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化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知识整理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与能量 B化学与生活
使用干电池一一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镁与稀盐酸反应一一放热反应 除餐具上的油污一一用洗洁精乳化 棉织物、羊毛织物一一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C实验记录 D食品与健康
用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3.25g 用量筒量取7.25毫升水 重金属中毒一一喝鸡蛋清解毒 胃酸过多一一可多喝柠檬汁
A.A B.B C.C D.D
2.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露天焚烧垃圾或农作物的秸秆
C.提倡天然气代替煤炭石油 D.过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3.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灼烧棉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乙醇汽油的使用,既环保又经济
C.煤、石油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运用了乳化原理
4.“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B.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C.减少使用或重复使用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
C.霉变花生含有可致癌的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D.施用草木灰(含碳酸钾)既可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增加肥力
6.学习化学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下列关于环境保护不合理的是
A.火力发电厂需进行燃煤脱硫、控尘处理 B.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手段
7.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真丝围巾 B.塑料保鲜袋 C.纯棉衬衣 D.红木家具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B.尿素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C.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D.蚕丝和锦纶:灼烧
9.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减少使用塑料袋
10.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后,集中露天焚烧干垃圾 B.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以增加喜庆气氛
C.改进燃煤烟囱的高度,将废气排到高空 D.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二、判断题
11.绿色化学主要是和绿颜色的物质有关系。( )
12.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13.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
14.水有自净能力,可以任意排放污染物。( )
15.合金是复合材料。( )
三、填空题
1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材料是当今社会进步的阶梯。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陶瓷 ②青铜 ③铝合金 ④塑料 ⑤钢材
(2)高温陶瓷材料可以制造陶瓷发动机。陶瓷发动机的材料可选用氮化硅(Si3N4),它的机械强度高、硬度大、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种很好的高温陶瓷材料。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时反应制得氮化硅。
①氮化硅(Si3N4)是一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构成氮化硅的微粒是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氮化硅中硅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②工业上生产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17.西安市的一支乐队组合——黑撒乐队,作为陕西四大方言摇滚乐队榜首组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大街上到处都是一股香风辣雨”说明微粒的特征是______。
(2)“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道。牛羊肉泡馍是咱西安的经典传统,要想吃得好那可讲究的曾耸”。歌词中提到的食物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
(3)“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氨酸(C6H11NO3S)是大蒜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协同降血压、抗菌杀毒等多种药理功效。下列关于蒜氨酸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蒜氨酸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原子组成
②蒜氨酸中碳、氢、氮、氧、硫元素质量比为6:11:1:3:1
③一个蒜氨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④蒜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8.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制作三鲜馅饺子的原料主要有面粉、油、韭菜、肉类、虾仁、盐和鸡蛋等。
①食用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硒盐、锌盐等。这里的“碘、硒、锌”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②上述原料除虾仁、肉类外,还可以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
③韭菜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
(2)75%的酒精溶液能有效杀死新冠病毒,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某学校的营养早餐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碳酸氢铵、苯甲酸钠,该配料中富含油脂的物质是________。
(2)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_______。
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食醋 B.氮气 C.小苏打 D.碳酸钠
①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填充气的是____________;
②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
③可用作水壶除水垢的是____________;
④被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____________;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在不断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____________(填一种)等。
(3)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标号)。
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四、综合应用题
2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器使用的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能。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4)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富含_____。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汽油
B 洗洁精
C 氢氧化钠溶液
22.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次要过程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锈成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和。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在282℃分解为和;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的质量__________g,_________。
④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x的值会_________。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炼铁,实验室模拟这个炼铁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用CO还原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___________。
(3)请根据“绿色化学”“零排放”“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对工业炼铁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①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_______(填元素名称或符号)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
④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
(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
②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③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B
6.C
7.B
8.C
9.C
10.D
11.错误
12.正确
13.正确
14.×
15.×
16.(1)②③⑤
(2) Si、N 3:2
化合反应
17.(1)微粒在不断运动
(2)糖类
(3)③④
18. 元素 鸡蛋 维生素 C2H5OH
19. 花生油 乳化
20.(1) B C A D
(2) 天然气 风能
(3)D
21. 电 隔离可燃物 氢氧化钙 糖类 B
22. B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5.8 2 偏大 偏大 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粉末 18 将炼铁尾气中的和CO收集、分离、再利用(合理均可)
23. 氢、氧(或H、O) 肥皂水 用淘米水浇花 0.94% 温室效应增强 天然气 酸雨 13.8 1: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