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温故知新
经济大危机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德、日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1929--1933
面对经济危机,同期的德国、意大利、日本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对世界产生哪些影响?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学习目标
1、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2、知道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掌握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及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
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侵略、战争的代名词。
法西斯专政是指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独裁专制(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
3.军国主义(崇拜战争,崇拜武力)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法西斯是什么意思?
自主学习
国别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时间(建立标志)
头目
政党或组织
建立标志
暴行
影响
特点 对内: 对外:
国别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建立标志时间
头目
政党或组织
建立标志
暴行
影响
特点 对内: 对外: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经济大危机后
经济大危机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广田弘毅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出任总理
广田弘毅组阁
入侵、吞并埃塞俄比亚
对内:国会纵火案焚书、迫害犹太人、扩军备战;对外: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专制独裁
侵略扩张
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政权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背景(原因)
材料一: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材料二:1916年,意大利全国各地举行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55.4万人;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加浩大,全国举行罢工2070次,参加者猛增至231.4万人。 ——《世界金融五百年》
材料三:意大利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
工农运动高涨
政治混乱
1.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2.建立者
墨索里尼
3.建立时间及标志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4.统治措施(内外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唯一一个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建立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一战后过分压制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不满;
②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国家 工业生产 对外贸易 失业人数 罢工次数
德国 下降40% 缩减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日本 下降32.5% 缩减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下降331% 100万
1.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原因)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场战争结束之后.....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你们或许要说:希特勒先生,我需要一个工作,一块面包........只要那些法国人、英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我们地尊严就不存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只有这理想!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我们有拒绝执行它的决心和理由!.....我们以自由的名义团结起来!为一个新的、公平的世界而战!我们为人人有工作而战!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德国人的土地而战!...“我的同胞们,德国和德国人民万岁!自由,万岁!”
----希特勒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希特勒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01
02
03
04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反动统治:
(1)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2)逮捕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
(3)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4) 迫害犹太人(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被迫流亡美国) ;
对内政策
犹太店主注视着“水晶之夜”后自己商店的惨状。
“国会纵火案”
纳粹焚书
犹太人被要求佩戴歧视性的黄星标志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的有轨电车
德国法西斯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
1940——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纳粹分子杀害,其中有100多万犹太人在这里遇害。
进入焚尸炉前死难者留下的鞋子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但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巨大的焚尸炉
二战期间,2/3欧洲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屠杀,
约600万人,包括150万儿童。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反动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
②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③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④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⑤1939年,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德国
莱茵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德国法西斯的扩张(1938年-1939年3月)
材料1:“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2: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3、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
5.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⑴对内:
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独裁统治)
⑵对外:
侵略扩张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策划华北事变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加紧扩充军备,制定《国策基准》
1937年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柏林
轴心国
罗马
东京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法西斯集团建立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
内外政策相同: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想称霸世界
不同点
①建立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一战后建立;德日是在经济大危机后建立的。
②德意建立了法西斯政党(德国纳粹党;意大利法西斯党),而日本没有(日本是军部法西斯专政)
③方式不同:德国经过宣传、竞选逐步建立起来,而意大利、日本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建立起来的。
课堂小结
国别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建立标志时间
头目
政党或组织
建立标志
暴行
影响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经济大危机后
经济大危机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广田弘毅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出任总理
广田弘毅组阁
入侵、吞并埃塞俄比亚
对内:国会纵火案焚书、迫害犹太人、扩军备战;对外: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政权
课堂练习
1.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其他法西斯的主要特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对内独裁统治C.不断创造政变和兵变 D.以军部为核心力量2.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 “新政不但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这里的“新政”是
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