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配合物与超分子学案(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讲 配合物与超分子学案(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2 19:10:03

文档简介

专题1 配合物与超分子
Ⅰ.配合物
一、配合物
1.配位键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2)表示方法:配位键常用A→B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给予体,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叫接受体。
如:H3O+的结构式为;NH的结构式为。
2.配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2)形成举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滴加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Cu2++2NH3·H2O===Cu(OH)2↓+2NH
Cu(OH)2+4NH3===[Cu(NH3)4]2++2OH-
[Cu(NH3)4]2++SO+H2O[Cu(NH3)4]SO4·H2O↓
溶液颜色变红 Fe3++3SCN-=== Fe(SCN)3
续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入几滴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氨水振荡后沉淀消失 Ag++Cl-===AgCl↓,AgCl+2NH3===[Ag(NH3)2]++Cl-
(3)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图所示:
①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此时又叫中心离子),最常见的有过渡金属离子:Fe3+、Ag+、Cu2+、Zn2+等。
②配体:提供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如Cl-、NH3、H2O等。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3中的N原子,H2O中的O原子等。
③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如[Fe(CN)6]4-中Fe2+的配位数为6。
二、超分子
1.定义: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学生用书?第86页
2.超分子的实例
(1)将C60和C70的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杯酚”像个碗似的把C60装起来而不能装下C70;加入甲苯溶剂,甲苯将未装入碗里的C70溶解了,过滤后分离C70;再向不溶物中加入氯仿,氯仿溶解“杯酚”而将不溶解的C60释放出来并沉淀。
(2)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
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可有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
(3)超分子两个的重要特征——分子识别、自组装。
1.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体的是(  )
A.H2O       B.NH
C.NH3 D.SCN-
答案: B
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3 B.BF3、NH3
C.NH、H+ D.Co3+、CO
答案: C
3.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是6的是(  )
A.K2[Co(SCN)4] B.Fe(SCN)3
C.Na3[AlF6] D.[Cu(NH3)4]Cl2
答案: C
4.我国科学家制得了SiO2超分子纳米管,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与干冰的晶体结构相似
B.SiO2耐腐蚀,不与任何酸反应
C.该SiO2超分子纳米管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特征
D.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具有导电性
答案: C
5.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其常见的离子有Fe2+、Fe3+,其中Fe2+可用K3[Fe(CN)6](赤血盐)溶液检验。
(1)铁单质中化学键为________(填名称)。
(2)K3[Fe(CN)6]晶体中各种微粒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答案: (1)金属键  (2)bcd
一、认识配位键及配位化合物
在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那么,氧气和血红蛋白是怎样结合的呢?载氧前,血红蛋白中Fe2+与卟啉环中的四个氮原子和蛋白质链上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均通过配位键相连(图1)。此时,Fe2+没有嵌入卟啉环平面,而是位于其上方约0.08 nm处[图2(a)]。载氧后,氧分子通过配位键与Fe2+连接,使Fe2+滑入卟啉环中[图2(b)]。
学生用书?第87页
1.NH3和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试分析提供孤电子对、空轨道的分别是哪种原子?你能写出NH3·BF3的结构式吗?
提示: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B原子提供空轨道,NH3·BF3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2.根据生活常识分析CO 、氧气分别与Fe2+结合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强弱。
提示:一氧化碳能导致人体因缺氧而中毒,说明一氧化碳能通过配位键与血红蛋白中的Fe2+结合,并且结合能力比氧气与Fe2+的结合能力强得多。
3.配合物[Cu(NH3)4]SO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哪些?
提示:[Cu(NH3)4]SO4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4.配制银氨溶液时,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为什么?
