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四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半期考试
生物学科试卷A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0年9月21日,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 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宣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
C.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2.下图为某双子叶植物顶端优势示意图。下列针对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植物放入太空舱中,其不再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B.植物的侧芽如b也能产生生长素
C.双子叶植物的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D.打顶后,首先解除顶端优势,发育成侧枝的是a
3.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同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使植被被破坏,其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
A.a→b B.a→c
C.b→d D.c→d
5.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吞噬细胞
6.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7.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鳙鱼生活在中层,以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为食;浮游动物A以水表层浮游植物B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鳙鱼的食物来源不同,鳙鱼所处的营养级不变
B.鳙鱼和浮游植物B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C.捕捞小型野杂食鱼和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鳙鱼的产量
D.该池塘中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8.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液体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9.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10.中国女排是一支顽强拼搏的具有突出成绩的冠军队伍,女子排球是一项高强度体育运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女排运动员扣球过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比赛中女排运动员会大量出汗主要是下丘脑参与的体温调节活动,应及时补充淡盐水
C.比赛一段时间后运动员体温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女排运动员感到疲劳仍能坚持打完比赛,离不开大脑皮层的控制作用
11.失温症是指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体温下降幅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寒冷是引发失温症的主要原因,夏季运动不会发生失温现象
B.成人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所致
C.重度失温时,人意识模糊感到热,此时皮肤毛细血管中血流量上升
D.轻度和中度失温时,可通过加大运动量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12.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胰岛素含量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16分)
13.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1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和内环境
B.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不仅有③的作用,还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C.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②中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5.某研究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3)对建兰开花的影响,T1、T2、T3为100、200、300mg/L6-BA处理组,T4、T5、T6为25、50、100mg/LGA3处理组,CK为空白对照组,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所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初花期为相应处理后第一朵花的开花时间,单箭花朵数是指每个花箭上开的花朵数。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4组与T2组对建兰开花的初花期影响效果显著不同
B.用100mg/L6-BA与25mg/LGA3共同处理,建兰初花期最长
C.实验结果显示建兰开花的初花期越长,单箭花朵数越少
D.图示结果不能说明6-BA和GA3对建兰单箭花朵数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1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的生物会利用不同的策略来生存和繁衍,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r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扩散能力强,有较高的生殖率,以“量”取胜,如昆虫和杂草;K对策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扩散能力弱,生殖率低,但有较高的竞争力,以“质”立足,如乔木和大型肉食动物。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 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又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C.在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不可能为负值
D.K对策生物的稳定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三、综合题
17.(10分)如图所示是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 mol/L~10-1 mol/L,从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效果来看,表现出____________特点。
(4)曲线DB段(对茎来说)表示___________。
18.(14分)“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 ________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 ______ ,其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3)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决定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_____ 。
(4)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 _ ___ (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与禁牧使得该山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______ (填“变快”或“变慢"),这说明人类活动 _____ 。
19.(16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典型症状是发热(高于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回到调定点水平。图为正常人体感染病毒发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人体的 SARS-CoV-2的特定蛋白可作为___诱导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进而对病原体产生免疫力。
(2)体温调节的“恒温器”位于___中,SARS-CoV-2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___(填“升高”或“降低”);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___调节特点。
(3)体温持续维持在38.5℃时,人体产热量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时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
20.(10分)下表为某淡水养殖基地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能量分析
有机物投放 X 流向下一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第一营养级 0 30.6 12.4 5.1 51.9
第二营养级 3.5 3.8 2.1 Y 9.2
第三营养级 5.5 2.2 0 0.2 5.2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和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调查该基地某种鱼类的种群密通常采用__法。因为环境中资源和空间是______ 的,所以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__型曲线。
(3)研究发,第—营养级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衣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第二、三营养级中的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的能力。
(4)分析表中数据,X是指_____,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___的特点。
(5)表中的数据Y应为_____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
21.(10分)下图表示血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对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以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使细胞内的______过程加强,同时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此时胰岛B细胞的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
(2)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ATP在胰岛B细胞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3)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质膜上______的数量,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内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米格列奈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其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途径如下图所示。
米格列奈钙主要通过两种作用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第一种途径是与胰岛B细胞质膜上的______结合,关闭KATP通道,引起Ca2+内流,导致囊泡脱颗粒,胰岛素释放:第二种途径则是进入胰岛B细胞,与RyR结合,激活______,从而释放Ca2+,导致囊泡脱颗粒,胰岛素释放。
(5)阿卡波糖也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它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结构类似寡糖(2~10个单糖组成的低聚糖),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也不能被吸收。下列关于阿卡波糖的作用机理和用法的推测正确的有______(选填序号)。
①阿卡波糖可与食物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寡糖结合,抑制其分解
②阿卡波糖可与消化道中分解寡糖的酶结合,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③应该在餐前服用阿卡波糖,若在餐后服用会效果欠佳或无效
④应该在餐后服用阿卡波糖,若在餐前服用会效果欠佳或无效
参考答案
1-10 BACDD DAAAC 11-12 CD 13.AB 14.ABC 15.ABC 16.ABD
17.(1) 10-8 抑制生长
(2)对生长无影响(即不促进也不抑制)
(3)促进生长
(4) 不同 不同
(5)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6)当超过一定浓度时,随浓度增高生长素(如IAA)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7)相同
18. 物种组成 次生演替 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光照 食物条件 提前 变快 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19.(1) 抗原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2) 下丘脑 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分级
(3) 等于 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20.(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标志重捕 有限 S
(3) 垂直 阳光等环境资源
(4)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逐级递减
(5) 0.8 12.4%
21.(1) 协助扩散 有氧呼吸 内正外负
(2) 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作为信使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 GLUT4 葡萄糖合成糖原,转化成氨基酸、甘油三酯
(4) SUR1 内质网
(5)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