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题真题汇编: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选择题二)(原版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题真题汇编: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选择题二)(原版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1 22:13: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京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题真题汇编: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选择题二)(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10月30日19时51分在希腊佐泽卡尼索斯群岛 (北纬 37.89°,东经 26.82°) 发生6.9级地震。图1为希腊示意图,图2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位于图1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C.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由图2可知( )
A.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且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地球表面海洋连续而广阔,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C.四大洋均地跨南半球和北半球
D.非洲板块范围与非洲大陆一致
4.“板块构造学说”能很好地解释( )
A.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B.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C.填海造陆修建大型机场 D.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子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的扭曲。1943年美国发明家巴克敏斯特.窗勒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图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使地图上陆地的大小与现实保持较为准确的比例,人称“戴马克松地图”(如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各大洲面积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⑥④② D.③⑤①
6.人工运河为洲界的大洲是( )
A.①② B.②⑦ C.⑤⑦ D.②③
7.a所在水域为(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C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B.大洲⑦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C.大洲③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大洲⑥位于大洲②的东面
(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向北岛拉进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岛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新西兰一些地区地面上升和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板块运动 D.地球自转
10.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是: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11.从左图可见,板块之间的运动形式有( )
A.都由相向运动构成 B.都由相背运动组成
C.相向运动挤压形成高大山地 D.相背运动张裂形成高大山地
(2021·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为8848.86米,刷新了2005年珠峰海拔8844.43米的记录。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2反映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图中的A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变化反映出该地( )
A.气候逐渐变暖 B.海平面在下降 C.张裂运动增强 D.地壳继续抬升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全球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B.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C.非洲板块只由非洲大陆构成
D.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2021·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号称“世界第四极”。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
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图中( )
A.所有陆地连接在一起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
C.南极洲的面积最大 D.南半球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广阔
18.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清晰准确的陆地地图②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21.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22.(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大洲中面积最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3.(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鸵鸟生活在陆地,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观察下图,图中现象为下列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鸵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B.海牛有较好的远涉重洋的能力
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D.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正缓慢靠近
24.(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 峡 D.京杭运河
25.(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泛大陆,其周围是广阔的大洋。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几块,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漂移,最后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
依据所给资料,将上列图像排序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6.(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大洲中,被三个大洋包围的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7.(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读图中可知,地球上的陆地连在一起的时间是( )
A.2亿年前 B.1亿3500万年前
C.6500万年前 D.现在
29.观察图,依据大陆漂移学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没有变化 B.即将消失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30.下列现象中,你认为能够作为海陆变迁依据的是( )
A.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C.北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大西洋面积不断增大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板块图和东非裂谷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构成 B.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C.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D.板块内部活跃,交界地带稳定
32.读图数字序号和板块名称搭配关系错误的是( )
A.①—亚欧板块 B.②—太平洋板块 C.⑤—印度洋板块 D.⑥—大西洋板块
33.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34.读东非大裂谷带图,分析成因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作用形成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作用形成
35.读东非大裂谷带图,描述东非大裂谷正确的是( )
A.不断扩大 B.不断缩小 C.很快将消失 D.不会变化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6.读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均为自然界线
B.海陆所占比例约7:3
C.海洋被各大洲分割成均匀的四部分
D.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37.下列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C.南极洲是世界最小的大洲 D.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38.下列数字序号与大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北冰洋 B.②太平洋 C.③大西洋 D.④印度洋
39.世界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A B.C C.F D.G
40.既濒临太平洋又濒临大西洋的大洲有( )
