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2 20: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地域差异及对地理环境影响
学习目标
说出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987年,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近些年,陆家嘴房价均价飙到了每平米8万元左右,有些地段甚至每平米20万元。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1城镇化的概念和标志
1、含义: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④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⑤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2、表现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观察图中上海陆家嘴的变化:
思考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经济发展
3、城镇化的动力
中国
巴西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巴基斯坦
美国
墨西哥
印度
埃塞俄比亚
加拿大



意大利
西班牙
澳大利亚
比利时
新加坡
日本
阿根廷
城镇人口比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 人均 GDP
(美元)
新加坡 100 64581.94
比利时 98.001 46556.1
阿根廷 91.87 11652.57
日本 91.616 39286.74
巴西 86.569 8920.762
澳大利亚 86.012 57305.3
英国 83.398 42491.36
美国 82.256 62641.01
大韩民国 81.459 31362.75
加拿大 81.411 46210.55
法国 80.444 41463.64
西班牙 80.321 30523.86
墨西哥 80.156 9698.084
德国 77.312 48195.58
意大利 70.438 34318.35
中国 59.152 9770.847
巴基斯坦 36.666 1472.893
印度 34.03 2015.59
肯尼亚 27.03 1710.51
埃塞俄比亚 20.763 772.312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8)
思考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城镇化的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率提高
工业化进程加快
服务业相对发达
推力
拉力
拉力
农业人口转移
城市经济支柱
安排劳动就业
城市化进程加快
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
【材 料】
在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刚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城镇发展提供市场,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最基本的动力。
【思考题】
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异:珠三角→侨乡投资;毗邻港澳,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
长三角→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城镇化
人口从农村
迁往城镇
城镇的拉力
和乡村的推力
逆城镇化
人口由大城市迁往乡村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郊区城镇化
人口从城镇中心迁往郊区
城镇中心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再城镇化
人口迁回城镇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注意:逆城镇化虽然人口迁往乡村,但这些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镇化并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4、城镇化发展进程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4、城镇化发展进程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上海、香港等世界级大城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
城市群是指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体,城市之间既有明确分工,更有密切联系,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4、城镇化发展进程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上海、香港等世界级大城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
经济社会深入发展
大中小城镇组成
进一步形成
大都市
城市群
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英格兰大都市带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上海、香港等世界级大都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大都市带。
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这些大都市带具备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辐射功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经济中枢。
1.城镇化
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通过图表材料辨认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综合思维】运用城镇化过程规律,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举措。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合理推进城镇化,促进城市的的健康发展。
【地理实践力】通过举例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解决城镇化问题的区域协调途径。
核心素养
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加拿大的城市
印度的城市
【小组讨论活动】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异同,完成下表;并想一想产生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①起步时间:早→工业化早;
②目前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城市化推进到成熟阶段;
③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城市化发展;
④城市人口比重:大(70%以上)→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⑤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⑥问题及原因: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中心城区
近郊
乡村
逆城市化
2.1
①起步时间:晚→国家独立晚,工业化晚;
②目前速度:速度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迅速;
③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差别大;
④城市人口比重:小(不到40%)→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⑤所处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⑥问题及原因: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过剩;
2.2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思考:巴西、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目前两国城市化水平有何不同?
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图
2.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镇化差异
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镇化差异
虚假城市化
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滞后城市化
指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2 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镇化差异
2.3 我国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1978—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 17.9% 上升到 63.89%,平均每年约增长 1.0 个百分点。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
项目 特点
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动力
产业结构变动
人口流动
城镇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完成表格内容。
快,呈加速趋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
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2.3 城镇化的意义
1.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平整土地
修建水利设施
绿化环境
合理的城镇化能改善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有利
影响
城镇化问题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镇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利影响
(1)资源短缺
原因:用地规模扩大,破坏林地、草地、湿地,过量开采地下水,
影响: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措施: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2019年广州地面塌陷
(2)生态破坏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过快的城镇化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
原因: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烟气;汽车的尾气
影响: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集中供暖,扩大绿化,建立隔离带
(3)环境污染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热岛效应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环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环境污染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
原因: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措施: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环境污染
住房紧张
交通拥堵
就业困难
就医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社会治安差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社会问题
3.城镇化问题对应的措施
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
失业增加
(1)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①建设卫星城,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①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
②治理城市环境,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③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堂总结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概念
动力机制
影响:有利—不利
不利的整治措施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概述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化
随堂练习
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农村人口过剩 D.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
C
B
课堂练习
读1990年与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单位:%)表,完成3~4题。
国家 1990年 2008年 国家 1990年 2008年
阿根廷 86.5 92 美国 75.2 81.7
英国 89.1 89.9 加拿大 76.6 80.4
澳大利亚 85.1 88.7 尼日利亚 35.0 49.0
德国 85.3 88.1 中国 26.4 43.3
巴西 74.8 85.6 印度 25.5 29.5
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化起步晚
C. 城市化速度慢 D. 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4. 下列有关四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阿根廷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经济高度发达
D. 巴西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工业化水平很高
C. 尼日利亚城市化水平低是因为经济较落后
D. 印度城市化水平低是逆城市化造成的


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过程(代表发达国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图2.20)。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图2.21)。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1—1971年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间人口减少了10.1%。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的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阅读材料,归纳英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城镇化起步阶段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巴西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下图为巴西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由30%上升为60%经历的时间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表中数据说明,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 )
A.滞后城市化现象 B.虚假城市化现象
C.农民盲目涌向城市的现象 D.大城市急剧膨胀的现象
B
2.这一现象给巴西带来的城市问题是 ( )
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②就业困难;③贫富差距大;④家庭小轿车拥有量增加;
⑤环境污染问题严重;⑥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B
3.解决巴西城市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调整第二、三产业结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D
解析:1.城市化进程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一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增加了三分之二,明显是虚假城市化现象,选B。
2.虚假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必然会出现就业困难、贫富差距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是城市问题,①错;经济发展滞后,城市范围不会一直扩大,家庭小轿车拥有量也增加不明显,④⑥错,选B。
3.解决虚假城市化的有效措施应当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选D。
阅读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将城市中的人和物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织,通过网络获取并传输海量数据,借助云计算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系统,再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对城市而言,智慧城市通过智能化管理能够破解“城市病”,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克服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对居民来说,智慧城市意味着上下班便捷、供水供电可靠、日常出行安全,家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的情况,病人通过手机在家里看医生。对旅行者而论,智慧城市是一个触手可及的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只需要轻轻一点,就可获取吃住行游购娱各类信息。
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