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上音乐在灿烂阳光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九上音乐在灿烂阳光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21 19: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和体验崇高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初步接触四声部的合唱,体悟用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初步体验四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混声合唱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学里学过这样一篇文章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小故事:在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就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正是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了我们新中国。尤其是自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的世界文明之路。今天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回顾共和国走过的风雨历程。
二、新课《在灿烂阳光下》
(一)、完整欣赏歌曲
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 A B A A B A’
(二)、简介作品与曲作者
印青:
这是一首四声部混声合唱的大型作品,表达了亿万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之情与振兴中华的共同心声,它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三)、分段欣赏
师: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聆听这三个乐段,首先我们把A乐段的主题来熟悉一下,请大家跟着钢琴来演唱旋律,感受这一乐段的音乐情绪。
1、聆听A乐段,
主题演唱了几遍?每一遍有什么不同? ——3遍 齐唱--二部合唱—四部合唱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一部分运用真挚、朴实的叙述性语调,表达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
2、师:好,咱们继续,播放B乐段
提问:节拍、速度、节奏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音乐情绪~~~~~
师:节奏铿锵有力、进行曲风格。
提问:除了节拍与速度之外,还有哪些要素使情绪变得更加豪迈、激昂?
学生回答:音色的变化——先由坚定有力的男声演唱主旋律,接着由更明亮的女声重复主旋律,最后四个声部同时演唱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教师总结:这一乐段具有高昂的气势,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遏制不住的豪情,回顾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人民对党的挚爱与颂扬,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3、聆听第三乐段,感受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异同?
师:第三段与第一段基本相似,但情绪上更加炽烈,展现了我们在灿烂阳光下跟着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最后全曲在高潮中结束。
4、说一说对整个作品的感受。
5、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6、教师总结:通过欣赏上面这首作品,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四部合唱中音色的变化,在作品的表现力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聆听另外一段合唱作品,听完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作品 在灿烂阳光下 大漠之夜片段3’05
唱词 颂唱为主 吟唱风格
风格 明亮 深沉
节拍 (变拍子)
表现内容 抒发了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热爱之情 寂静辽阔的大漠之夜
6、接下来我们来尝试演唱四声部片段:感受大漠之夜给我们带来的神秘感。
四个声部合唱几遍,请同学们谈谈欣赏合唱要关注那些方面?——速度、节奏、音色……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欣赏合唱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速度、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体会音色、声部的变化对表达作品情感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多关注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
不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