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卷分试题、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上。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心往神弛(chí) 瞭望(liào) B. 融会贯通(huì) 恣雎(suī)
C. 纷至沓来(tà) 隽永(jùn) D. 急不瑕择(xiá) 搭讪(shān)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A.徧:同“遍”,遍及 B.加:虚夸
C.孚:相信,信任 D.福:保佑
3.请选出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
B.夏日浓荫,黄山上松树枝桠错落有致,乘兴出游的人们显得生机盎然。
C.《天鹅舞》的乐曲响起,一个个天使从幕布后轻盈起舞了,婆娑的摆舞让我们惊叹不已。
D.雾霾笼罩着江阴城,人们只想瑟缩着脑袋远离这无形的污染。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市开展了学校食堂十项监督检查工作。
B.中日关系要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关键看日方是否能够正视中方的严正立场,能否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C.在一次次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D.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家长不喜欢运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有肥胖的倾向。
5.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在火车提速、网络盛行的今天,浅化一些深奥的历史,或者消解曾经的沉重,成了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选择。于是,大部分阅读都成了速读。快速阅读表面上看是阅读的时间和效率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阅读的姿态问题,它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阅读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思维水平,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同样,未经艰苦的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也是没有价值的阅读,它不能弥补缺失的人文精神,也不能架构传统的价值观念,更不能塑造和培养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道德规范。
A.快速阅读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的读书方式。
B.阅读姿态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C.一个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他有无进行探究与思考的阅读有关。
D.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还应是社会的主流。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4分)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幽深遥远的样子。
6.阅读上面诗歌,完成题目。
(1)赏析“笑而不答”的妙处。(2分)
(2)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0分)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②,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③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逊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④,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寝:貌丑。③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④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恐以人废言”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尽吾齿
C.固以怪之矣 D.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左思为了写好《三都赋》向人访问岷邛之事,又求作秘书郎来扩大见闻,家里到处都放置纸笔,偶得一句,马上分条记录,构思十年,终于成功。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当即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或作序。
C.左思少时学书法、弹琴都不成,后来勤奋学习,作文辞藻壮丽。
D.文中写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衬托《三都赋》对当世的影响。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4分)
(1)乃诣著作郎张载 诣:__________ (2)谧称善,为其赋序 序:__________
(3)造而示之 示:__________ (4)举家适冀州 适: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三)(4分)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①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11.说说第④节划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2.第⑦节中“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中“不过是”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四)(4分)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有人说,人的权利和地位有多大,人的价值就有多大。其实不然。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却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人的价值不在其是否拥有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造福于人类。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蒲松龄在几度落第后写下《聊斋志异》,谁能在当时正确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器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在于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器物、头衔等等都是人的外在表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体现人的价值内涵。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热情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的价值。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
14.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答:
(五)(14分)
水中的蓝天
林清玄
(1)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所感动,忍不住下车。
(2)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
(3)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4)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5)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6)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7)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8)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9)“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10)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不是退后呢!
(11)记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12)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13)“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地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
(14)从柑园的农田离开,车子穿行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间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虔诚地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15)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
15.文章第(4)段作者写到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了一首禅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你赏析第(2)段划线句“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的表达效果。(3分)
17.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农夫在田间劳作这件事中引发了哪些感悟,试分条概括。(3分)
18.说说 “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的含义。(4分)
(六)名著阅读(6分)
19.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水浒传》中出身卑微的基本不愿招安,比如:李逵、武松、阮氏三兄弟等。
B.接受招安的众多梁山好汉,被朝廷派去征辽、攻打方腊,虽取得战功,然不免悲剧收场。
C.《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当格列佛把制造军火的方法献给他时,国王拒绝了。
D.《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有两个政党,他们的区别是一党穿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这里的臣子谒见国王时要舔地板,国王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杀死他不喜欢的大臣。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格列夫游记》中格列夫游历了四个国家,我们看到了并存的一些对立面,比如:美丽与丑陋并存。请你结合名著相关情节,说说你读到的其余的一个对立面。(4分)
三.名句默写(8分)
2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诗经》)
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③ ,志在千里。 (《龟虽寿》)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相见欢》)
⑤纷纷暮雪下辕门,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晓战随金鼓, 。 (《塞下曲六首》)
⑦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⑧蒌蒿满地芦芽短, 。 (《惠崇〈春江晚景〉》)
四.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22.2013年一大批网络热词大行其道:我们重新定义了“土豪”,知道有一种人叫“女汉子”,遇到“高大上”的事物时“不明觉厉”,开玩笑时“人艰不拆”,惊讶时“我伙呆”,忧伤时“累觉不爱”…… 对于这些网络热词有些网友认为这些词很有趣很潮,而有些网友则认为,晦涩难懂,纯属恶搞。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请你对此现象发表评论。要求:(1)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论证;(3)字数在80字左右。
(二)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写生活中你自己的事,有自己独到的感悟。
(2)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能够体现你对“等待”的理解。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案
1.D 2.C 3.B 4.B 5.D
6.(4分)
(1)“笑而不答”用了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情(或者轻松愉悦的心情也可)。(1分)
(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喜爱(或答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得0.5分)(1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1分)。
7. (2分) A(以:因为)
8.(2分) B ( B:赋写成,当时人并未重视。)
9.(4分)(1)诣:拜访 (2) 序:作序,写序(3)示:给……看(4)适:到……去,去
10.(2分)等到左思的赋作(或“左思的三都赋”)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认为不能比他更好了”也可),于是停笔不写了。(必须解释:及、伏、加、辍四个字)
11.(2分)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突出了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说明方法各占0.5分)
12.不能去掉,因为“不过是”从药物的品种的角度,突出说明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3. (2分)人的价值不在其是否拥有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造福于人类。(只答前半句不得分,直接答人的价值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造福于人类。得全分)
14. (2分)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具体真实地论述了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或者人的价值非肉眼所能觉察)(1分)。
15. (4分)既上承前面几段对农夫劳作的描写(1分),又自然转入下面由此产生的思考(或者“为下文写到作者的感悟作铺垫”)(1分),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1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退步原来是向前。(1分)。
16. (3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民劳作时美丽谦卑的姿势(答“劳作的艰辛或勤劳” 不得分)(1分),表达了对农民的恭敬(或“赞美、感动”也可)。(1分)
17. (3分)①人在欲望的世界里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心,性灵才能提升;②在人生路上,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会更完美;③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恭敬谦卑(答“心存感恩”得0.5分)。
18.(4分)自然之景让我的内心更爽然、明净(2分),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2分)
19.D
20.比如:善良与邪恶、高尚与无耻、开明与守旧等(答到一个对立面得1分),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得3分)。
21.略
22.观点鲜明(2分),有论证(3分),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1分)
23.作文:参考中考标准,切入分47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
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偶得一句,立即记录下来。自己认为见闻不够广博,请求(到秘书省)担任(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郎之职。等到赋写成之后,当时人并未给予重视。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安定人皇甫谧有很高的声望,左思前去拜访他,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皇甫谧大为称道,并且替他的赋写了序文。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了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了注释,并为之作序。陈留人卫权又为左思此赋作了《略解》……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司空张华见到此赋,感叹说:“左思是班固、张衡之流的人物,(此赋)能使诵读的人感觉文已尽而意有余,历时越久,越有新意。”于是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起初,陆机从南方来到洛阳,打算创作《三都赋》,听说左思正写此赋,拍手而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北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秘书省长官贾谧请他主讲《汉书》,贾谧(在“八王之乱”中)被诛杀后,左思退居宜春里,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等到张方肆意暴虐,祸害京都洛阳,左思将全家人搬到冀州。几年后,因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