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17:11: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
《竹里馆》教学设计
——走进王维的诗画禅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吟诵的方法,读出诗的韵味。
2.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王维诗中的“诗、画、禅”,领悟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
【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但还缺乏对古诗词赏析能力,还无法领悟诗词中的意象、意境,本课通过对课外古诗词的延伸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赏析古诗词,并通过王维的一首诗来了解王维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从而了解诗人的情怀,学会举一而反三,初步学习从一首诗到一类诗的赏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学习吟诵方法,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2.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1.让学生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
2.通过诗人生平背景领悟王维诗中的禅意。
【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图画法 问题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走近王维,导入新课
苏轼曾这样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评价的是谁? (学生回答:王维)
我们先来了解大诗人王维。请同学填写相关的文学常识,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
王维,_唐代_著名 诗人、画家,精通音律,字_摩诘_,号摩诘居士,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_孟浩然合称“王孟”,有“_诗佛__”之称。有《王右丞集》传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以及佛学,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正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二、吟诵诗歌,感受《竹里馆》的韵律之美
(一)吟诵诗歌的方法指导:
1.先划分诗歌节奏,放慢速度。
2.可参考平长仄短,尾韵拉长的方式读出韵味。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低低——高高——低低——高,长长——短短——长长——短。(平声读低点,长一点,仄声字读得高一点,短一点,尾韵字也要拉长。)读出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
(二)老师范读
学生试读诗歌、自由读,学生展示朗读
赏析诗歌,走进《竹里馆》的诗画天地
(一)简介竹里馆:竹里馆, 是陕西蓝田辋wǎng川别墅的胜景之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yáo山之口,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竹里馆”。
(二)再读诗歌,思考问题
1.诗中写了哪些景? 幽篁、深林、明月
(幽篁与深林都是指幽深的竹林,诗中主要写了竹林与明月两个景物)
2.这些景物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呢?
 竹与月
独坐幽篁里
苏轼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我们想一想,自然界的竹子有什么特点?(答案预设:学生回答笔直,生命力强,竹林清幽)
请同学们回答《竹里馆》中幽篁、深林、明月有什么意义?你会选下面哪个选项。
A.高风亮节 B. 坚忍不拔 C. 生机勃勃  D.闲适清雅的君子之风
(学生回答,明确选项为D)
月在诗中常象征:
A. 清幽闲适 B.相思怀情 C.凄清孤苦 D.时空永恒
(学生回答,明确选项为A)
小结:诗人正是用竹与月营造了清幽的环境,来表达自己清雅闲适的心境。
3.诗中写了人物哪些活动? 明确:独坐、弹琴、长啸
(诗人晚上不睡觉,自己一个人到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是要表达什么呢? )
老师介绍古人诗文中“琴与啸”的意义
弹琴 :古代文人抚琴奏曲往往是孤芳自赏,抒发已趣,寄托人生理想志趣。在古代文人心里,琴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精神力量。
长啸 :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抒发情怀。 (古代的啸者,特别喜欢发啸于长风皓月之下和名山大川之中,在此长啸,体内吸入大量新鲜空气,彻底呼出体内“废气”, 可以实现体内气息与体外气息的充分交流,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小结:因而弹琴与长啸皆为古代文人高雅情趣的象征。这也表现了诗人王维的高雅情趣。
4.结合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和两幅《竹里馆》写意画来欣赏《竹里馆》的画意。
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竹里馆》的画面。学生写作、交流并回答。
小结:诗虽然很简单,但我们可以发现王维在此诗中,竹为竖线,琴为横线、月为圆形,体现了一种构图美;竹林幽暗,竹影婆娑,月光皎洁,光影交织,体现了一种色彩美;竹月为静,弹琴长啸为动,体现一种形象美。有形、有色、有声,营造了一种动静相衬,闲适悠然,空灵静谧的美妙意境。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的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幅画的内容不尽相同,同学们的描述也不一样,这说明诗这种文学形式可以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不同的体验,这也是文学的魅力。
理解意境,品读《竹里馆》的禅意人生
简介《竹里馆》的写作背景
王维虽少年得志,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为大乐丞。但一直仕途不顺,饱受打击,安禄山叛乱时被虏,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因多人求情,才免罪降职,后来又担任了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在离京城长安不远处的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 ,一景一诗,《竹里馆》是其中的一首。
也就在这个时期,王维开始走上一条回避现实斗争,追求安适的生活道路。他不赞同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的方式,因而创造性将隐居和做官统一起来,既保持精神的独立又不完全抛弃世事。辋川自然美景带给了他精神的平和,也升华了他对于佛性与禅的理解,造就了他的艺术巅峰。在他的山水诗中,无处不透出超脱的禅意。
(二)提出问题:
1.何为“禅”?