提示:因为氨水呈弱碱性,滴入AgNO3溶液中,会形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时,NH3分子与Ag+形成[Ag(NH3)2]+配合离子,配合离子很稳定,会使AgOH逐渐溶解,反应过程如下: Ag++NH3·H2O===AgOH↓+NH,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1.理解配位键
(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①成键原子一方能提供孤电子对。如分子有NH3、H2O、HF、CO等;离子有Cl-、OH-、CN-、SCN-等。
②成键原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如H+、Al3+、B及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
(2)配位键同样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配合物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溶解性的影响: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依次溶于含过量Cl-、Br-、I-、CN-和氨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
(2)颜色的改变: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颜色常发生变化,根据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如Fe3+与SCN-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数为1~6的配离子,这种配离子的颜色是红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nSCN-===[Fe(SCN)n]3-n(n=1~6)。
(3)稳定性增强: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O2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
1.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微粒间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答案: 形成配位键的一方能够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具有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
2.(1)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AlF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解析: (1)Ni2+与NH3之间形成共价键时Ni2+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2)CaF2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F2(s)Ca2+(aq)+2F-(aq),溶液中的F-与Al3+形成配位离子[AlF6]3-,使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CaF2溶解。(3)H2O分子中的O原子有孤对电子,能与Cr3+形成配位键。
答案: (1)配位键 N (2)3CaF2+Al3+===3Ca2++[AlF6]3- (3)O
学生用书?第88页
Ⅱ.超分子
1.冠醚与碱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属于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还是分子间作用力?
提示:共价键。
2.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得到的晶体里还有什么粒子,这类晶体是离子晶体、共价晶体还是分子晶体?
提示:阴离子,离子晶体。
1.冠醚不能识别下列哪种离子?(  )
A.Ca2+   B.Na+   
C.Li+    D.K+
A [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随环的大小结合不同的碱金属离子。]
2.利用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进行“分子识别”,实现分子分离,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如图表示用“杯酚”对C60和C70进行分离的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70能溶于甲苯,C60不溶于甲苯
B.C60能与“杯酚”形成超分子
C.C70不能与“杯酚”形成超分子
D.“杯酚”能够循环使用
A [由题图可知,C60能够与“杯酚”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而C70不能,C60与“杯酚”形成的超分子不能溶于甲苯,但不能证明C60是否能溶于甲苯,A项错误;B.由题图可知,C60能够与“杯酚”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故B正确;C.由题图可知,C70不能够与“杯酚”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故C正确;D.通过溶剂氯仿的作用,破坏“杯酚”与C60形成的超分子,可实现将C60与C70分离,且“杯酚”能够循环使用,D项正确。]
  
1.在[Cu(NH3)4]2+中NH3与中心离子Cu2+结合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答案: D
2.下列有关超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分子是如蛋白质一样的大分子
B.超分子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超分子是由高分子通过非化学键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D.超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D [超分子不同于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也不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得到的高分子,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
3.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体为H2O,外界为Br-
B.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中心离子Cr3+提供孤电子对
D.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2
B [该化合物中内界为[Cr(H2O)4Br2]+,Cr3+为中心离子,配体为H2O、Br-,配位数为6,外界为Br-,Cr3+提供空轨道。]
4.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学生用书?第89页
B.[Cu(H2O)4]2+比[Cu(NH3)4]2+中的配位键稳定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A [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Cu2+与NH3·H2O反应生成Cu(OH)2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生成了更稳定的[Cu(NH3)4]2+。此现象是Cu2+的性质,与SO无关,故换用Cu(NO3)2溶液仍可观察到同样现象。在该配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给出孤电子对,属于配体。]
5.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Na2[Cu(OH)4]。
①画出配离子[Cu(OH)4]2-中的配位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Cu(OH)4]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2)金属铜与氨水或H2O2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Cu+H2O2+4NH3===[Cu(NH3)4]2++2OH-。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②AC 
(2)H2O2为氧化剂,将Cu氧化为Cu2+,氨分子与Cu2+形成配位键
解析: (1)①Cu2+含有空轨道,OH-含有孤电子对,可形成配位键,配离子[Cu(OH)4]2-中1个Cu2+与4个OH-形成配位键,可表示为;②Na2[Cu(OH)4]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并且O—H为极性共价键,故选AC。(2)H2O2可氧化Cu生成Cu2+,Cu2+与氨分子形成配位键。
