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上音乐 月之故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九上音乐 月之故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21 19: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之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常回家看看》、《家》、《我家在中国》,感受“家”在音乐作品中的不同含义。
(2)通过手语、朗诵等不同表演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表现作品,感受歌曲的情感。
(3)欣赏《香溢淮安》视频,激发学生对家乡淮安的爱。
教学重点:用不同表演形式演绎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难点:比较《常回家看看》、《家》、《我家在中国》三首歌曲的演唱方法、情感及歌中“家”的不同含义。
教学内容:
(1)欣赏FLASH儿歌
(2)欣赏《常回家看看》、《家》、《我家在中国》;
(3)用手语、朗诵等形式表现歌曲《月之故乡》;
(4)欣赏《香溢淮安》。
一、导入
歌曲导入:聆听一曲韩国儿歌
播放FLASH儿歌
(上方出示问题:你能根据这首儿歌所表达的主题,为歌曲起个名字吗?)
提问:
(1)我们可以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提问1~2名学生)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你能用一、两句话形容一下你对家的感受吗?
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温馨的港湾,(出示主题)家永远是人生的起点和心灵的归宿,家也是音乐世界里永远洋溢着温暖和芳香的“庭院”。
(此环节以FLASH儿歌为背景音乐,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在音乐中初步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小家庭的温暖衬托出大家庭的温暖,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三、欣赏
《常回家看看》、《家》、《我家在中国》视频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三首关于“家”的歌曲,体会“家”的不同含义。
请同学们思考:
(1)歌中“家”分别代表着什么?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用了怎样的演唱方法(是通俗,民族,还是美声?
我们欣赏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是一首叙述性的流行歌曲,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提问并总结:
(1)歌中的“家”指的是“家庭”
(2)歌曲表达了在家时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
(3)演唱者运用了通俗的演唱方法
PP8:第二首歌曲《家》是声乐组曲《桥家盼》中的一首深情的歌,它表达了思乡、恋家的情感,曾获得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金钟奖的第一名。它的演唱者是被誉为“亚洲第一男中音”的廖昌永,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家》的旋律,同时配合展示图片)
提问并总结:
(1)歌中的“家”指的是“家乡”
(2)歌曲表达了对家乡思念、眷恋之情
(3)演唱者运用了美声的演唱方法
接下来一首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思考刚才的三个问题
(播放视频及伴奏)
提问并总结:
(1)歌中的“家”指的是“国家”
(2)歌曲表达了对祖国自豪、骄傲的情感
(3)演唱者用了民族的演唱方法
(此环节从听赏入手,体会不同风格歌曲的情感情绪,让学生感受到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爱恋,从而引入本课歌曲的教学。)
四、演唱《月之故乡》
首先让我们聆听这首充满深情的歌(录音一遍)
1.师范唱一遍(生可跟唱),师一句,生跟唱一句。
2.师生合唱全曲一遍
(展示《月之故乡》歌谱,跟伴奏演唱全曲)
刚才我们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演唱方式还包括哪些呢?
除了齐唱这种处理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绎呢?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
其实世界上还有一种很美的语言,它不用声音来表达,它是无声的语言,那就是——哑语。
(教师分别教授“天上”、“一个”、“月亮”、“水里”、“在”),教师边念歌词边做手语动作。好下面由老师来唱A段,同学们做手语动作,B段大家齐唱。
(播放《月之故乡》伴奏)
(这个环节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精神。学生活动完全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表现自己的想法,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创作表演自由,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