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6.1生日 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6.1生日 说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21 21: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日》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生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生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对于统计的学习,学生需要经历统计的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等。围绕这个过程,教材首先补充了按月份划分季节的知识,设计了调查班里同学生日所在季节的数学活动,并以此学习背景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第二个问题是整理信息,引导学生学习表示信息的方法(重点是条形统计图);第三个问题是借助统计图的直观,分析数据,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教材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生日所在季节,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调查,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活动的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目标设计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抽象概括能力水平还不高(或许空间想象能力也不丰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的经验。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具体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
2、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日是哪个美好的季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练习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三、说学法: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学习的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节课我以学生为立足点,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自主探索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合作交流法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说程序
整个教学流程上,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设计了四个环节、,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准新知识的七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优点,既培养了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整个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配合问题串,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题量不大,却蕴含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有效的深化了知识,及时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全课小结,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回顾本节课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况,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板书
本节课的教学板书直观形象,简明扼要。突出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以上是我对《生日》这一课的说课稿,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