课时作业(二十一) 配合物与超分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基础达标]
1.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A [由题图可知,N原子与Ni原子之间为配位键;共价键中C—C键为非极性键,C—H键、N—O键、C=N键、O—H键为极性键。]
2.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Cu(H2O)4]SO4·H2O
B.[Ag(NH3)2]OH
C.KAl(SO4)2·12H2O
D.Na3[AlF6]
C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结晶水复合盐,不是配合物。]
3.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C [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ol AgCl沉淀,说明1 mol氯化铬(CrCl3·6H2O)中有1 mol Cl-在外界,其余在内界,而正三价铬为六配位,则此氯化铬最可能是[Cr(H2O)4Cl2]Cl·2H2O,C正确。]
4.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
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C.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A [Si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Na2SiO3和水都不是配合物,所以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故A选;Ag+和氨水反应生成AgOH沉淀,AgOH能和氨水反应生成银氨配合物,所以与配合物的形成有关,故B不选;Fe3+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硫氰化铁配合物,所以与配合物的形成有关,故C不选;Cu2+和氨水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铜氨络合物,所以与配合物的形成有关,故D不选。]
5.利用超分子可分离C60和C70。将C60、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进行分离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CB.杯酚分子中存在大π键
C.杯酚与C60形成氢键
D.C60与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C [杯酚与C60不能形成氢键。]
6.[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Cu(NH3)4]2+中的2个NH3被2个Cl-取代,能得到2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结构为(   )
A.正四面体形 B.正方形
C.三角锥形 D.无法确定
B [由[Cu(NH3)4]2+的组成可知其空间结构只能是正四面体形或正方形,由于其二氯取代产物有两种,而正四面体形结构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其空间结构只能是正方形,故B项正确。]
7.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
(2)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3)氨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答案: (1)正四面体 (2)配位键 N (3)sp3
解析: (1)SO中的中心原子S为sp3杂化,故SO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2)[Ni(NH3)6]2+为一种配离子,Ni2+与NH3之间以配位键结合,由NH3的中心原子N提供孤电子对。
[能力提升]
8.
Co3+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如图所示,其中数字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或Cl-,Co3+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1 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2 mol AgCl沉淀,则n的值是(  )
A.2 B.3
C.4 D.5
D [由1 mol配合物生成2 mol AgCl可知1 mol配合物电离出2 mol Cl-,即配离子显+2价,外界有2个Cl-。因为Co显+3价,所以[CoClm-2·nNH3]2+中有1个Cl-,又因为该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八面体,所以n=6-1=5。]
9.如图是卟啉配合物叶绿素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叶绿素只含有H、Mg、C
B.该叶绿素是配合物,中心离子是镁离子
C.该叶绿素是配合物,其配体是N
D.该叶绿素不是配合物,而是高分子化合物
B [该化合物组成中还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A项错误;Mg的最高化合价为+2,而化合物中Mg与4个氮原子作用,由此可以判断该化合物中Mg与N间形成配位键,该物质为配合物,B项正确,D项错误;该化合物中配位原子为N,而不能称为配体,同样也不能称配体是氮元素,因为配体一般是离子或分子,C项错误。]
10.Ⅰ.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结构,[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B.氧原子存在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
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Ⅱ.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该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
(2)D Ⅱ.(1)[Fe(SCN)]2+ (2)FeCl3+5KSCN===K2[Fe(SCN)5]+3KCl
解析: Ⅰ.(1)Cu2+中存在空轨道,而OH-中O原子有孤电子对,故O与Cu之间以配位键结合。(2)A项,与S相连的氧原子没有杂化;B项,氢键不是化学键;C项,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D项,由图可知,胆矾中有1个H2O与其他微粒靠氢键结合,易失去,有4个H2O与Cu2+以配位键结合,较难失去。Ⅱ.(1)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生成带有两个正电荷的离子:[Fe(SCN)]2+。(2)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5]2-,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K2[Fe(SCN)5]与KC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5KSCN===K2[Fe(SCN)5]+3KCl。
1.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2.碘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是因为碘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  )
3.为手性分子(  )
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5.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6.BCl3与NCl3均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  )
7.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8.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判断
1.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
答案 B
解析 H2S和NH3、HCl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l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O2、CH4是只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2H4和C2H2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 A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P4等。
