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简析以及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平均数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时,我安排了复习整理与提升练习两大环节。
(一)复习整理
1. 采用淡话导入,我们已经学均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对平均数的认识?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大胆发言,互相补充,说出对平均数的认识。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写到黑板上。学生有可能说到移多补少,在一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总和÷个数=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等。
2. 根据学生的发言,先后出示五道习题:
(1) 小明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 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学 号 1 2 3 4 5 6
身高(cm) 131 136 138 140 141 142
(3) 四(5)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淘气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4) 22名男同学平均身高135.8厘米,18名女同学平均身高134.2厘米。全班平均身高( )
A.大于135.8cm B.小于134.2cm
C.在134.2厘米于135.8厘米之间
(5) 在1分投篮比赛中,笑笑前后6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4个、7个、5个、3个、4个、1个。笑笑平均投中多少个?
边练习边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发言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得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总结归纳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提升练习
想一想共有两道题:
1 . 下表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个 数 20 23 26 28 30 29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以上哪个列式是正确的?
第一题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列式。只有在弄清楚总数量和总份数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列式。
2 .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第二题结全实际,让学生明白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其大小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用这个量来代替最大数或最小数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算一算共有四道:
1 . 一本故事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
2 . 小丽从家到学校步行共810米,需要9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 . 一个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4 . 有五个数,平均数为138,把他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前面三个数的平均数为127,末尾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这五个数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所选的四道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在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题目富有层次感且梯度分明,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目的。
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既要简明厄要,又要突出重点。
平均数复习
特点: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
在一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方法:移多补少
总数÷份数=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