A.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4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42.除新西兰外,还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印度尼西亚火山数量超过400座,被称为“火山之国”。下图是世界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世界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是
①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陆和岛屿 ②陆地多在北半球,且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③所有海洋都是连续的 ④非洲板块只由非洲大陆、大西洋部分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4.对印度尼西亚火山众多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
B.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C.位于环太平洋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45.下列由板块运动造成海陆变迁的是
①洪水淹没大片农田 ②澳门填海面积不断扩大
③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④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6.(2020·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收集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够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 “小顺同学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47.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A.确定起笔点 B.画出重要经纬线 C.标出七大洲 D.明确绘图顺序
48.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49.从小顺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读出
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南极洲处于中纬度
C.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 D.亚洲所跨经度最大
50.白令海峡
①为亚洲与北美洲界线 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③为南、北美洲的界线 ④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通过读小顺的作品,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A.太平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小
C.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读下图“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完成下列各题。
52.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④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图示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的学说是
A.大陆漂移 B.板块构造 C.海陆变迁 D.海陆分布
(2020·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4.据图可知
A.地球的形状是圆形 B.南极洲被冰雪覆盖
C.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5.甲位于的大洲
A.地势西高东低 B.纬度位置最高
C.主体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东南北三面被三大洋环绕
56.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A.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B.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华北平原7000多年前曾经是个大海湾,山东丘陵原为海中的一个大岛,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依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5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球表面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的是
A.普降大雪覆盖地面 B.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增高
C.地震造成地面沉降 D.火山喷发造成地面的凸起
58.能够反映地球表面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的证据是
A.地面下3米处出土了历史文物 B.海洋深处发现了宋代沉船
C.山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 D.密林深处发现了古代建筑
(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2018年全球发生多次地震,其中8级以上两次,分别为阿拉斯加湾8.0级和斐济群岛8.1级。下图是“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9.图中显示,七级以上地震震中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欧亚大陆东岸附近 D.大西洋沿岸
60.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及周边地区,频发地震的主因是
A.群岛数量众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人类活动强度大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澳大利亚东南方向的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并造成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1.图中位于新西兰附近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2.新西兰位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地球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之分,还有陆半球和水半球之分。下图为陆半球与水半球的划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64.下图中能反映世界海陆分布比例的是
A.A B.B C.C D.D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5.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组成 B.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C.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 D.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表现为多火山地震
66.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海陆地形的成因 B.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C.火山地震的分布 D.一些裂谷的形成原因
67.观察印度尼西亚位置,推测印度尼西亚
A.地处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 C.多火山地震 D.地质灾害偏少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8.甲地所在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69.乙地所在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70.丙在乙的
A.正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1.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挑战性的业余航海赛事。下图为07—08赛季青岛站参观券,印有本赛季全部比赛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3.帆船赛比赛站
A.各大洋沿岸均有 B.印度洋沿岸最多
C.大洋洲最多 D.大西洋沿岸最多
74.图中
A.北冰洋被亚、欧、北美三个大洲包围 B.没有出现的大洲是南美洲
C.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当 D.四大洋之间没有相互连通
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岛位于太平洋东岸 B.参观券所示时间正值我国冬季
C.风平浪静最利于帆船比赛 D.公众开放日不利于帆船赛事的推广
(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脑洞大开,跟着大咖一起K地理,据下面三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76.读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
A.太平洋面积大于七大洲之和 B.所有大陆简单拼合在一起
C.反映了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 D.图中找不到太平洋轮廓
77.加拿大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图1中的黑色部分,说明加拿大人口
A.都定居在城市 B.数量极少 C.分布极不均匀 D.白色部分无人定居
(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8.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海洋相连,陆地也相连 B.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比为71:29
C.七大洲中,南极洲跨纬度最多 D.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小
79.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面积最大,南极洲面积最小 B.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C.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D.亚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80.关于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西洋跨经度最多 B.太平洋面积最大