(2)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HCl、CO等。
(3)ABn(n≥2)型分子:
①根据分子结构判断
若分子是对称的(直线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等),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等于零时,为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如CH4、CO2等含有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H2O、NH3等含有极性键,是极性分子。
②利用孤电子对判断
若中心原子A中无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若有孤电子对,则为极性分子。
③利用化合价判断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如BCl3、CO2是非极性分子;SO2、NF3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1)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1.1×10-10;水杨酸第一步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2(水杨酸)_______K(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分子内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的沸点比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苏德亭\\苏德亭2022\\大一轮\\成盘\\2023版 大一轮 化学 人教版 新教材(辽鄂京津粤渝苏)\\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五章\\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苏德亭\\e\\苏德亭\\苏德亭2022\\大一轮\\成盘\\2023版 大一轮 化学 人教版 新教材(辽鄂京津粤渝苏)\\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五章\\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高中化学\\高中化学资料\\高中化学 考点专题\\化学一轮\\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5)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所示。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答案 (1)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2)<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3)O—H>氢键>范德华力 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 (4)硅烷为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升高 (5)化合物乙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题规范(4) 分子结构与性质简答
类型一 和共价键有关的问题
1.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不易形成双键或三键
2.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原子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较小,难以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 (kJ·mol-1) 365 413 336 226 318 452
(1)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C和C—H的键能较大,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和Si—H的键能较小,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2)C—H的键能大于C—O,C—H比C—O稳定。而Si—H的键能小于Si—O,所以Si—H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
4.下表是CO和N2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A—B A==B A≡B
CO 351 745 1 071.9
N2 139 418 946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326.9 kJ·mol-1,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8 kJ·mol-1,则CO的第一个π键比N2的第一个π键更容易断裂
5.CH4的键角大于NH3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H4、NH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N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较大,键角较小
6.高温陶瓷材料Si3N4晶体中键角N—Si—N______Si—N—Si(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更大,使得Si—N—Si键角较小
7.两种三角锥形气态氢化物膦(PH3)和氨(NH3)的键角分别为93.6°和107°,试分析PH3的键角小于NH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原子的电负性强于P原子,对成键电子对吸引能力更强,成键电子对离中心原子更近,成键电子对之间距离更小,排斥力更大致使键角更大,因而PH3的键角小于NH3
8.NF3的键角______NH3的键角(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F的电负性比H大,NF3中N周围电子云密度减小,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较小
9.比较NH3和[Cu(NH3)4]2+中H—N—H键角的大小:NH3______[Cu(NH3)4]2+(填“>”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NH3提供孤电子对与Cu2+形成配位键后,N—H成键电子对受到的排斥力减小
类型二 和氢键有关的问题
10.乙二胺分子(H2N—CH2—CH2—NH2)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11.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CH3CH2COOH)和氨基乙酸(H2NCH2COOH),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12.硝酸和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常温下硝酸为挥发性液体,尿素为固体,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尿素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其熔、沸点升高,而硝酸分子内存在氢键,使其熔、沸点降低
13.氨(NH3)的熔、沸点比联氨(H2N—NH2)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联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
14.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
(-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0.6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专题1 配合物与超分子
Ⅰ.配合物
一、配合物
1.配位键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2)表示方法:配位键常用A→B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给予体,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叫接受体。
如:H3O+的结构式为;NH的结构式为。
