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青春舞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青春舞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4-01-21 21: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春舞曲》教案
课 题:《青春舞曲》
教 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 型:综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出自于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新疆民歌,很适合载歌载舞的形式来演唱。本单元采取了学生常用的演唱方式---小组合唱表演来进行,它包括了两大块的内容:第一块是学唱《青春舞曲》并进行小组合唱表演,第二块是欣赏《赛乃姆》《我的金色阿勒泰》《在哪银色的月光下》等。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七年级的歌唱要求是:能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根据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能够结合所学的歌曲创设简单的形体动作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对自己、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划用三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点学唱《青春舞曲》,尝试用组合的形式进行精彩表演;第二课时聆听《我的金色阿勒泰》和《赛乃姆》,结合“实践与创造”第二三题租住学习活动;第三课时重点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和《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可以结合“实践与创造”的第三四题浏览性的融入上述三个课时之内聆听。本次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青春舞曲》是由有“西部歌王”称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整理编创而成,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新疆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它短小精炼,虽简单至极,但韵味别致,唱起来朗朗上口。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节奏基本相同,同样旋律的重复既朗朗上口又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有些许变化就给人以新鲜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但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较差,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等等都还基本不懂。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新疆歌曲,我分析学生可能在节奏上面会遇到问题,所以在学唱歌曲环节我设计了重点教授歌曲主要节奏型,以便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自小很少接触音乐,对音乐学习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所以在最后一个也会遇到问题,学生可能不敢大胆用于表现,不愿意上台表演,所以需要教师的激励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意识,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学习策略有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学唱《青春舞曲》、了解新疆音乐节奏特点以及舞蹈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生小组表演,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懂得珍惜青春年华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绪,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准确唱出三十二分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铃鼓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课堂
2、 学生思考:刚才看到这段视频演唱的歌曲名称是什么?是哪个名族?那里有什么特色?盛产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思维,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 学唱歌曲,体验情绪
1、认识并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
2、带着三个问题来聆听音乐a、音乐的旋律b、音乐的速度c、音乐的情绪
3、完整聆听《青春舞曲》,体验歌曲的旋律、速度以及情绪特点
4、欣赏教师边唱边舞《青春舞曲》
5、理解歌词内涵,请学生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朗,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歌曲想要向我们表达什么主题?
6、生跟随教师琴声用“啦”音慢速演唱
7、节奏练习
8、教师钢琴弹奏旋律,学生学唱歌词两遍,第一遍慢速,第二遍加速。学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音准,记忆歌词。
9、播放苏妙玲演唱视频,感受不同的速度带来的不同感受
10、带有情绪的背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伴奏引导,学生的感知体验,模仿演唱等多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从熟悉旋律、视唱歌谱、记忆歌词,感知情绪,完整演唱等各个环节中学会、唱好《青春舞曲》这首歌,突出本课的重点。
三、表现歌曲
1、播放新疆舞蹈的视频,感受新疆舞蹈的魅力。
2、学习简单有特色新疆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对新疆舞蹈动作有了充分了解后学生才能在下一个表演环节中充分运用。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视听结合、模仿表演、互教互学等方式,让学生对新疆的舞蹈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更为小组表演做好一个铺垫
四、自主创编
1、“我型我秀”表演,提出表演组合的要求:a、以小组为单位,为自己的组合取一个名字;b、唱出《青春舞曲》轻松活泼的情绪,体现新疆歌舞的特点;
演唱方式:(可邀请教师伴奏或者铃鼓伴奏)(1)、齐唱(2)、边唱边舞(3)、部分学生演唱,部分学生伴舞(4)、演唱、伴舞、伴奏相结合
2、自主创编,分组排练,教师分组指导,参与学生排练。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了歌曲以及舞蹈动作,还必须明确要求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加以运用。本环节是也是一个课外延伸环节,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自主创编等方式,意在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合作展演
1、学生依次分组上台表演,小组长自报组合名、演唱人数和演唱方式,教师播放伴奏带或钢琴伴奏。
2、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唱组”“最佳舞蹈组”,并给与掌声激励。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有意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通过分组表演让学生用组合演唱的方式完整演绎《青春舞曲》,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让学生看到自身和同伴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
六、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加珍惜青春年华,也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用音乐使我们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姿。
七、教学板书设计
4/4 青春舞曲
旋律:优美、动听
速度:中速稍快
情绪:欢快、活泼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欣赏、聆听、演唱、创编、排练、表演、评价等多种方式的学习,深刻的理解了歌曲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我体会到教学中必须抓住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好的经验:“我型我秀”小组合作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以及舞台表现力。
本节课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节奏上的练习2、学生分组表演中合作意识应对建议:为了突破学生在本节课的难点:唱出三十二分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所以我在第二个环节设计了节奏练习,通过两遍示范,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很快就能把歌词带入到节奏中去。另外学生在分组表演中,可能有些同学会比较害羞不愿意合作进行表演,教师在给予3-5分钟的准备过程中就要加以引导,对于组织能力较差的组,教师可以来帮他们设计,以便在演出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