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检测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检测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2 17: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Zn、Fe粉、CuO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将m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剩余ng固体可能由铁和组成
2.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铁的生锈 C.活性炭吸附色素 D.石油分馏
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
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检验氢气纯度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过滤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6.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
A.大理石――SiO2 B.赤铁矿――Fe2O3
C.铝土矿――Al2O3 D.辉铜矿――Cu2S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的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B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A.A B.B C.C D.D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铝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生锈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1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
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9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4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
A.Zn﹣Cu合金 B.Zn﹣Fe 合金 C.Fe﹣Al合金 D.Fe﹣Cu合金
12.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的内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铁杵成针 B.蜡炬成灰 C.烈火真金 D.海枯石烂
二、简答题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看,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可推断出氧气是由________组成;
(3)“见著知微”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①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迅速扩散,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
②将铜丝深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蓝色,铜丝表面出现银的白色,推断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组成H2O和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可以推断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试写出实验室分解H2O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4.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金属资源的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铁与_____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答一点)
三、推断题
15.从ZnSO4、CuSO4和FeSO4的混合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加入锌后,写出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体现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____(选填“强”或“弱”)。
②操作a后的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生成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
16.图中A~H都是同学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 且B、F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
(2)在反应③中物质E在反应中体现______性;
(3)反应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
17.建立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已知A、B、C、D、E是五种常见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其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分析辨识,解决问题:
(1)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3)A、B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18.同学们在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磷燃烧逸出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想对实验进行改进。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钢丝绒生锈可以缓慢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不消耗其他气体。
②醋酸溶液润洗钢丝绒,会加快钢丝绒生锈速率。
实验目的:探究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条件。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Ⅰ:探究钢丝绒质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 不同质量的 2 号钢丝绒浸泡在1.2%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出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测量及计算数据如下:
表1 不同钢丝绒质量的实验效果
2号钢丝绒质量/g 1.5 2.0 2.5 3.0 3.5 4.0 4.5
耗尽氧气时间/s 2500 1800 1700 1200 1200 1200 1200
实验Ⅱ:探究钢丝绒型号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3种不同型号的钢丝绒各3.0g,浸泡在1.2%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出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测量及计算数据如下:
表2 不同钢丝绒型号的实验效果
钢丝绒型号 1 2 3
耗尽氧气时间/s 1000 1200 2000
实验Ⅲ:探究醋酸溶液的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3.0g 2 号钢丝绒浸泡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干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
表3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实验效果
醋酸溶液浓度/% 0.6 1.2 1.8 2.4 3
耗尽氧气时间/s 2000 1200 1200 1200 1200
分析与讨论:
(2)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Ⅱ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若要采用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达到最快的效果,所用钢丝绒质量最小、醋酸浓度最小的数值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钢丝绒生锈法与磷燃烧实验相比较,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如果要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9.实验室开放日,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活动。
活动一:比较Mg、Zn、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甲试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丙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Mg>Zn>Cu>Ag,则丁试管中的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活动二: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烧瓶内注入20mL 10%的稀硫酸,将打磨后足量镁片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如下图),点击采集得到如图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
(4)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曲线在40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把足量镁片换成足量锌片,同样与20mL 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两者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 (填字母)。
A.镁比锌生成的多 B.锌比镁生成的多 C.一样多
五、计算题
20.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份此黄铜样品各20g,向每份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提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20 40 60 8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18.2 16.4 14.6 13.5 m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计算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硫酸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体积0~100mL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
21.工业上,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物质一起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得到生铁。
(1)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和石灰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 。
(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B 6.A 7.C 8.C 9.D 10.D 11.C 12.A
13. 离子 氧元素 不断运动 Cu+2AgNO3=Cu(NO3)2+2Ag 2H2O22H2O+O2↑
14. 氧气和水蒸气 刷漆或涂油 寻找金属替代品
15. 过滤 弱 Fe、Cu H2
16. CuO 还原 置换
17.(1)3CO+ Fe2O32Fe +3CO2或4CO+ Fe3O43Fe +4CO2
(2) 3Fe+2O2Fe3O4(或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化合反应(或置换反应)
(3)分子构成不同
18. 与氧气和水接触 探究钢丝绒质量对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消耗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1号钢丝绒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消耗最快 3.0g、用1.2%醋酸溶液 加入其他催化剂(提高温度、增加醋酸溶液浸泡钢丝绒的时间等)
19.(1)比较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锌和硫酸铜(合理即可)
(4)
(5)镁与硫酸反应放热,在40s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6)C
20.(1)
(2) 13.5 32.5%
(3)9.8g
解:设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答: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
(4)
21.(1)焦炭(2)35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