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0: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北京的春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从而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导入
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品读课文
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正月十九结束。
品读课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老规矩”说明腊月初旬开始过春节是老北京人流传下来的习俗,由来已久。
品读课文
找出文中的时间词,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组织全文的。

时间顺序
品读课文
腊月初旬
腊八
除夕
小年
正年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品读课文
时间 给你的印象 风俗习惯 详写、略写
腊八 忙碌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详写
腊月初九到二十三 忙碌 买杂办、炮竹、玩意、年货 略写
腊月二十三 热闹 过小年、放鞭炮、 吃糖 略写
过了二十三 忙碌 大扫除、 准备充足食物 略写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品读课文
除夕 热闹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出团圆饭、守岁 详写
正月初一 悠闲、快乐 男人拜年、女人拜客、逛庙会 详写
初六 悠闲 铺户开门 略写
元宵 热闹 看花灯、吃元宵 详写
正月十九 不舍 结束 略写
时间顺序
年前
过年
年后
第一部分(1—7):人们为过年做的准备。
第二部分(8):除夕热闹场景。
第三部分(9—11):元旦到正月十五前的活动。
第四部分(12—13):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第五部分(14):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理清脉络
品读课文
画面一:腊八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品读课文
画面一:腊八
突出表现腊八粥里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粥材料丰富
品读课文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
详细罗列三件事,过年是孩子最盼望的事——欢喜、期盼。
第一件事
买杂拌儿
第二件事
买爆竹
第三件事
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画面二:除夕
本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
除夕真热闹。
春节的第一个高潮
品读课文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除夕热闹的气氛?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
鞭炮声日夜不绝
画面三:初一
品读课文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指除夕的状况与初一的状况完全不同——除夕“闹”,初一“静”。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
品读课文
体会初一与除夕的不同。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
品读课文
男人们
女人们
孩子们
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在家接待客人
逛庙会、骑毛驴、买玩具
品读课文
画面四:元宵节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又”字承接上文,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关键字体会元宵节的欢乐。
品读课文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排比
场面壮观
气氛热闹
品读课文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
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
品读课文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11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
详写:
略写:
其过小年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品读课文
照北京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时间过得快
花灯逐渐减少,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
恋恋不舍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买杂拌儿
买爆竹
麦芽糖
江米糖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后延伸
课堂练习
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们准备过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
这难道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