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1 19: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2.下列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C+O22CO B.Cu2(OH)2CO32CuO+H2O+CO2↑
C.H2+CuOCu+H2O D.4CO+Fe3O43Fe+4CO2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4.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指的是
A.铜单质 B.铜元素 C.氧化铜 D.铜原子
5.制取与贮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A.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B.反应Ⅲ中氩气(Ar)作保护气,防止合金被氧化
C.理论上,每产生32gO2,需向体系中再补充1446gZnFe2O4
D.11.2g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0.7g
6.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产生气体;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Z则无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Z>Y>X
7.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铜片、银片分开平行插入FeSO4溶液中
C 鉴别固体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适量水
D 回收氯化钾固体中的二氧化锰 溶液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8.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解释做法错误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比生铁硬
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
9.小海同学在探究铝、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操作正确
B.该实验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银铜铝
C.甲、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同
D.甲、乙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10.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
二、判断题
1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 )
1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比铁更易腐蚀( )
13.锌与硫酸反应较为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
14.铜能和氯化铁反应,所以活动性铜>铁。( )
15.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 )
三、填空题
16.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
17.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
18.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金属的活泼性探究:
取等质量的金属A、B,分别投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在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由图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______.
甲:时间t1氢气的质量A<B
乙: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
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
(2)结论:金属A、B的活动性______.
19.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用化学用语填写)
(1)若向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A中一定有______;
(2)若向B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则B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
20.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下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 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 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四、综合应用题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以下装置:
(1)仪器a的名称______;仪器b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现有镁条、锌粒、铁丝、铜片、稀硫酸(10%)、稀盐酸(10%),请你选择适当的药品和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①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该原理的依据有______。
A.原料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适中
C.制得的气体要纯净     D.实验条件易于控制
②选用的装置有______(填装置字母)。
(3)用装置C制二氧化碳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用字母e、f、g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4)小英同学在做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发现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提示: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SO2、O2或H2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在空白处写上对应问题的答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盛满该气体的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无明显变化 产生的气体不是O2
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 产生的气体不是SO2
③将该气体净化后通过表面含CuO的铜网(如图) ______ 产生的气体是H2
【实验反思】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拓展视野】氢能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是利用ZnO和Fe2O3为催化剂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循环制氢体系”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请写出该体系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多为其________ (填"纯金属”或“合金”);
(2)将X、Y、Z三种金属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
A.Y>Z>X B.X>Y>Z C.Y>X>Z D.X>Z>Y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向a g Zn和Ag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 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 (结果保留到0.1)。
2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
(一)生铁和钢的鉴别
(1)铁碳合金分为生铁和钢,初步鉴别两者的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含碳量多少钢又可分为:①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性软韧,建筑上应用很广;②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质较硬,多用以制造钢轨和机械等;③高碳钢:含碳量超过0.6%,质硬而脆。一般用以制造工具。取某钢样粉末28.12g,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得到0.44g,该钢样含碳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钢。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1)将Fe粉溶于稀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前必须_________。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
①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接触空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分解为。
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在10~200℃时完全分解为; ②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③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加热前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和,当加热到℃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图中E点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g。
②图中F点对应物质中的质量为_______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C
7.C
8.C
9.D
10.C
11.正确
12.错误
13.正确
14.错误
15.正确
16.(1) 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固态、液态、气态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分散成小液滴被水冲走
(2) 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5g 27.5g B
(3)BCD
17.Zn、Cu、Ag
18.(1)甲、丙
(2)A<B
19. Fe、Ag Zn2+、Mg2+ Fe2+
20. 延展性 锌、铁、银 B
21. 分液漏斗 集气瓶 ABCD BF(或“CF”或 “BF或CF”均可) gfe 无明显变化(合理均可) 由黑色变为红色 硫酸或氢离子(或H+)或酸性物质等合理均可 化学 (或“”均可)
22.(1)合金
(2)D
(3)BC
(4)542.9
解:设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x。
,x=542.9t
23. 取样,比较两者的机械性能,硬而脆的是生铁,硬而韧的是钢 0.43% 中碳 置换反应 验纯 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入溶液,无现象(合理均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被氧化成(合理均可) 紫红色褪去或溶液颜色变淡(意思相近均可) 6.08(或6.1) 3.20(或3.2)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