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实验专题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变量分析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
[实验归纳]
1.实验设计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实验变量)以外,应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如生物材料相同(大小、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实验器具相同(型号、洁净程度等)、实验试剂相同(用量、浓度、使用方法等)和条件相同(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振荡等)。
(2)对照原则:应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以便减小实验误差。
(3)平行重复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须对所做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以获得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三类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析
3.教材中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温度(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pH(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 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氧气的有无 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有无酒精产生(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
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长度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时间 酵母菌种群数量 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
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演替 时间 群落的变化 水族箱的培养条件和环境等
【典例】如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有关实验方案。据表分析,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mL 2 - 2 - 2 -
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mL - 2 - 2 - 2
质量分数为2%的α-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1 1
反应温度/℃ 0 0 X X 100 100
检测试剂Y/滴 2 2 2 2 2 2
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检测试剂Y可为碘液或斐林试剂
B.①②两组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若X、Y设置正确,则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若X、Y设置正确,则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答案】D
【解析】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③④(③④两组的温度适宜)验证酶的专一性;另一个目的是通过①③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若Y为碘液,蔗糖无论水解与否,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无法判断淀粉酶是否将蔗糖水解,A错误;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①②两组实验的温度不是适宜温度,此温度下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以不能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B错误;α-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②④⑥三组实验不能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C错误;本实验中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等都是无关变量,D正确。
解题指导
本实验有多个分组,且题干文字中没有关于该实验目的的叙述,所以首先要确定实验目的,从加入的底物是两种而酶只有一种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验证酶的专一性;从实验温度可知,该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验证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明确实验目的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实验的变量,再根据实验的相关原则分析每个选项。
[高考试练]
1.(2021年山东菏泽模拟)为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淀粉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并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实验不宜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反应时间和pH等
C.各组实验结果表明,酶A的活性均高于酶B的活性
D.为了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可在30~50 ℃之间设置系列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而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故不宜采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A正确;该实验用到不同的酶且有不同的温度,故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反应时间和pH等,B正确;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加入酶A的实验组的淀粉剩余量均多于加入酶B的实验组,说明酶A的活性均低于酶B,C错误;由图知,40 ℃时酶B活性最高,因此可在30~50 ℃之间设置系列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D正确。
2.(2021年湖南长沙市宁乡市一中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的某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
B.pH为9时淀粉酶的活性与pH为3时相等
C.将pH由13调为7,该淀粉酶的活性不会改变
D.将底物和酶换成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图相同
【答案】C
【解析】pH为13时,淀粉的剩余量为1,说明此时淀粉酶已经失活,A错误;pH为3时,淀粉的剩余量是酸和淀粉酶共同催化的结果,因此pH为9时淀粉酶的活性大于pH为3时,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pH为13时,淀粉酶已失活,将pH由13调为7后,淀粉酶的活性不会恢复,淀粉含量不会明显减少,C正确;不同酶的最适pH不一定相同,且酸性条件下不会使过氧化氢分解,所以将底物和酶换成过氧化氢和过氯化氢酶,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图不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