明确: 禅便是自然而然,通过息虑凝神,排除杂念,达到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去领悟宁静、淡泊、悠远、恬美、心灵与自然宇宙合而为一的禅境。
2.诗中何字突出了这种“禅境”? 那么文中又有哪些词体现了“独”的特点?
明确: “独” 人不知,月相照
(人不知便是空,独一人便是静,更以琴啸来衬静;明月相伴,将明月引为知己便是情,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禅境。)板书:空、静、闲
3.你能描绘诗中是如何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呢?
4.请同学们能概括一下诗歌的主旨(提示用“通过描写 表现了诗人的 ”来概括。 )
示例总结:诗歌通过描写竹林、明月,人物独坐、弹琴、长啸的活动,营造了空灵、澄明,宁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独处时的悠然闲适的高雅情趣。
(三)再读《竹里馆》,体会诗中禅境
学生背诵《竹里馆》,走近王维的心灵世界。
五、拓展迁移,再识王维的山水诗
1.王维有不少山水诗的意境与《竹里馆》相似,都以空、静的景体现了王维淡泊宁静的禅意人生。 你们是否有学过这样的山水诗?
2.赏析《鹿柴》《鸟鸣涧》《山居秋暝》,进一步了解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特点。
(学生分析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空、静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鹿柴》与《鸟鸣涧》问学生能发现什么?
《鹿柴》:空山、返景 、深林、青苔、人语响
《鸟鸣涧》:桂花、春山空、月出、山鸟、鸟鸣声
展示《山居秋暝》(欣赏书法,看看经典咏流传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可以从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诗歌之美。
3.小结:这三首诗都营造了空灵静谧、清幽美丽的意境,物我交融,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悠然闲适的高雅情趣。
六、课堂总结语
在浮躁的当代社会,当我们感到疲惫,感到烦躁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放慢脚步,读读王维的山水诗,感受王维笔下空灵宁静的的诗画意境,独处时淡泊闲适的禅心禅境,慢下来,静下来,放松我们的心情,会让我们感受生活别样的美。
人若能享受孤独,寂寞也是一种美。
这就是王维的诗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
1.默写《竹里馆》
2.将《竹里馆》改写为一篇200左右的微散文。
八、板书设计
《竹里馆》
朗读方法:划分节奏、平长仄短、尾韵拉长
诗中有画:有形、有色、有声、有情
禅意人生:空、静、闲——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教学后记】本课通过诵读诗歌、赏析诗意、品读禅意、拓展迁移四个环节来学习《竹里馆》,诗歌为五言绝句,文字简单,节奏鲜明,学生对于诗歌朗读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快,因而课堂教学主要放在赏析诗意环节,结合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诗中简单的景物描写发现其深层的含义,了解竹、竹林、明月、弹琴、长啸的象征意义,为今后深入学习诗歌意象做铺垫,同时通过学生对诗歌画面的描写训练与两幅《竹里馆》的中国写意画进行比较赏析,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的相通之处与不同之处。再联系王维的生平经历了解其山水诗中透出的超凡脱俗的禅意,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本节课上,不深入分析 ,重在引导学生领悟王维山水诗中通过写空、静的景,体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表现其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最后让学生回顾小学就接触过的王维的三首山水诗《鹿柴》《鸟鸣涧》《山居秋暝》,用赏析诗歌、欣赏书法、看《经典咏流传》的音乐视频多种形式进行拓展阅读,将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