C.印度洋全部位于南半球 D.北冰洋纬度最低
81.(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图中的四种发现不属于“沧海桑田”的是
A.B.C.D
82.(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据此,回答下题。
高山有螺蚌壳,说明
A.螺蚌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此山为火山喷发而成
C.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 D.此处从陆地下沉为水域
(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在学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同学们认真阅读了图1“世界的海陆分布图”,并结合数据绘制了表示海陆分布的统计图(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3.据图1可知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南半球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
84.同学们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图2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图1是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较,图2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5.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陆地是彼此相连的 B.地球表面由 79%的海洋和 21%的陆地所构成
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地球表面由 71%的海洋和 29%的陆地所构成
86.关于图2中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西半球的陆地分布更集中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7.图中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 D.赤道地区火山地震带
88.图中大地震集中区域位于(  )
A.太平洋板块的内部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89.图中由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的山系是(  )
A.科迪勒拉山系 B.大分水岭
C.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 D.乌拉尔山脉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0.关于图中古地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洲和非洲、欧洲古地层遥相呼应
②非洲南端和南美洲东南古地层一致
③美洲和亚洲、非洲古地层遥相呼应
④非洲南端和南美洲西南古地层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1.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92.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3.乙图正中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4.丁图正中被大洋环绕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95.甲、乙、丙、丁四个半球分别是(  )
A.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
96.(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作为未来海洋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了解基础的海洋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图例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高纬度比低纬度的海洋面积大
C.北半球海洋面积比南半球小
D.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增大
97.(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2019·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经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8日21时22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地区发生6. 5 级地震。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8.此次地震发生在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的内部
99.板块构造学说可以用来解释
①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②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③地中海面积不断增大 ④日本多温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京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题真题汇编: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选择题二)(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10月30日19时51分在希腊佐泽卡尼索斯群岛 (北纬 37.89°,东经 26.82°) 发生6.9级地震。图1为希腊示意图,图2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位于图1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C.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由图2可知( )
A.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且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地球表面海洋连续而广阔,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C.四大洋均地跨南半球和北半球
D.非洲板块范围与非洲大陆一致
4.“板块构造学说”能很好地解释( )
A.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B.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C.填海造陆修建大型机场 D.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子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的扭曲。1943年美国发明家巴克敏斯特.窗勒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图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使地图上陆地的大小与现实保持较为准确的比例,人称“戴马克松地图”(如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各大洲面积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⑥④② D.③⑤①
6.人工运河为洲界的大洲是( )
A.①② B.②⑦ C.⑤⑦ D.②③
7.a所在水域为(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C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B.大洲⑦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C.大洲③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大洲⑥位于大洲②的东面
(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向北岛拉进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岛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新西兰一些地区地面上升和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板块运动 D.地球自转
10.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是: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11.从左图可见,板块之间的运动形式有( )
A.都由相向运动构成 B.都由相背运动组成
C.相向运动挤压形成高大山地 D.相背运动张裂形成高大山地
(2021·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为8848.86米,刷新了2005年珠峰海拔8844.43米的记录。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2反映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图中的A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变化反映出该地( )
A.气候逐渐变暖 B.海平面在下降 C.张裂运动增强 D.地壳继续抬升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全球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B.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C.非洲板块只由非洲大陆构成
D.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2021·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号称“世界第四极”。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
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图中( )
A.所有陆地连接在一起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
C.南极洲的面积最大 D.南半球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广阔
