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实验专题3 植物激素调节实验探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实验专题3 植物激素调节实验探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3 22: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实验专题3 植物激素调节实验探究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
[实验归纳]
1.验证向光性相关原理的基本实验模型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末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①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模型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3.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
(1)原理:
4.“五步法”设计和完善植物激素类实验
【典例】(2021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组图表示了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历程,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图2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图3说明弯曲生长是尖端下部生成的物质且感受光刺激不均匀造成的
D.图4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正确;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1918年拜尔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1926年,温特揭示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高考试练]
1.(2021年厦门市湖滨中学期中)荷兰学者温特于1926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尖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答案】D 
【解析】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故D符合题意。
2.(2021年广东深圳宝安中学模拟)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协同关系,切取某种植物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进行无菌培养,分别培养至第1、8天,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用IAA处理时,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
B.B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
C.B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18倍
D.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协同关系,原因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IAA量较高
【答案】A 
【解析】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所以需要将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A错误;由B组数据可知,用GA3单独处理增长的长度为6.5-4=2.5(cm),而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增长长度为13-4=9(cm),所以联合处理增长的长度是GA3单独处理增长的长度的9÷2.5=3.6倍,B正确;由B组数据可知,用IAA单独处理增长长度是4.5-4=0.5(cm),根据B项的分析,联合处理增长的长度是IAA增长长度的9÷0.5=18倍,C正确;从A组数据中看出,GA3和IAA协同关系没有B组明显,可能是因为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IAA量较高,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