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26.宝葫芦的秘密
【设计简说】
1.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一小部分。本文讲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2.学情分析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艺术,它教育儿童绝非以谆谆教诲为能
事,而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宝葫芦的秘密》紧紧地抓住儿童的心理,以谈笑自若的方式去譬喻、劝告或讽刺,让小读者在兴趣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故事本身来辨明是非美丑。故事中丰富的幻想和离奇的情节极具童趣。而四年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相信很多同学有读过《宝葫芦的秘密》。对于本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会认“妖”等8个生字,会写“介”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联系生活,说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的形象。
4.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说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的形象。
2.教学难点: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前准备】
1.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宝葫芦”板贴,并设计《宝葫芦的秘密》导学单。
2.学习准备:学生课前按照“六星法”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联系生活,想象。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
1.会认“妖”等8个生字,会写“介”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阅读了很多课外书了,最近你在读什么书呢?
2.出示书本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是这本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开端。”
3.介绍作者张天翼。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关注作者。《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对于张天翼,你了解多少呢?”
“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宝葫芦的世界,探究它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直接揭示课题。同时通过观察书的封面提取信息,锻炼学生的观察、提取、概况能力。且学会关注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文体。】
二、初触故事,识记生字
1.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指名读生字。
(1)“矩”单字读第三声,在词语“规矩”中念轻声;
①“规矩”是什么意思?(本义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②“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奶奶让王葆做什么,就得先讲一个故事。)
③“你还了解哪些规矩?”(课堂上要发言必须先举手,这是上课的规矩;写完作业,我能看会电视,这是我和妈妈的规矩。)
(2)强调多音字“冲”。文中表示“向着、对着”的意思,读第四声。
3.朗读课文片段。
(1)“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随文识字“劈面”:迎面。
(2)“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指导书写“舔”:需要用舌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部分上面是天,下面是小加一点,注意两点并排写,一小又一大。
【设计意图:借助字词本义、文中指代、联系生活层层递进和运用,将枯燥的认读生字词,掌握字词意思变得趣味十足。】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填空:
课文的主人公是(王葆)。
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
结果(王葆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2.用概括性的语言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
王葆对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4):王葆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5~17):奶奶给王葆讲了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8~21):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内容填空、复述故事、划分课文等环节,在了解故事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究其原因,初识王葆
1.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聚焦课文18~21自然段,划出相关词句。
2.汇报交流。
(1)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王葆不爱动脑筋)
如果是你遇到算术题不会列式子,你会怎么办?王葆是怎么做的?带着感受读一读。
(2)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王葆好胜心强,带着感受读一读。)
指导书写“瘦”:半包围结构,先写外面的病字头,再写里面的“叟”。
(3)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省略号表示王葆对宝葫芦还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和渴望。)
3.想象。
王葆在做算术题发愣时想到宝葫芦,在种向日葵比赛中输给同学时想到宝葫芦,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又想到宝葫芦。王葆还会在哪些情况下想到宝葫芦呢?
4.小结:这么神奇的宝葫芦,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你们想不想要这样一个宝葫芦?(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迫切心情,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说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的形象,借助“自己想不想要宝葫芦”更有代入感。】
五、总结全文,引发期待
1.为什么王葆一遇到难题就想得到宝葫芦呢?这与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息息相关。奶奶到底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布置作业:创编故事。(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设计意图:为继续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做好铺垫,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从而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