2.配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2)形成举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滴加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Cu2++2NH3·H2O===Cu(OH)2↓+2NH
Cu(OH)2+4NH3===[Cu(NH3)4]2++2OH-
[Cu(NH3)4]2++SO+H2O[Cu(NH3)4]SO4·H2O↓
溶液颜色变红 Fe3++3SCN-=== Fe(SCN)3
续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入几滴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氨水振荡后沉淀消失 Ag++Cl-===AgCl↓,AgCl+2NH3===[Ag(NH3)2]++Cl-
(3)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图所示:
①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此时又叫中心离子),最常见的有过渡金属离子:Fe3+、Ag+、Cu2+、Zn2+等。
②配体:提供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如Cl-、NH3、H2O等。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3中的N原子,H2O中的O原子等。
③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如[Fe(CN)6]4-中Fe2+的配位数为6。
二、超分子
1.定义: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学生用书?第86页
2.超分子的实例
(1)将C60和C70的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杯酚”像个碗似的把C60装起来而不能装下C70;加入甲苯溶剂,甲苯将未装入碗里的C70溶解了,过滤后分离C70;再向不溶物中加入氯仿,氯仿溶解“杯酚”而将不溶解的C60释放出来并沉淀。
(2)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
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可有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
(3)超分子两个的重要特征——分子识别、自组装。
1.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体的是(  )
A.H2O       B.NH
C.NH3 D.SCN-
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3 B.BF3、NH3
C.NH、H+ D.Co3+、CO
3.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是6的是(  )
A.K2[Co(SCN)4] B.Fe(SCN)3
C.Na3[AlF6] D.[Cu(NH3)4]Cl2
4.我国科学家制得了SiO2超分子纳米管,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与干冰的晶体结构相似
B.SiO2耐腐蚀,不与任何酸反应
C.该SiO2超分子纳米管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特征
D.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具有导电性
5.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其常见的离子有Fe2+、Fe3+,其中Fe2+可用K3[Fe(CN)6](赤血盐)溶液检验。
(1)铁单质中化学键为________(填名称)。
(2)K3[Fe(CN)6]晶体中各种微粒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一、认识配位键及配位化合物
在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那么,氧气和血红蛋白是怎样结合的呢?载氧前,血红蛋白中Fe2+与卟啉环中的四个氮原子和蛋白质链上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均通过配位键相连(图1)。此时,Fe2+没有嵌入卟啉环平面,而是位于其上方约0.08 nm处[图2(a)]。载氧后,氧分子通过配位键与Fe2+连接,使Fe2+滑入卟啉环中[图2(b)]。
学生用书?第87页
1.NH3和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试分析提供孤电子对、空轨道的分别是哪种原子?你能写出NH3·BF3的结构式吗?
提示: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B原子提供空轨道,NH3·BF3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2.根据生活常识分析CO 、氧气分别与Fe2+结合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强弱。
提示:一氧化碳能导致人体因缺氧而中毒,说明一氧化碳能通过配位键与血红蛋白中的Fe2+结合,并且结合能力比氧气与Fe2+的结合能力强得多。
3.配合物[Cu(NH3)4]SO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哪些?
提示:[Cu(NH3)4]SO4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4.配制银氨溶液时,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为什么?
提示:因为氨水呈弱碱性,滴入AgNO3溶液中,会形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时,NH3分子与Ag+形成[Ag(NH3)2]+配合离子,配合离子很稳定,会使AgOH逐渐溶解,反应过程如下: Ag++NH3·H2O===AgOH↓+NH,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1.理解配位键
(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①成键原子一方能提供孤电子对。如分子有NH3、H2O、HF、CO等;离子有Cl-、OH-、CN-、SCN-等。
②成键原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如H+、Al3+、B及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
(2)配位键同样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配合物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溶解性的影响: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依次溶于含过量Cl-、Br-、I-、CN-和氨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
(2)颜色的改变: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颜色常发生变化,根据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如Fe3+与SCN-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数为1~6的配离子,这种配离子的颜色是红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nSCN-===[Fe(SCN)n]3-n(n=1~6)。
(3)稳定性增强: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O2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
1.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微粒间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答案: 形成配位键的一方能够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具有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
2.(1)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AlF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学生用书?第88页
Ⅱ.超分子
1.冠醚与碱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属于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还是分子间作用力?
提示:共价键。
2.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得到的晶体里还有什么粒子,这类晶体是离子晶体、共价晶体还是分子晶体?
