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17: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猫的可爱。
3.体会第二自然段写法特点,并尝试练笔。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猫的可爱。
2.体会第二自然段写法特点,并尝试练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猫的图片。
2.让接触过猫的学生介绍一下猫。
3.教师总结:猫——聪明灵活,行动敏捷。
4.导入,引出题目:《猫》
5.检查预学单。
设计意图:欣赏猫的图片,相互介绍猫,和猫打招呼,都是为了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作好认知准备,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
交流反馈,关键句: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3)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4)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小结:围绕猫的可爱讲了两层意思,分别是猫的古怪和猫的淘气。其中1-5 自然段写猫的古怪,第 6 自然段写猫的淘气。
2.认识段落结构:
(1)(3)句是总起句。
(2)(4)句是总结句。
小结: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迅速梳理文章结构,能清楚地呈现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要求“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首先由篇章入手,抓住作者对猫评价的核心词“可爱”,接着紧扣课后练习题一,设计切入问题,梳理文章脉络。此外特别关注关键句:总起句、总结句的作用。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全班思考: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体现在哪?
(二)反馈交流:抓三个事例说明猫的古怪。
1.第一件事是“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
(1)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忧无虑”。
方法:
先在文中圈出“无忧无虑”。
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
(2)随文指导写字“虑”。
2.第二件事是“出走一天一夜”。
(1)哪个词体现出它贪玩?
(2)引导找出关键词“任凭……也”,理解“任凭”。
(3)“任凭”写出了无论怎么样,不管怎么样,猫都不回来,极其贪玩。
3.第三件事是“为抓老鼠连等几个钟头。”
引导关注关键词:屏息凝视。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小结:老舍先生觉得猫“成天睡大觉” 是老实的、很乖的。“出走一天一夜”是贪玩的。为抓老鼠连等几个钟头说明它很尽职。可见老舍非常了解猫的性格,也非常爱猫。
(三)再读短文,在语言表达上,还有什么发现?
1.引导关注语气词“吧、啊、呢”。
2.引导关注“说它……吧,它的确……可是……”句式。
这样的句式叫“对着说”,写出猫性格的多面性。
3.看图练习说。
出示几幅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文章结构的表达之外丰富举例、口语化、对着说都是老舍语言表达的特点,这些写法把猫性格多面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应了“古怪”一词。
举例指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然后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运用此方法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提升。
四、总结回顾
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来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回忆本课习得的方法,在总结中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