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过关】
1.放置一段时间的橘子通常会长出绿色的“毛”,这些青绿色的“毛”( )
A.含有丰富的叶绿素 B.通过有性生殖繁殖
C.是青霉菌的菌丝 D.是细菌的孢子
2.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
B.“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微生物和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所示的细菌与其他两种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乳酸杆菌可用于制作酸奶,其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在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的是[ ] ,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
(3)医药上常用来提取青霉素的微生物是[ ] ,是通过 来繁殖后代的。
4.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且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 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将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实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人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人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
5.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C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2)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
(4)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拓展提高】
1.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
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
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2.真菌与绿色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A.没有液泡 B.无细胞壁 C.没有叶绿体 D.无成形的细胞核
3.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生物③是细菌,靠出芽生殖,有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
D.生物④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4.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5.如图所示,保存不当的面包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操作 恒温培养(1周) 实验结果
甲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面包片分别放入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经过高温处理后待用。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发霉
乙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霉
丙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不发微
丁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得
(1)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对比 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 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
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C.靠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酵母菌属于真菌
2.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作醋 ②制作米酒 ③制作泡菜 ④生产抗生素 ⑤制作酱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秸秆→糖液→酒精,从糖液到酒精要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酵母菌具有的特征有( )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没有细胞壁 ④能通过出芽生殖繁殖后代 ⑤单细胞结构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4.细菌中的乳酸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青霉菌都属于微生物,它们不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人类生产生活也密不可分。
(1)乳酸菌用于制泡菜、酸奶,酵母菌用于发面、酿酒。这两种生物体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看到成串青绿色的孢子,其作用是 。
(3)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请列举一种防 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
5.“超级细菌”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右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 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
(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细菌属于 菌。
(2)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 ,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3)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因此细菌属于 生物(填“原核”或“真核”)。酵母菌与人类关系密切,被广泛应用在 等方面。(写出一项即可)
6.台州人喜欢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莓变质。同学王萌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第二步恒温培养(1周) 25℃ 25℃ 5℃
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3)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及解析
【基础过关】
1.C
【解析】使面包发霉的是霉菌。霉菌与细菌一样,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
【解答】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和曲霉等,一般有着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放置一段时间的橘子通常会长出绿色的“毛”,这些青绿色的“毛”实际上是霉菌的菌丝,C正确。
2.C
【解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A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核区,核区中存在着遗传物质;故AD正确;
B、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
C、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生存;故C错误;
3.(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或无性)
(2)②;酵母菌;二氧化碳(或气体)
(3)③;青霉;孢子
【解析】(1)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的就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多孔。
【解答】(1)②③属于真菌,图①所示的细菌与其他两种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杆菌可用于制作酸奶,其生殖方式是分裂(或无性)生殖。
(2)在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的是[ ② ]酵母菌,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3)1928年,弗莱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青霉菌生长的区域没有致病菌,后研究发现,是由于青霉菌能分泌一种叫做青霉素的抗生素,因此医药上常用来提取青霉素的微生物是[ ③ ]青霉,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4.(1)高温杀灭肉汤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
(2)B
(3)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温度
(5)温度较低 ,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解析】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以及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
(2)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细菌,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细菌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故选B。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将甲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温度。
(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1)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没有
(2)2
(3)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4)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人培养皿影响实验
【解析】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真菌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很小,不易观察。因此,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4)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拓展提高】
1.C
【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正确。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是它们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都属于植物,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正确。
C.B类中乳酸菌属于细菌,可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是真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分裂繁殖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由于变异的原因,它们繁殖的后代不一定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错误。
