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 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48分)
一、识记默写(8分)
1.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 (《诗经·氓》)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沁园春·长沙》)
3.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
4.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二、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丘和,河南洛阳人也。父寿,魏镇东将军。和少便弓马,重气任侠。及长,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周为开府仪同三司。入隋,累迁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汉王杨谅之反也,以和为蒲州刺史。谅使兵士服妇人服,戴幂旂,奄至城中,和脱身而免,由是除名。时宇文述方被任遇,和倾心附之,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拜代州刺史。属炀帝北巡过代州,和献食甚精。及至朔州,刺史杨廓独无所献,帝不悦。而宇文述又盛称之,乃以和为博陵太守,仍令杨廓至博陵观和为式。及驾至博陵,和上食又丰,帝益称之。由是所幸处献食者竞为华侈。和在郡善抚吏士,甚得欢心,寻迁天水郡守。
大业末,以海南僻远,吏多侵渔,百姓咸怨,数为乱逆,于是选淳良太守以抚之。黄门侍郎裴矩奏言:“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著闻,宽而不扰。”炀帝从之,遣和为交趾太守。既至,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会炀帝为化及所弑,鸿胪卿宁长真以郁林、始安之地附于萧铣;冯盎以珠崖、番禺之地附于林士弘。各遣人召之,和初未知隋亡,皆不就。林邑之西诸国,并遣遗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富埒①王者。铣利之,遣长真率百越之众渡海侵和。和遣高士廉率交、爱首领击之,长真退走,境内获全,郡中树碑颂德。会旧骁果③从江都还者,审知隋灭,遂以州从铣。
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诏使李道裕即授谭国公、交州总管。和遣司马高士廉奉表请入朝,诏许之。高祖遣其子师利迎之。及谒见,高祖为之兴,引入卧内,语及平生,甚欢,奏《九部乐》以飨之,拜左武候大将军。和时年已衰老,乃拜稷州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寻除特进②。贞观十一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曰襄,陪葬献陵。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九)
[注]①埒:等同。②骁果:骁勇敢死之士。③特进:官名,相当于国策顾问。
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幂旂,奄至城中 奄:突然
B.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 发:出发
C.并遣遗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 遗:赠与
D.高祖为之兴,引入卧内 兴:起身
6.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丘和施惠政、明大义的一项是
①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 ②和倾心附之,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
③和在郡善抚吏士,甚得欢心 ④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⑤和遣高士廉率交、爱首领击之 ⑥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和年少时娴熟射箭骑马,崇尚侠气之风,而年长后便改变行为自修,不轻易与他人生气。由周到隋朝时,都曾做官。
B.汉王杨谅造反后任命丘和为蒲州刺史,又派士兵穿上女人的衣服,偷偷地来到蒲州城中,丘和却离城而去,也因此被免职。
C.丘和在隋炀帝北巡之际献上精美的食物,再加上宇文述大加称赞,取得隋炀帝的好感而升职。这也造成隋炀帝所到之处出现竞相奢侈献食之风。
D.隋炀帝被杀后,丘和当初拒不投降于萧铣和林士弘,并率部击败了萧铣派出的前来进犯的百越之众。后来丘和知晓隋朝灭亡,才不得已归顺萧铣。
8.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著闻,宽而不扰。(5分)
答:
(2)和时年已衰老,乃拜稷州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5分)
答: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9—10题。
塞下曲(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②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
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9.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答:
10.此首边塞诗的结尾二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其效果。(6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3分)
书
朱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的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猎犬风一般快地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地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印书的字体有许多种:宋体挺秀有如柳字,麻沙体夭矫有如欧字,书法体娟秀有如褚字,楷体端方有如颜字。楷体是最常见的了。这里面又分出许多不同的种类:一种是通行的正方体;还有一种是窄长的楷体,棱角最显;一种是扁短的楷体,浑厚颇有古风。还有写的书:或全体楷体,或半楷体,它们不单看来有一种密切的感觉,并且有时有古代的写本,很足以考证今本的印误,以及文字的假借。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飘渺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绝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的结局;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叹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不讲别的,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那琉璃一般脆弱的美人,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①,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睛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注] ①樵采:砍柴。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泛黄的毛边纸,在作者心目所出现的幻觉,就足以让作者产生此书是一位逃免摧残的移民之感。书中的内含就不值再提了。
B.书中的文字,其文化内涵,可谓意蕴丰富,其形体多样,也让读者见识了风格各异的特点。这些都可成为一本书鉴赏的内容。
C.书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一本书无不展示着世人的命运多舛、悲哀与失望。书也在此时遭受厄运的摧残。
