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江苏篇)-基础综合
1.【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括号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 )望着闪光的旗织。lí( )明在眼前招手,人人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jiā( )锁,自由地崛( )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摘自小说《红岩》)
【答案】 (1).níng (2).黎 (3).枷 (4).jué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凝望(níng wàng):意思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黎明(lí míng):意思指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又指光明或胜利。
枷锁(jiā suǒ):指旧时的两种刑具。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崛立(jué lì):高耸地立着。
2.【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1)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2)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3)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4)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
(1)第(1)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2)第(2)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增补______。
(3)第(3)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删去。
(4)第(4)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第(1)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
(2)第(2)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目标”(意思对即可)。
(3)第(3)处应将“是否”删去,
(4)第(4)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中“推敲”与“得失”搭配不当,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
(2)“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中,“达到”缺失宾语,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
(3)“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中,不合逻辑,“是否”包含正反两个方面,与“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对应,删去“是否”;
(4)“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语序不当,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3.【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根据语境作答。
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最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
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yùn( )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ǐ( )。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B),背后都折射着同样的时代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场景,吸纳时代气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 )(2)( )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汲取 吸取 油然而生 异军突起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1)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
(2)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3)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
A.(1)(2)(3) B.(2)(3)(1)
C.(3)(1)(2) D.(3)(2)(1)
【答案】(1) (1).蕴 (2).髓
(2)A汲取 B异军突起
(3)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蕴含(yùn hán):包含在内。
精髓(jīng suǐ):比喻事物的精华。
【小问2详解】
“汲取”和“吸取”是同义词,“吸取”搭配抽象和具体的事物对象皆可,“汲取”多与抽象事物搭配;“汲取”要比“吸取”表达的感觉更加深刻和努力一些。A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用“汲取”更为恰当;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异军突起: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比喻指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B处形容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在近年来突然出现,因此用“异军突起”恰当。
【小问3详解】
“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缺少谓语,可在“观众”前加“得到”“受到”“获得”等动词。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三个句子,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首先是“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是它的基础;然后在立足点的基础上“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是它的内涵;最后是对它的价值评判,“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因此正确排序是(3)(1)(2);
故选C。
4.【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家乡,风已暖,花正飞,目光所及,仿若画卷。优雅梦huàn( )的紫藤花,令人不由陶醉其中。qiú( )劲的藤,柔美的花,还有那入画的紫,一串串、一簇簇,在春日里肆意生长。不负季节之约的杜鹃花,在和煦( )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春意浓浓,令人_______。
(1)给加点字注音。
和煦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梦huàn
qiú 劲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眩神迷
B.心旷神怡
C.触目伤怀
【解答】答案:
(1)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求闻达于诸侯
(3)山光悦鸟性
(4)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畏”的书写)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家乡,风已暖,花正飞,目光所及,仿若画卷。优雅梦huàn( )的紫藤花,令人不由陶醉其中。qiú( )劲的藤,柔美的花,还有那入画的紫,一串串、一簇簇,在春日里肆意生长。不负季节之约的杜鹃花,在和煦( )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春意浓浓,令人_______。
(1)给加点字注音。
和煦 xù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梦huàn 幻
qiú 遒 劲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目眩神迷
B.心旷神怡
C.触目伤怀
【解答】答案:
(1)xù
(2)幻 遒
(3)B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注音。“煦”读xù。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梦huàn”写作“梦幻”,“qiú劲”写作“遒劲”。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A.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B.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C.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语段描写的是家乡春天里的自然美景,表达的是 愉悦的感受。结合“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春意浓浓”可知,横线上应该填写的词语是“心旷神怡”。
故选:B。
6.【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阅读文雅的演讲稿《奋斗·青春》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冬ào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运动健儿,到广袤田野上艰苦奋斗,建设美丽乡村的年轻面孔,到碧海蓝天间甲 天宇、捍卫主权的空中卫士……广大青年向我们展开了青春亮丽的风采,也感召着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在追梦的路上,有温情的师长相随,有真zhì的友谊作伴,有乙 的书籍引路,我们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的底色,矢志不渝,丙 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冬ào_____ 广袤______ 真zhì______
(2)在文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飞翔 浩瀚 书写 B.翱翔 浩大 书写
C.飞翔 浩大 谱写 D.翱翔 浩瀚 谱写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 (1) 奥 (2).mào (3).挚 (2)D
(3)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
【解析】
【小问1详解】
(1)冬奥: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注意“奥”不能写成“澳”;
