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6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1 22: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导入新课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
工业文明
农耕文明
vs
历史解释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1.史料实证:结合课本及材料,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历史解释:结合课本及材料,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与特征。
3.时空观念:结合图表,明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其呈现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时间、空间观念。
4.唯物史观:结合材料,并通过比较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念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家国情怀:认识近代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60s-90s的洋务运动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近代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建立,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开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
产生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
地点:东南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初步发展(19c90s)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表现: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车间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张謇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苑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等。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016年,以张謇命名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张謇”号首航。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根据材料及教材找出“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约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约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二 一战期间(1914-1918)帝国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品数额变化简表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短暂春天”
{C083E6E3-FA7D-4D7B-A595-EF9225AFEA82}年份
利润
1899
4万两
1902
24万两
1905
59万两
1908
26万两
1911
24万两
{C083E6E3-FA7D-4D7B-A595-EF9225AFEA82}1914
40万两
1917
87万两
1920
215万两
1923
-33万两
1926
-7万两
材料1 1919年3月9日《通海新报》:“朔自欧战以来,印、美之棉花不能东运,致纱价飞腾,有不可遏制之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年份
厂家数
资本数额(元)
1911年
40多家
600多万
1919年
120多家
4500万
材料2: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状况表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期间(1914-1918)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内因
外因
(2)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项目
1914年前
1914年后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纱锭数目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缫丝厂数目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
40多家
120多家
1914到1919年我国面粉出口情况
论从史出
材料一:从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对中国经济压迫加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占据的中央银行大金库。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材料二:
材料三:“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蒋介石与宋美龄
陈果夫与陈立夫
宋子文
孔祥熙
可是好景不长萧条到来了,为什么?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③抗战胜利后,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合作探究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4.逐渐萧条(1919-1949)
(1)原因: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2)表现:或被吞并,或被毁坏,生存环境恶劣。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阶段
时间
原因
产生
初步发展
掀起热潮
短暂的春天
再度受挫
著名实业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的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一战期间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后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实业救国)、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 。
辛亥革命后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纺织业
面粉业
材料二: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重图
材料三: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分布
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启示
1.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艰难曲折比较落后
原因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直接原因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决定的
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
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早期电报机
最早是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官商通报,后来又出现了无线电报,主要是用于军事目的。
早期的手摇电话机,摇动的是一台小直流发动机。主要供个别达官贵人和外国人使用。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变交通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1864年1月,徐寿华和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新式交通工具
旧式交通工具
VS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交通工具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轮船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电车
汽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1.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意义: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9世纪70年代以后
火车
早期电报机
史料实证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
(3)影响: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方面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废缠足
民国女生不缠足
②劝禁女子缠足
清朝官服
长袍马褂
清代旗袍
易服饰
20年代初期旗袍样式
20年代中期的样式
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20年代末期旗袍样式
传统旗袍
上衣下裙
中国的旗袍走向世界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3)社会礼节方面:


作揖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握手
史料实证
民国时期上海西餐厅
(4)饮食、娱乐、婚丧方面崇洋逐新
西餐
洋酒
变婚丧: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
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2)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1)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晚清时期的移风易俗一方面受到外来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内部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驱动,……西方的生活方式植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而中国内部新兴的进步力量源于本国内部新兴的资本主义因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内部新兴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努力,无不反映小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同传统的封建经济的冲击。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自然科学及技术的进步和引入;
2,西方文明的传播和影响;
3,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冲击;
4,新的社会制度的推广;
发展: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后,掀起热潮
:一战期间
一战以后,艰难挣扎
先天畸形(受“三座大山”压迫)
后天不足(工业发展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
民族资本主义
凋敝:
特点:
近代的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兴起:洋务运动的促进、外国资本的冲击、“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一定时期的文化也会反映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
交通通信:出行易,交通便
生活习俗:剪辫子,禁缠足,废跪拜,改称谓
饮食服饰等:吃西餐、易旧服、尚西潮
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课堂小结
1.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 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他提出的口号是 (  )
A.“实业救国” B.“曲线救国” C.“教育救国” D.“抗日救国”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