18.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清晰准确的陆地地图②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21.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22.(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大洲中面积最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3.(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鸵鸟生活在陆地,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观察下图,图中现象为下列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鸵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B.海牛有较好的远涉重洋的能力
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D.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正缓慢靠近
24.(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 峡 D.京杭运河
25.(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泛大陆,其周围是广阔的大洋。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几块,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漂移,最后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
依据所给资料,将上列图像排序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6.(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大洲中,被三个大洋包围的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7.(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读图中可知,地球上的陆地连在一起的时间是( )
A.2亿年前 B.1亿3500万年前
C.6500万年前 D.现在
29.观察图,依据大陆漂移学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没有变化 B.即将消失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30.下列现象中,你认为能够作为海陆变迁依据的是( )
A.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C.北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大西洋面积不断增大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板块图和东非裂谷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构成 B.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C.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D.板块内部活跃,交界地带稳定
32.读图数字序号和板块名称搭配关系错误的是( )
A.①—亚欧板块 B.②—太平洋板块 C.⑤—印度洋板块 D.⑥—大西洋板块
33.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34.读东非大裂谷带图,分析成因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作用形成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作用形成
35.读东非大裂谷带图,描述东非大裂谷正确的是( )
A.不断扩大 B.不断缩小 C.很快将消失 D.不会变化
(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6.读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均为自然界线
B.海陆所占比例约7:3
C.海洋被各大洲分割成均匀的四部分
D.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37.下列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C.南极洲是世界最小的大洲 D.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38.下列数字序号与大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北冰洋 B.②太平洋 C.③大西洋 D.④印度洋
39.世界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A B.C C.F D.G
40.既濒临太平洋又濒临大西洋的大洲有( )
A.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4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42.除新西兰外,还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印度尼西亚火山数量超过400座,被称为“火山之国”。下图是世界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世界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是
①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陆和岛屿 ②陆地多在北半球,且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③所有海洋都是连续的 ④非洲板块只由非洲大陆、大西洋部分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4.对印度尼西亚火山众多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
B.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C.位于环太平洋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45.下列由板块运动造成海陆变迁的是
①洪水淹没大片农田 ②澳门填海面积不断扩大
③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④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6.(2020·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收集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够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 “小顺同学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47.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A.确定起笔点 B.画出重要经纬线 C.标出七大洲 D.明确绘图顺序
48.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49.从小顺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读出
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南极洲处于中纬度
C.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 D.亚洲所跨经度最大
50.白令海峡
①为亚洲与北美洲界线 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③为南、北美洲的界线 ④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通过读小顺的作品,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A.太平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小
C.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读下图“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完成下列各题。
52.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④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图示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的学说是
A.大陆漂移 B.板块构造 C.海陆变迁 D.海陆分布
(2020·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4.据图可知
A.地球的形状是圆形 B.南极洲被冰雪覆盖
C.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5.甲位于的大洲
A.地势西高东低 B.纬度位置最高
C.主体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东南北三面被三大洋环绕
56.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A.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B.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华北平原7000多年前曾经是个大海湾,山东丘陵原为海中的一个大岛,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依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5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球表面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的是
A.普降大雪覆盖地面 B.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增高
C.地震造成地面沉降 D.火山喷发造成地面的凸起
58.能够反映地球表面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的证据是
A.地面下3米处出土了历史文物 B.海洋深处发现了宋代沉船
C.山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 D.密林深处发现了古代建筑
(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2018年全球发生多次地震,其中8级以上两次,分别为阿拉斯加湾8.0级和斐济群岛8.1级。下图是“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9.图中显示,七级以上地震震中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欧亚大陆东岸附近 D.大西洋沿岸
