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121.知道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2.理解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成因及特点。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4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及成因
(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 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 、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组合物质52.陆地自然带
(1)形成过程:6(2)名称及分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73.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包括 分异规律和 分异规律。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垂直地域纬线东西热量南北水分平行递减8 2.垂直地域分异
(1)概念:地表景观随 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成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 变化。
(3)分异规律:
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 。
3.非地带性现象
(1)影响因素: 、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2)表现: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3)举例: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南纬3°~30°之间狭长荒漠带的形成原因: 及 的阻挡。高度垂直丰富海陆分布不相吻合秘鲁寒流安第斯山脉9 一、教材P58图3-1-2探究
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大致一一
对应。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为什么不完全吻合?
提示:自然带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二者的范围并不完全吻合。10 二、教材P61图3-1-10探究
3.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与该山所处纬度有何关系?
提示:基带与水平带一致,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完整。
4.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
提示:北坡海拔较高,不具有森林带所需的水热条件。
5.为何南坡的积雪冰川位置低于北坡?
提示:南坡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多,在重力作用下积雪冰川下滑较多。
6.为何南坡带谱较完整?
提示:南坡所处纬度较低,且海拔较高,因此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大。11 三、热点探究
2012年2月13日至18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问自东向西共有三站,分别是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中央大平原的艾奥瓦洲和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
7.习近平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
提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1213 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比较所示:141516 高、中、低纬度地区地域分异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
(1)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17 (2)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广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18[例1] (2010·天津高考)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题。19 (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2)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20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图像判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由O到a,热量和水分均增多,A、B表述不全面;由O到b,热量减少,所处纬度应越来越高,降水量越来越少,C错D对。第(2)题,本题考查非洲气候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乙可知,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答案] (1)D (2)B211.甲、乙两图分别为“沿某条经线和纬线绘制的部分地形剖
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22(1)甲图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 (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乙图中的图例 依次表示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23解析:第(1)题,甲图在非洲大陆,自然带大体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属于以热量为主导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第(2)题,乙图中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1)B (2)C24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25 2.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26 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27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28 1.雪线的分布高度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29 全球雪线位置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这是因为赤道地区降水量比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大得多,而温度差别不大,因此,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低。30 [例2]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31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山地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珠穆朗玛峰南坡的相对高度大,且南坡的纬度低,因此,南坡山麓和山顶之间的水热差异显著,故该坡的自然带丰富。
[答案] A322.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
图回答(1)~(3)题。
(1)图中代表阳坡的是 ( )
A.甲A 乙C B.甲A 乙D
C.甲B 乙C D.甲B 乙D33(2)乙图中D坡自然带谱复杂的原因是 ( )
A.纬度低,海拔高 B.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C.纬度低,降水少 D.纬度低,降水多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高度较低,主
要原因是 ( )
A.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B.甲山纬度较高,降水较少
C.甲山纬度较高,背风坡温度高
D.位于甲山背风坡,降水较少34解析:第(1)题,根据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阳坡海拔较阴坡高判断,A、D为阳坡。第(2)题,影响自然带谱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山体海拔及山体相对高度。第(3)题,影响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低。
答案:(1)B (2)B (3)A35 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
“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363738[例3]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 )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 D.①⑥两地39 (2)①③⑤三地气候 (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解析] 第(1)题,①地由于海拔高(东非高原)形成热带疏林草原带,而不是热带雨林带;⑥地由于受暖流、地形(山地迎风坡)的影响而形成热带雨林带。第(2)题,①③⑤都属于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但成因不同。
[答案] (1)D (2)A403.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 )
A.地带性现象
B.受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C.非地带性现象
D.受经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解析:沙漠地区由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形成了绿洲,这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