提示:阴离子,离子晶体。
1.冠醚不能识别下列哪种离子?(  )
A.Ca2+   B.Na+   
C.Li+    D.K+
A [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随环的大小结合不同的碱金属离子。]
2.利用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进行“分子识别”,实现分子分离,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如图表示用“杯酚”对C60和C70进行分离的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70能溶于甲苯,C60不溶于甲苯
B.C60能与“杯酚”形成超分子
C.C70不能与“杯酚”形成超分子
D.“杯酚”能够循环使用
  
1.在[Cu(NH3)4]2+中NH3与中心离子Cu2+结合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2.下列有关超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分子是如蛋白质一样的大分子
B.超分子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超分子是由高分子通过非化学键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D.超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3.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体为H2O,外界为Br-
B.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中心离子Cr3+提供孤电子对
D.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2
4.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学生用书?第89页
B.[Cu(H2O)4]2+比[Cu(NH3)4]2+中的配位键稳定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5.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Na2[Cu(OH)4]。
①画出配离子[Cu(OH)4]2-中的配位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Cu(OH)4]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2)金属铜与氨水或H2O2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Cu+H2O2+4NH3===[Cu(NH3)4]2++2OH-。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二十一) 配合物与超分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基础达标]
1.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A [由题图可知,N原子与Ni原子之间为配位键;共价键中C—C键为非极性键,C—H键、N—O键、C=N键、O—H键为极性键。]
2.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Cu(H2O)4]SO4·H2O
B.[Ag(NH3)2]OH
C.KAl(SO4)2·12H2O
D.Na3[AlF6]
C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结晶水复合盐,不是配合物。]
3.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4.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
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C.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5.利用超分子可分离C60和C70。将C60、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进行分离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CB.杯酚分子中存在大π键
C.杯酚与C60形成氢键
D.C60与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6.[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Cu(NH3)4]2+中的2个NH3被2个Cl-取代,能得到2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结构为(   )
A.正四面体形 B.正方形
C.三角锥形 D.无法确定
7.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
(2)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3)氨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能力提升]
8.
Co3+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如图所示,其中数字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或Cl-,Co3+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1 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2 mol AgCl沉淀,则n的值是(  )
A.2 B.3
C.4 D.5
9.如图是卟啉配合物叶绿素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叶绿素只含有H、Mg、C
B.该叶绿素是配合物,中心离子是镁离子
C.该叶绿素是配合物,其配体是N
D.该叶绿素不是配合物,而是高分子化合物
10.Ⅰ.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结构,[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B.氧原子存在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
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Ⅱ.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该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2.碘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是因为碘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  )
3.为手性分子(  )
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5.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6.BCl3与NCl3均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  )
7.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8.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
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判断
1.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P4等。
(2)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HCl、CO等。
(3)ABn(n≥2)型分子:
①根据分子结构判断
若分子是对称的(直线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等),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等于零时,为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如CH4、CO2等含有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H2O、NH3等含有极性键,是极性分子。
②利用孤电子对判断
若中心原子A中无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若有孤电子对,则为极性分子。
③利用化合价判断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如BCl3、CO2是非极性分子;SO2、NF3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1)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1.1×10-10;水杨酸第一步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2(水杨酸)_______K(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分子内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的沸点比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大一轮\\化学\\京津辽 新教材(第五章)\\WORD\\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苏德亭\\苏德亭2022\\大一轮\\成盘\\2023版 大一轮 化学 人教版 新教材(辽鄂京津粤渝苏)\\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五章\\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苏德亭\\e\\苏德亭\\苏德亭2022\\大一轮\\成盘\\2023版 大一轮 化学 人教版 新教材(辽鄂京津粤渝苏)\\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五章\\12-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化学%20%20考点专题/化学一轮/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12-20.TIF" \* MERGEFORMAT
(5)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所示。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答题规范(4) 分子结构与性质简答
类型一 和共价键有关的问题
1.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 (kJ·mol-1) 365 413 336 226 318 452
(1)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CO和N2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A—B A==B A≡B
CO 351 745 1 071.9
N2 139 418 946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326.9 kJ·mol-1,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8 kJ·mol-1,则CO的第一个π键比N2的第一个π键更容易断裂
5.CH4的键角大于NH3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温陶瓷材料Si3N4晶体中键角N—Si—N______Si—N—Si(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种三角锥形气态氢化物膦(PH3)和氨(NH3)的键角分别为93.6°和107°,试分析PH3的键角小于NH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NF3的键角______NH3的键角(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比较NH3和[Cu(NH3)4]2+中H—N—H键角的大小:NH3______[Cu(NH3)4]2+(填“>”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和氢键有关的问题
10.乙二胺分子(H2N—CH2—CH2—NH2)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CH3CH2COOH)和氨基乙酸(H2NCH2COOH),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硝酸和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常温下硝酸为挥发性液体,尿素为固体,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氨(NH3)的熔、沸点比联氨(H2N—NH2)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
(-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0.6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