(1)学生奶=3,酸牛奶=80,原味奶=40,金键酸牛奶销量高,
(2)12.57,91.71,96.86,金键学生奶销量最稳定,
(3)建议学生奶平常尽量少进或不进,周末可进几瓶.
20.2.2 方差(第7课时)参考答案
1. 0 2. 4 3 3. 16 4. D 5. C 6. C 7. 语文成绩比较稳定 8. ∵>,∴乙机床稳定 9.(1) (2)>,乙比较稳定
10.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8 8 8 1.6 80%
8 8 7 1.0 60%
从平均数、中位数看都是8题,成绩相等
从众数看,甲组8题乙组7题,甲比乙好
从方差看,甲成绩差距大,乙相对稳定
从优秀率看,甲比乙好
I
H
G
F
E
D
C
B
8
第9题
次数
5
4
3
2
环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人数
做对题数
15
11
5
7
8
O
10
9
成绩
(分)
人数
35
25
90
5
10
60
80
O
50
100
70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