60.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及周边地区,频发地震的主因是
A.群岛数量众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人类活动强度大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澳大利亚东南方向的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并造成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1.图中位于新西兰附近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2.新西兰位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地球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之分,还有陆半球和水半球之分。下图为陆半球与水半球的划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64.下图中能反映世界海陆分布比例的是
A.A B.B C.C D.D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5.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组成 B.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C.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 D.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表现为多火山地震
66.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海陆地形的成因 B.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C.火山地震的分布 D.一些裂谷的形成原因
67.观察印度尼西亚位置,推测印度尼西亚
A.地处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 C.多火山地震 D.地质灾害偏少
(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8.甲地所在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69.乙地所在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70.丙在乙的
A.正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1.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2020·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挑战性的业余航海赛事。下图为07—08赛季青岛站参观券,印有本赛季全部比赛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3.帆船赛比赛站
A.各大洋沿岸均有 B.印度洋沿岸最多
C.大洋洲最多 D.大西洋沿岸最多
74.图中
A.北冰洋被亚、欧、北美三个大洲包围 B.没有出现的大洲是南美洲
C.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当 D.四大洋之间没有相互连通
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岛位于太平洋东岸 B.参观券所示时间正值我国冬季
C.风平浪静最利于帆船比赛 D.公众开放日不利于帆船赛事的推广
(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脑洞大开,跟着大咖一起K地理,据下面三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76.读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
A.太平洋面积大于七大洲之和 B.所有大陆简单拼合在一起
C.反映了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 D.图中找不到太平洋轮廓
77.加拿大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图1中的黑色部分,说明加拿大人口
A.都定居在城市 B.数量极少 C.分布极不均匀 D.白色部分无人定居
(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8.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海洋相连,陆地也相连 B.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比为71:29
C.七大洲中,南极洲跨纬度最多 D.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小
79.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面积最大,南极洲面积最小 B.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C.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D.亚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80.关于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西洋跨经度最多 B.太平洋面积最大
C.印度洋全部位于南半球 D.北冰洋纬度最低
81.(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图中的四种发现不属于“沧海桑田”的是
A.B.C.D
82.(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据此,回答下题。
高山有螺蚌壳,说明
A.螺蚌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此山为火山喷发而成
C.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 D.此处从陆地下沉为水域
(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在学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同学们认真阅读了图1“世界的海陆分布图”,并结合数据绘制了表示海陆分布的统计图(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3.据图1可知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南半球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
84.同学们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图2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图1是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较,图2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5.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陆地是彼此相连的 B.地球表面由 79%的海洋和 21%的陆地所构成
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地球表面由 71%的海洋和 29%的陆地所构成
86.关于图2中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西半球的陆地分布更集中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7.图中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 D.赤道地区火山地震带
88.图中大地震集中区域位于(  )
A.太平洋板块的内部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89.图中由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的山系是(  )
A.科迪勒拉山系 B.大分水岭
C.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 D.乌拉尔山脉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0.关于图中古地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洲和非洲、欧洲古地层遥相呼应
②非洲南端和南美洲东南古地层一致
③美洲和亚洲、非洲古地层遥相呼应
④非洲南端和南美洲西南古地层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1.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92.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3.乙图正中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4.丁图正中被大洋环绕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95.甲、乙、丙、丁四个半球分别是(  )
A.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
96.(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作为未来海洋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了解基础的海洋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图例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高纬度比低纬度的海洋面积大
C.北半球海洋面积比南半球小
D.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增大
97.(2019·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2019·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经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8日21时22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地区发生6. 5 级地震。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8.此次地震发生在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的内部
99.板块构造学说可以用来解释
①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②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③地中海面积不断增大 ④日本多温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解析】1.读图可知,佐泽卡尼索斯群岛 (北纬 37.89°,东经 26.82°),根据图1可判断北纬 37.89°位于北纬36°到北纬38°之间,东经 26.82°位于东经26°到东经28°之间。与图中④地吻合。故选D。