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中的衣藻进行孢子生殖,乳酸菌和草履虫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等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正确。
2.C
【解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解答】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真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其区别主要是真菌细胞无叶绿体。
3.C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它们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菌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
A、图①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用来酿酒,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酵母菌、②霉菌、④蘑菇都属于真菌,它们和③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物③是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如乳酸菌,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生物④蘑菇主要是通过菌褶中产生孢子进行繁殖,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信息可知,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B符合题意;
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那么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若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C不符合题意;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5.(1)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度
(3)甲、丙
(4)低温、干燥
【解析】(1)霉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2)甲将面包片加入少许清水,温度较高25℃,实验结果长满霉菌;乙将烘干的面包片,加入少许清水,放在温度为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没有发霉,所以甲、乙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实验中甲与乙这组对照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丁组中的实验处理是不加清水,丁与甲也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实验结果显示是不加水分的面包是不发霉,因此对比甲、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
(4)实验结果显示高温、潮湿的食物容易发霉,因此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低温、干燥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
6.(1)细胞核;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对照
(3)是(或需要)
(4)无菌落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属于空白对照,属于常用的方法,而C组并不作任何处理,因此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对照实验中,必须控制其他条件的相同,因此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应该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无菌落。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洗手后的培养基表面相比不洗手的培养基表面菌落要少得多,因此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课后巩固】
1.B
【解析】在土壤中、空气中、水里甚至人和动物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真菌和细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有些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
A、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A不符合题意;
B、真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B符合题意。
C、真菌和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依靠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酵母菌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①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醋酸菌属于细菌;
②制作米酒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属于真菌。
③制作泡菜,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④抗生素有很多,如青霉素,生产青霉素要用到青霉。青霉属于真菌。
⑤制酱油要用到曲霉,属于真菌。
3.D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解答】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条件良好的时候进行出芽生殖,条件恶劣时进行孢子生殖,可见D正确。
4.(1)有无成形细胞核
(2)繁殖
(3)真空保存(冷藏、高温、干藏、腌制等)
【解析】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和细菌是微生物,它们的繁殖能引起食物变质。
(1)从结构上看,酵母菌属于真菌,它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而乳酸菌属于细菌,它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青霉是真菌,它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3)微生物在食物中生长,导致食物变质,可以采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避免食物变质,比如真空保存(冷藏、高温、干藏、腌制等)。
5.(1)杆
(2)叶绿体
(3)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原核;酿酒或发面
【解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1)图中的细菌形成成杆状,属于杆菌;
(2)植物细胞中能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叶绿体,细菌体内没有这一结构;
(3)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细胞核;酵母菌最常用在酿酒、发面上;
6.(1)杀死玻璃瓶中原有的微生物
(2)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
(3)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
【解析】在探究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往往要设置对照试验,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第1组和第2组,变量是微生物;第1组和第3组,变量是温度。
(1)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玻璃瓶中, 高温处理后待用,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中原有的微生物。
(2)第1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恒温25℃培养,年糕出现大量菌落;第2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恒温25℃培养,年糕无菌落。分析第1组与第2组实验结果得知,引起年糕发霉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基于的假设是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
(3)第1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恒温25℃培养,年糕出现大量菌落;第3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恒温5℃培养,年糕出现少量菌落。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共20张PPT)
食物变味或发臭通常是由单细胞生物——细菌(bacteria)引起的。
我们可以看到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细菌细胞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
像细菌这样没有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
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
使面包发霉的是霉菌。
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较多,分布很广,其细胞形态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大得多。
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和
酿造酒、醋等。
真菌:食用菌(多细胞)
还有一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人们称它们为食用菌。
凤尾菇,金针菇,香菇
想一想:下例事实是通过控制什么条件来防止
或减慢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食物的保鲜期的?
鱼干
罐装食品
冷藏食品
真空包装
1,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
2,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势醋大蒜咸肉
3,冷藏法∶低温环境
4.腌制法∶用糖、盐、酱油、醋等腌制食品
1.世界上最大的细菌被称之为纳米比亚的硫磺珍珠,呈球形,人类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下列有关这种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叶绿体 B.属于多细胞生物体
C.没有遗传物质 D.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D
当堂练
2,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回到义乌,用时22天,它给义乌市场带来了众多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其中就有西班牙红酒。红酒的酿造过程中需要用到酵母菌,下列有关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一种细菌 B.酵母菌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D.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繁殖
C
3.(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细菌属于_________菌。
(2)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乙细菌结构的_________中。
(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_________,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杆
A
叶绿体
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