(2)广袤:广阔,宽广。“袤”读作“mào”;
(3)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注意“挚”不能写成“至”。
【小问2详解】
甲处:翱翔: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通常用于描写有志气的人;飞翔:盘旋地飞。这里指空中卫士在碧海蓝天间飞行,捍卫主权,应该用“翱翔”;
乙处:浩大:指气势、规模、数量等盛大;浩瀚: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这里指书籍繁多,应该用“浩瀚”;
丙处:谱写:创作歌曲或为歌词配曲。也比喻用行动表现极其动人的英雄事迹,多和“凯歌”“诗篇”“篇章”一类词连用;书写:用笔写。根据“青春之歌”一词可知应该用“谱写”;
故选D。
【小问3详解】
画波浪线的语句中“展开”和“风采”搭配不当,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
7.【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____________,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hào)____________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lì)____________ 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xiè)____________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内(hán)____________(hào)____________然正气
(3)激(lì)____________不(xiè)____________奋斗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答案】(1) (1).涵 (2).浩 (3).励 (4).懈(2)D
【解析】
【小问1详解】
hán——涵,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hào——浩,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lì——励,激励:激发鼓励。
xiè——懈,不懈:不松懈。
【小问2详解】
感受:受到(影响);接受。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丰富:使(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根据甲处后面的“审美熏陶”可知应用“接受”。
根据乙处后面的“道德精髓”可知应用“领略”。
根据丙处后面的“国家情怀”可知应用“感受”。
根据丁处后面的“人生经验”可知应用“丰富”。
故选D。
8.【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涓涓细流汇大海,丝丝希冀凝宏愿。轻嗅经典fēn fānɡ,濡养精神力量;静听诗人轻吟,领悟交友之道。赞医者仁心,道德信义 A (潜滋暗长/络绎不绝);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B 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激起一股劲儿,汇聚成ánɡ yánɡ奋进的洪流,向上向善,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____。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
【答案】1.芬芳 昂扬
2.潜滋暗长 3.分号(或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汉字书写。
芬芳:(花草等的)香气。读作fēn fānɡ;
昂扬:情绪激奋高涨。读作ánɡ yánɡ。
将“芬芳”“昂扬”用正楷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一字一格,不写错别字。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根据A处语境“道德信义”是主语,可知,此处应填“潜滋暗长”搭配得当。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
根据B处前一句“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和后一句“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是并列关系,且分句内部使用了逗号,可知,此处应填分号(或者“;”)。
9.【2022·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4.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 )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______。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 )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______;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 )
A.铜镜 B.借鉴 C.鉴察 D.鉴别
(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 B.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C.包罗万象 博观约取 D.气象万千 博大精深
(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
倡导全民阅读,____________
(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力量。
【答案】(1)惘 炽 (2)A (3)D
(4)示例:(1)构建书香社会(2)提升综合素养(3)培养高雅情操(4)掀起学习热潮
(5)示例:(1)小萝卜头,在监狱长大,大脑袋细身子,却以无瑕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让我读懂了坚强和勇敢的精神,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积极进取,拼搏奋斗。(2)江姐,面对刑讯威逼坚贞不屈,坚毅自信、勇敢冷静,让我明白了坚忍和忠诚的精神,我会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坚定信念,奋斗不止。(3)保尔,饱受底层折磨和侮辱,历经四次死亡威胁却保持乐观,让我领悟了乐观和拼搏的精神,我会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风雨。(4)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然以笔代枪,为理想而献身,让我明白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迷惘:意为“因为分辨不清楚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办”,读音为“mí wǎng”;炽烈:意为“火势旺盛猛烈”,读音为“chì liè”。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含义。
镜鉴:照镜子;警戒;光亮。鉴: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根据“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的语境,可知这是将“历史当作镜子”的意思,表现出“以史为鉴”的含义。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事物变化多姿,非常壮观。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两者形容的对象是不同的,形容的对象的特点也不同。我们根据文段的语境进行选择:“人生因阅读而”怎么样,这是应该选择形容人生的词语;根据“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可知,阅读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闪耀不一样的气质”,故选择“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由此可知,这两个词前者形容的是一个动作;后者形容的是一个状态;根据文段“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可知应该表达的是“感悟这种思想的深刻”,所以选择“博大精深”;
故选D。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书写。宣传标语要注意对仗工整。“倡导全民阅读”的结构是动宾短语;所以需要模仿该结构;
示例:净化美好心灵。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分析。
示例一: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从许云峰的身上我们学到的是确定好目标之后要有坚定的信念。
示例二:朱赫来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同时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他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作为中学生应该对于自己的朋友友善,对于自己的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对于自己的任务应该认真负责。
10.【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命脉,是人类心灵栖息的家yuán。纵览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文化拥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和神韵。搏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 (弘扬 宣扬)自强不息、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脉:______ yuán:____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答案】(1)自强不息(或见义勇为)
(2) (1).mài (2).园
(3) (1).搏 (2).博 (4)弘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抄写时要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注意“强、勇”等易错字。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命脉:拼音为 mìng mài,生命和血脉,比喻关系重大的事物。
家园:拼音为 jiā yuán,家中的庭园;泛指家乡。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博大:拼音为 bó dà,宽广;区域广阔 ;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弘扬:发扬光大。
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
结合语境,这里与宾语“美德”搭配的应是“弘扬”,形容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故选“弘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