2.读图2可知,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故选C。
3.由世界海陆分布可知,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且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表面海洋连续而广阔,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四大洋中,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非洲板块范围包括非洲大陆大部分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故B正确,A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4.板块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有六大板块构成,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地带活跃,板块内部稳定。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地带,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
【点睛】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5.C 6.D 7.B 8.A
【解析】5.读图,根据大洲轮廓可判断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非洲,⑥是大洋洲。根据大洲面积可知,从大到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所以⑥④②是从小到大,故C正确,AB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6.以人工运河为界的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即①⑤、②③之间分界线。根据题意选D。
7.读图可知,a位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之间,是北冰洋。故选B。
8.读图可知,C位于南北美洲西部,是太平洋,是第一大洋;大洲⑦是欧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大洲①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大洲⑥位于大洲②的西面。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轮廓,读图分析解答。
9.C 10.B 11.C
【分析】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新西兰一些地区地面上升和南北二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C正确。故选C。
10.全球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根据图中板块位置可以判断,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B正确。故选B。
11.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的碰撞挤压,相向运动形成高大山地;有的张裂拉伸,向背运动形成新的海洋;C正确。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2.B 13.D 14.D
【分析】12.图2反映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图中A表示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导致地壳抬升,故选B。
13.由题目可知,珠峰的海拔在不断升高,这是由于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地壳在不断抬升,故选D。
1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有六大板块,但不是平均分布,故A错误;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的边缘处,故B错误。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大陆及周围海洋,故C错误。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海陆变迁有关知识。
15.A 16.A 17.D 18.D
【分析】15.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故选A。
16.由图可知,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都没有濒临印度洋;都是北半球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上;英国和日本是岛国,其余三个国家是临海国;故选A。
17.由图可知,世界上的陆地并不全是连接在一起,故A错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相对更多些,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故B错误。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C错误。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大超过陆地,故D正确。故选D。
18.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可以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还能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并不是为了绘制更清晰的陆地地图,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及国家的分布。
19.D 20.A 21.D
【解析】19.读图,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
20.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月27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珠穆朗玛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选A。
2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可知,5月2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珠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此时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正北。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及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读图分析解答。
22.B
【详解】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合称,那么全球应该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面积最大洲是亚洲,故选B。
23.C
【详解】鸵鸟生活在陆地,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现在却隔着大西洋生活在两大洲,说明了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C符合题意。
【点睛】识记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24.C
【详解】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点睛】此题考查洲界线。
25.B
【详解】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泛大陆,图中③是最初的大陆;②是现在的海陆分布过程;采取排除法可知,ACD错误,B符合题意。
26.C
【详解】南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故不符合题意;欧洲临大西洋和北冰洋两个大洋,故不符合题意;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故符合题意;大洋洲被印度洋和太平洋包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27.D
【详解】七大洲中,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气候特点表现为:酷寒、干燥、烈风,D正确。故选D。
28.A 29.C 30.B
【分析】28.由图可以看出,地球上的陆地在两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慢慢发生了漂移,形成了现在的海陆特征,故选A。
29.由图可以看出,大西洋原本不存在,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形成了新的海洋,而且大西洋两侧的陆地还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大西洋还在扩大,故选C。
30.以上四个现象中,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其他三个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有关知识。
31.B 32.D 33.C 34.A 35.A
【解析】3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B正确。故选B。
32.读图可知,①是亚欧板块,②是太平洋板块,⑤是印度洋板块,⑥是非洲板块,D错误。故选D。
33.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②太平洋板块,C正确。故选C。
34.东非大裂谷带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A正确。故选A。
35.东非大裂谷带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将会不断的扩大,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分布及影响。
36.B 37.D 38.A 39.D 40.B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36.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有的是自然界线,但亚非之间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工运河,故A错误;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陆所占比例约7:3,故B正确;海洋彼此相连,且四大洋面积不同,大陆被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故C错误;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故D错误。故选:B。
