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地理(选修)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
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 23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分)
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图 1 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图 2
为直拱桥,敞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 1~2题。
图 1 图 2
1.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2.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河谷宽度 B.河流落差 C.人口密度 D.交通方式
徐霞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
重要的价值。他曾经对某一处地貌称赞道“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图 3 为徐
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3~5题。
图 3
3.图中徐霞客旅行路线途经了我国
A.三大自然区 B.湿润和半湿润区
C.地势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
高二(选修)地理 第 1 页 共 6 页
4.此段文字描述的地貌类型最可能位于图中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此段文字描述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气象学上的秋季是指连续五日日均温从开始低于 22℃到开始低于 10℃之间的时段。图 4
示意某年 10月 16日我国秋冬进程。据此完成 6~8题。
6.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秋冬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①大气环流 ②海陆位置
③纬度差异 ④地形地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推测下列城市中秋季时间最长的是
A.沈阳 B.上海
C.成都 D.乌鲁木齐
8.民谚“秋后北风干到底”中“干到底”的成
因主要是
A.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东南季风水汽减少
图4
C.长期位于冷锋锋前
D.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湾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肥沃的平地,村后是群
山峻岭。河北平山有“北方鱼米之乡”之称。图 5为西柏坡所在区域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 9~
11题。
图 5
9.据图推测西柏坡距石家庄直线距离约
A.30千米 B.70 千米 C. 110千米 D.140千米
10.图中虚线框内总体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 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
11.平山形成“北方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A.地形、河流 B.热量、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
高二(选修)地理 第 2 页 共 6 页
图 6我国某湖泊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连通河流间存在明显的吞吐现象。据此完成
12~14题。
12.该湖泊可能位于
A.冀东 B.赣北
C.南疆 D.川西
13.该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14.该湖泊年内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 图 6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图 7为我国某区域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7题。
图 7
15.图示自然地带的分布变化符合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6.影响图示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海拔
17.与 1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的分布大致重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 8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 2007~2016年人口和粮食 10年变化图。据此完成 18~20题。
18.黑龙江省位于图中区域
A.甲 B.丙
C.乙 D.丁
19.影响图中甲区域省区粮食产量的变化
主要原因有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城镇化速度快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图 8
A.粮食调配距离增大 B.机械化水平下降
C.人均粮食产量减少 D.粮食总产量降低
高二(选修)地理 第 3 页 共 6 页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 9为上
海及周边地区图,图 10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据
此完成 21~23题。
图 9 图 10
21.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产业类型 B.经济基础 C.行政等级 D.空间距离
22.与苏州相比,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主要因素是
A.资源禀赋 B.人口规模 C.交通联系 D.产业类型
23.为更好接受上海辐射,南通当前最应该加快
A.产业转型升级 B.完善跨江通道
C.引进高新技术 D.优化城市布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运河自南向北沟通我国多个水系,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材料二 图 11为京杭运河位置示意图和京杭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图 11
高二(选修)地理 第 4 页 共 6 页
(1)写出京杭大运河所处的自然区及沟通的水系名称。(6分)
(2)比较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的气候特征异同。(6分)
(3)简述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差异。(6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地理单元。江苏省是
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江苏省南北经济差异显著,全
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材料一 图 12为江苏三个区域划分图。
图 12
(1)列举江苏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主要依据指标。(6分)
(2)分别简述苏南和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3)从区域联系角度,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高二(选修)地理 第 5 页 共 6 页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兰-西城市群”位于黄河上游,是国家引导培育的 6个城市群之一。《兰州—
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各省市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
实力和产业联系,提升城市群的总体发展质量。兰州资源丰富,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
工业城市之一。兰州拥有兰州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银行金融机构众多,作为“兰-西城市
群”核心城市,兰州对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兰州单一的资源
型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产业转型是其面对的主要难题。
材料二 图 13为兰州市及“兰-西城市群”位置示意图。
图 13
材料三 下表为 2016年“兰-西城市群”与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对比表。
兰西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
2
人口密度(人/km ) 121.67 1195.11 659.58 522.82
城镇密度(个/万 km2) 23.86 118.95 97.45 70.56
GDP(亿元) 5049.35 73118.77 147194.41 68857.15
实际利用外资(亿元) 1.41 233.49 666.55 173
(1)与我国其他城市群相比,简述限制“兰-西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6分)
(2)列举兰州对“兰-西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辐射功能。(6分)
(3)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兰州市第二产业转型的实施路径。(6分)
高二(选修)地理 第 6 页 共 6 页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B D A B C A B D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D A C B D C A D C B
二、综合题(54分)
24.(18分)
(1)东部季风区 钱塘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6分)
(2)同:夏季高温多雨(2分)
异:杭州冬季温和;杭州雨季开始较早,最高降水出现在 6月;杭州年降水量较大(也
可从北京角度作答)(任答 2点得 4分)
(3)起点地区: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3分)
终点地区: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一年一熟至两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分)
25.(18分)
(1)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任答 2点得 6分)
(2)苏南:临近上海,易于得到上海辐射;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和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
水平高(3分) 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丰富(3分)
(3)完善交通网;实施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省内对口帮扶,优势互补。(6分)
26.(18分)
(1)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低;城市数量少;产业结构不合理;生
态环境脆弱等。(任答 3点得 6分)
(2)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
能(任答 3点得 6分)
(3)依托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产业延伸);依托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产业替
代);转变单一发展模式,构建产业综合发展模式(综合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