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17: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七讲
文言特殊句式
倒装
倒 装 句
考点分析
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
倒 装 句
语法公式
主语+ 谓语 + 宾语
(定语) [状语] (定语) <补语>
我 打 你
(温柔的) [狠狠地 ] (不听话的) <几巴掌>
语法公式
主语+ 谓语 + 宾语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主谓倒置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补语)



掌握倒装句式的特征及判断技巧。
在句子翻译中能准确翻译出倒装句式。
掌握文言倒装句的4种类型。
目标

宾 语 前 置

定 语 后 置

状 语 后 置

主 谓 倒 装



宾 语 前 置
(一)宾语前置
宾语一般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
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前,有四种情况: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3.“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宾 语 前 置 1
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微斯人,我谁与归?
②宋何罪之有?
③问:“何以战?”
“谁与”
“与谁”
“何罪之有”
“有何罪”
“何以战”
“以何战”
1.特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即: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胡、恶、安、奚”等
宾 语 前 置 2
2.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自信”
“不信自”
“弗之怠”
“弗怠之”
“不余欺”
“不欺余”
2.特点: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即: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非、否
常见的人称代词:之、余、吾、己、自、汝、尔
宾 语 前 置 3
3.“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唯你是问
唯利是图
唯问你
唯图利
有何陋
有何罪
宾 语 前 置 4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4.特点:介词宾语的前置,宾语放介词前。

定 语 后 置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为“定语后置”。
认识定语后置句:
(钢)笔、(年轻)人、(青)山(绿)水
(很远的)那个、(读初二的)我们
可以看出,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的修饰成分,当定语放在了被修饰词之后,就叫定语后置。
定 语 后 置
1.“中心词+之+定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2.“中心词+数量词”
尝遗余核舟一。 (《核舟记》)
为人五,窗八……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定 语 后 置
3.“中心词+定语+者”
① 吴儿善泅者数百 ( 《观潮》)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④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
定 语 后 置
做个游戏:
学习古人把下面的短语变成定语后置句
① 鲜花
②绿色水杯
③一双球鞋
④坐在教室里的学生
① 花之(鲜 )
②水杯之(绿色)者
③球鞋(一双)
④学生(有坐于教室中)者
定 语 后 置

状 语 后 置
(三)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认识状语后置句:
【痛】哭 【比他】快 【幡然】醒悟 【惊诧】地看着
可以看出,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的修饰成分,当状语放在了被修饰词之后,就叫状语后置。
状 语 后 置
(三)状语后置
通常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和状语,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3.徐喷以烟。 《童趣》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5.屠惧,投以骨。 《狼》

主 谓 倒 装
(四)主谓倒装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成:你不聪明太厉害了。
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应翻译成:你太不聪明了。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某个部分,经常把强调的部分放到前面。
“甚矣”放在前面有强调的意味。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主 谓 倒 装


特殊句式之倒装
1.疑问句中
2.否定句中
3.“之”“是”提宾
4.介词宾语前置
1.中心词+之+定语
2.中心词+数量词
3.中心词+定语+者
1.于
2.以
强调某个部分
真 题 练 习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C
A.为无标志判断句:
B .“...也” 表判断:
D“非”“...也”表判断
真 题 练 习
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答案:B “被”读“pi”,同“披”,披散,散开:
A、C、D为被动句
真 题 练 习
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句是( )
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 B
B项 “见录”的“见”是指代性副词,表动作涉及的对象, “ 见“见录”义为“记住我”。
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
真 题 练 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B
A.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
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
C.“少年好事者” 意为“好事之少年”,是定语后置。
D.“马之千里者” 意为“千里马”,是定语后置。)
真 题 练 习
5.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问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话,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答案:B
A应为: 沛公,
C应是“为乐”
D应是“以"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文言特殊句式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