37.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故A错误;大洋洲跨南北半球,故B错误;大洋洲是世界最小的大洲 ,故C错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故D正确。故选:D。
38.据图可知,图中①是北冰洋 ,②是大西洋, ③是印度洋, ④是太平洋。故选:A。
39.世界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据图可知,图中A是欧洲,C是北美洲,F是南美洲,G是南极洲。故选:D。
40.欧洲濒临北冰洋和大西洋,北美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美洲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极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大洋洲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分布、大洲和大洋,理解解答即可。
41.C 42.D
【解析】41.地球上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这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导致的,故选C。
42.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图中四个地方中,位于板块交界处的丁地最有可能发生地震灾害,其他三个地方在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壳运动有关知识。
43.A 44.C 45.D
【解析】43.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特点,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陆和岛屿;陆地多在北半球,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四大洋是连为一体的;非洲除非洲大陆、大西洋部分外,还有印度洋部分,故选A。
44.印度尼西亚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是在环太平洋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交界处,与非洲板块无关,故选C。
45.四个例子中,洪水淹没大片农田是由于地球外部大气作用引起的;澳门填海面积不断扩大是填海造陆的例子;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高山有海洋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典型例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有关知识,要知道六大板块的分布及海陆变迁的证据。
46.C
【详解】由题目可知,①描述的是河流的冲积作用,②描述的是高山曾经是海洋,③描述的是地震灾害,④描述是陆地变海洋,②和④描述的是海陆变迁,其他两个没有反映出来,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有关知识,要知道海陆变迁的例证。
47.B 48.A 49.C 50.A 51.D
【分析】根据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47.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经纬线确定地球表面的任意一点,故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画出重要经纬线。故选:B。
48.地球表面的陆地由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组成;图中没有画出大洋洲。故选:A。
49.赤道穿过南美洲的北部,故南美洲横跨南北半球,故A错误。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处于高纬度地区,故B错误。
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故C正确。
亚洲所跨纬度最广,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故D错误。
故选:C。
50.白令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故选:A。
51.太平洋并不是全球的中心,故A错误。
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大,故B错误。
四大洋中,北冰洋完全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
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及海陆的分布。
52.B 53.A
【解析】52.由图可知,从图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两大陆发现了相似的动植物化石;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两大陆没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可以说明两大陆曾经是连为一体的大陆,故选B。
53.图中显示的地理现象,是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大陆,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发生了分裂,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关知识,要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54.D 55.D 56.B
【解析】54.由图可知,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看不出南极洲被冰雪覆盖,也没有看到整个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但可以看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选D。
55.由图可知,甲位于的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其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主体是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南、北被三大洋环绕,西部与欧洲陆地相连,故选D。
56.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说明了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海水只占到地球表面积的71%;许多国家海岸线较短,甚至没有海岸线;海洋生态环境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有关知识。
57.A 58.C
【解析】57.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以上四个现象中,喜马拉雅山不断增高、地震造成地面沉降和火山喷发造成地面的凸起都能反映出地球表面的变化,普降大雪覆盖地面是大气运动的结果,与地表发生变化无关,故选A。
58.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以上四个事例中,山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说明山地地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其他三个与地球表面发生变化无关,故选C。
59.A 60.D
【解析】59.由图可知,七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A。
60.由图可知,两次8 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及周边地区,频发地震的主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板块分布及运动产生的影响。
61.C 62.B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分别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之间会发生张裂和挤压运动,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形成了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1.新西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方向,据图可知,图中位于新西兰附近的地点是丙。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2.据图可知,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影响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63.D 64.C
【解析】63.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半球的海洋面积都要大于陆地面积,故选D。
64.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以上四个图中,C图表示的海陆分布符合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故选C。
65.A 66.B 67.C
【解析】65.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地球表面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包括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故A错误;
各大板块之间交界地带的地壳活动都比较活跃,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故B和C正确;
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多表现为火山地震,故D正确,故选A。
66.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海陆地形的形成,可以解释火山地震的发生,也可以解释一些裂谷的形成原因,泥石流灾害属于地球外部作用,与板块构造无关,故选B。
67.由图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C。
68.C 69.D 70.A
【解析】68.由图可知,甲大洋是全部位于东半球,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热带面积占比重最大的海洋,故选C。
69.由图可知,乙大洲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故选D。
70.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是在乙的正北方,故选A。
71.A 72.C
