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0: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寒 食》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习任务一
激趣导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你猜一猜下面所说的古诗或者词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场景?
清明节
激趣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请你猜一猜下面所说的古诗或者词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场景?
中秋节
激趣导入
你知道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是什么节日吗?
寒食节
学习《寒食》
学习任务二
理解诗题
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有禁火习俗、取新火习俗、“改火”习俗。
理解诗题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
了解作者
韩翃(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朗读古诗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hóu
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指春天的京城。
皇城里的柳树。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食节里皇城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指宫中传赐新火。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想象画面
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画面。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花园。园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影无形的,我们只能从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斜”字也是在间接写风。
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这句诗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是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肯定的语气,有力地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郁。
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这句诗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诗中的“飞”字极富动感,不仅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措辞之精当。“飞花”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
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这句诗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人说“一字值千金”,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得益于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在于一个“飞”字。
想象画面
《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
明意悟情
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
不满,轻蔑
明意悟情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何深意?
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明意悟情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食节里,全城处处飘飞着落花,皇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拂。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寒食》描写的是唐代寒食节的习俗: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课堂小结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默写《寒食》。
练笔:发挥想象,把《寒食》写成一篇优美的小短文。
自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