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实验专题2 实验方案的补充和完善(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实验专题2 实验方案的补充和完善(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3 22: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实验专题2 实验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
[实验归纳]
1.实验材料用具的评价角度和改进技巧
(1)材料用具是否恰当。明确实验原理,分析所给的材料用具应具备的条件(浓度、规格等)。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不能用0.5 g/mL的蔗糖溶液。
(2)是否遗漏重要的实验用具。分析处理操作对象、观察现象时,所用到的重要用具,仔细检查在所给用具中是否存在。如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不能缺少显微镜。
(3)药剂选择使用和用量是否准确。根据所学实验要求合理选择、使用,做到用量准确。
(4)材料用具是否充分利用。思考所给材料用具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
2.实验步骤的评价角度和改进技巧
(1)步骤是否完整,是否设置对照实验。若没有,应依据实验目的、原理,确定设置的对照类型,进行补充。
(2)步骤是否合理,操作步骤是否颠倒。应依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调换。如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A液(NaOH)和B液(CuSO4溶液)滴加顺序不能颠倒。
(3)操作是否违反生物学原理。若违反,应进行纠正。如在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4)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如pH、加入底物的量等)完全一致。
(5)实验条件是否正确。如分析实验是否需要搅拌、加热,实验所需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
3.实验结果的评价角度和改进技巧
(1)实验结果的种类是否符合实验的类型。验证性实验只有一种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要分类讨论。
(2)实验结果出现科学性错误。应根据实验原理和过程,联系教材相关知识,推导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如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结果写成蓝色。
(3)因果关系倒置。要学会表达,表达的模式是根据实验结果(现象),推导出实验结论。
【典例】(2020年甘肃临夏中学期末)据《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链脲佐菌素(STZ)、蒸馏水、溶解STZ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血糖测定仪等。(注:①大鼠全部用于实验,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②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
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1)随机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大鼠40只,禁食12 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5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射48 h后,凡血糖浓度高于13 mmol·L-1,尿中出现糖,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者为糖尿病大鼠模型,留下备用。小鼠体内与血糖上升相关的激素有肾上腺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增加可以__________胰岛素的分泌。
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
(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
(2)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3)对丙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 mL桑叶提取液,连续灌喂4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4)4周后,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1) 给药4周后/(mmol·L-1)
? 10 3.85±1.28 3.94±2.20
? 10 18.62±3.08 10.12±2.65
? 10 19.46±3.98 19.00±2.70
实验结论:桑叶提取液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作用明显,但其不能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
【答案】实验一:(1)生理状态相同 等量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 (2)出现多饮、多食、多尿 胰高血糖素 促进 实验二:(3)桑叶提取液的生理盐水溶液2 mL·d-1,连续灌喂4周 (4)检测三组的血糖浓度 甲、丙、乙
【解析】实验一:(1)随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大鼠40只,禁食12 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5 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其目的是破坏胰岛B细胞,使其患上糖尿病;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等量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2)由于A组破坏了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结果是A组大鼠的血糖浓度高于B组。注射48 h后,凡血糖浓度高于13 mmol·L-1,出现尿糖,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小鼠体内与血糖上升相关的激素有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后者的增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实验二:(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2)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3)丙组作为实验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的生理盐水溶液2 mL·d-1,连续灌喂4周;甲组和乙组作为对照组,每只大鼠灌喂生理盐水2 mL·d-1,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4)4周后,检测三组的血糖浓度,如下表。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图示的结果应该为甲、丙、乙。本实验的结论为桑叶提取液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作用明显,但不能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
解题指导
生物实验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设计实验的一般步骤主要有:确定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确定方法步骤(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高考试练]
研究发现,运动会诱导细胞产生一种叫鸢尾素的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皮下脂肪,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敏感性高低与PI3K的含量呈正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内,鸢尾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与其他动物激素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2型糖尿病是由于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浓度过高。研究又发现,青砖茶水提取物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患者病情。科研人员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步骤: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Ⅱ型糖尿病小鼠2只,分别编号为甲组、乙组,另取正常小鼠1只,编号为丙组;
b.给甲组灌胃适量的青砖茶水提取物,乙组、丙组分别灌胃蒸馏水;
c.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
请修正该实验方案中两点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皮下脂肪细胞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①甲、乙、丙三组实验小鼠应为多只;乙组、丙组应该分别灌胃与甲组等量的蒸馏水 ②甲组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高于乙组,但低于丙组
【解析】(1)鸢尾素作用于皮下脂肪,所以鸢尾素的靶细胞是皮下脂肪细胞;动物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答出一个特点即可)。(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①实验方案中不合理之处为:每个组小鼠只有一只;乙组和丙组灌的蒸馏水没有提及使用量;这两点操作修正如下:甲、乙、丙三组实验小鼠应为多只;乙组、丙组应该分别灌胃与甲组等量的蒸馏水。②青砖茶水提取物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缓解患者病情,因此预期实验结果为:甲组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高于乙组,但低于丙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