【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71.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在南美洲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都能够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南美洲和非洲赤道附近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具有相同的气候条件,都分布着热带雨林,这与大陆漂移无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2.大西洋处在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海水涌灌,就形成了大西洋。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73.D 74.A 75.B
【分析】世界上海陆分布不均匀,西半球上的大洲主要有南北美洲,东半球上的大洲主要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北极的中心是北冰洋,周围有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73.船队途经欧洲、南美(巴西)、南非(德班)、澳大利亚(弗里曼托)、新加坡、青岛、夏威夷、北美、巴拿马、加勒比海、纽约,最后返回英国。据图可知,帆船比赛站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但在北冰洋没有,在大西洋沿岸最多,在北美洲最多,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4.据图可知,北冰洋被亚、欧、北美三个大洲包围,南美洲在图中有,没有出现的大洲是南极洲,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四大洋之间相互连通,所以A叙述正确,BCD叙述错误。故选A
75.青岛位于太平洋西岸,所以A说法错误;参观券所示时间是2月,北半球每年12月、1月、2月为冬季,因此正值我国冬季,所以B说法正确;帆船是依靠风作为动力的,风平浪静不利于帆船比赛,所以C说法错误;公众开放日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该项赛事,有利于推广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是对世界海陆分布、我国的位置、四季的划分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76.A 77.C
【解析】76.从图2中可以看出太平洋可以装进七大洲,故A正确。大陆不是简单拼合在一起,故B错误。该图并未标注大洲与大洋,名称因此无法反映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故C错误。图中可以找到太平洋的轮廓,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
77.图中并未标注城市,因此无法判断人口均在城市,故A错误。图中并未反映人口数量,故B错误。图中黑色部分为人口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加美边境,其余大部分地区少有人口分布,反映了加拿大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故C正确。白色部分只是人口分不少,并不代表无人定居,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
78.B 79.B 80.B
【解析】78.世界表面海洋相连,但是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陆块,故A错误。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为71:29,故B正确。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故C错误。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79.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最小的是大洋洲,故A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故B正确。南极洲北太平洋、大西洋与印度洋包围,未与北冰洋有接壤,故C错误。亚洲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80.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不是大西洋,故A错误。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故B正确。印度洋被赤道穿过,跨南北两个半球,故C错误。北冰洋是纬度最高的大洋,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81.D
【详解】沙漠中发现鲸鱼化石,说明该沙漠早期可能是海洋,符合“沧海桑田”故A正确。青藏高原发现鱼类化石,也是说明了青藏高原早期可能是海洋,符合“沧海桑田”故B正确。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了该地早期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符合“沧海桑田”故C正确。在冻土中发现猛犸象主要说明该地早期气候较为温暖,不符合“沧海桑田”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D。
82.C
【详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陆地。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海陆的变迁,属基础知识。
83.D 84.A
【分析】根据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进行分析解答。
83.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故A错误;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B错误;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错误;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故D正确。
故选D。
84.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读图可知,A图符合海陆分布概况。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85.D 86.C
【分析】85.读图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地球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故有个说法叫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正确,故选D。
86.读图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东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西半球的陆地分布较少,东半球比较集中。C正确,故选C。
【点睛】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考察地球海陆分布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
87.A 88.B 89.C
【解析】87.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而不是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该地区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A对,BCD错。 故选:A。
88.读图可得,图中的地震集中区域主要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对,ACD错。 故选:B。
89..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C对,ABD错。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90.A 91.B 92.D
【解析】90.读图可得,美洲和非洲、欧洲古地层遥相呼应,非洲南端和南美洲东南古地层一致,该图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A对,BCD错。 故选:A。
9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B对,ACD错。故选:B
92.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几个大陆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漂移分离而成,没有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和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D对,ABC错。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93.D 94.A 95.B
【解析】93.读图分析可知,乙图为北半球图,正中为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D对,ABC错。 故选:D。
94.丁图的中心是南极洲;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该大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A对,BCD错。 故选:A。
95.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球分别是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B对,ACD错。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半球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96.C
【详解】世界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甲是陆地,乙是海洋,A错;北半球高纬度比低纬度的海洋面积小,B错;北半球海洋面积比南半球小,C对;由赤道向两极海洋面积逐渐减少,D错。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97.A
【详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故选A。
98.B 99.C
【分析】根据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进行分析解答。
98.读图分析可知,此次日本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结合题意。故选B。
99.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该山脉不断升高;环太平洋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使得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日本多温泉;因此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认读,结合图示记忆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