D.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E.本文运用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了充满诗意的形象描写;化用典故,使得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12.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4分)
答:
13.如何理解“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72分)
三、常识与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2分)
1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匝道(zā) 襟怀(jīn) 卜筮(shì) 恪尽职守(kè)
B.峥嵘(zhēng) 荇菜(xìng) 淬火(cù) 放浪形骸(hài)
C.磐石(pán) 徘徊(huí) 寂寥(liáo) 喋血街头(xuè)
D.樊笼(fán) 斟酌(zhēn) 赍钱(jī) 前仆后继(pú)
1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杂糅 蜉蝣 流言蜚语 瞋目结舌
B.慎重 缢号 流觞曲水 谬以千里
C.嗟叹 虐待 信誓旦旦 豪发未损
D.和蔼 忤逆 蹑手蹑脚 死有余辜
16.对下列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险以远,则至者少 以:而,并且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看见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回头看
D.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下来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面对挑战,秉承包容、开放和独立思维的波士顿人再一次另辟蹊径,在美国率先提出了“绿色创新波士顿”的口号,引进资金、技术解决城市已经暴露出的问题。
B.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新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等于取消了公车腐败行为的载体,也“取消”了监管公车的成本和惩治公车腐败的难度,这真可谓是一项釜底抽薪式的重大改革。
C.美国网络安全公司一直热衷于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但始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拿出来的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博取关注,无助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
D.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曾在微博上被疯转,网友戏称“杜甫很忙”。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这种做法却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改革开放,我们需要吸引外国的先进技术,这个时候谁也不能否认英语开始热起来是不可能的。
B.如果把教育人的工作比作建筑,那么校外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砖瓦,是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营养品”。
C.这种“没空玩”、“不要玩”和“不会玩”的现状,眼下的少年儿童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十字架”。
D.12月9日美国财政部卖出了手中最后一部分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而结束了5年前在金融危机最危急时刻对这家汽车业巨头进行了救援。
19.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顺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汪曾祺先生对吃是饶有兴趣的
②这本《知味集》由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于1990年出版,只印了3000册
③给这本文集写稿的有王蒙、苏叔阳、林斤澜、铁凝、舒婷和新凤霞等48位作家
④他亲自写了征稿小启,寄给了朋友
⑤这启事可是下了功夫去写的
⑥他生前编过的仅有的一本书《知味集》,就是关于吃
A. ①④⑤③②⑥ B. ①⑥④⑤③② C. ⑥②④③⑤① D. ⑥②③①④⑤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自习课上,高二某学生翻出了中午买来的《读者》,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前来检查自习的老师发现了,向这个学生走过来的时候,其他同学也不敢做声。老师从甚是紧张的那位学生手里拿起杂志看了一眼后,轻声地说:“看吧。”老师走后,旁边的同学对这个学生说:“这要是原来的老师,早就没收了,还得挨批评呢!”
要求:叙事清晰,描写形象,主旨突出;说理明晰,有理有据;请避免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出现;书写工整清晰,力求美观。
命题、校对: 赵兴亚 李玲 田英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赋分标准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粪土当年万户侯 浪遏飞舟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5.B 发:揭发
6.C(①性格 ②获取提携之心机 ⑤尽职守土)
7.B(并非汉王杨谅任命丘和为蒲州刺史)
8.(10分。一个采分点准确即给1分)
(1)丘和先后在两个郡县任职,都因施行仁政(惠民政策)而著称(闻名),宽厚又不扰民。(“历居”“以”“惠政”各1分,句意2分)
(2)丘和当时已经衰老,于是授予稷州刺史,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让他自己休养。(“乃”“拜”“以”各1分,句意2分)
9.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勤于操练、保家卫国的戍边将士。(戍边将士,1分;余4分。“不辞辛苦”也可)
10.借景抒情(以景结情。1分。“视觉、听觉结合”也可)。后两句描写了西北高原生气勃勃的景色: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驰骋,(3分)戍边将士们的歌声里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2分)
11.A、C(A,“书中的内含就不值再提了”,不符合原文说法。C,提及到的人太泛泛,当为“作书人”会更恰当)(每个选项2分,共4分。)
12.(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的命运(4)琉璃一般脆弱的美人,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每点1分,共4分)
13.一本书的命运都会饱受摧残,与书有关的人的命运更值得人怜悯,但是历代的文人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一直到眼花头白。作者这样说,有人生也多磨难,需早日参透、醒悟的意思。(4分)这句话是对文本主旨的深化和升华。(1分)
14. A [B淬火(cuì) 放浪形骸(hái) C徘徊(huái)D前仆后继(pū)]
15.D(A瞠目结舌;B谥号;C毫发未损)
16.B(见:被)
17.D(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漠,一点也不关心。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一般说“对……漠不关心”)
18.B(A三重否定改变了语句意思;C成分残缺,加动词,“让眼下的少年儿童”;D最后一句杂糅,“进行了救援”改成“进行的救援”)
19.B
20.(60分)一般在42-50分间浮动,没有写标题的,在相应档次内扣5分。谈“读书”、“学习”、“学生管理”等。
作文赋分标准——分七个等级:
①言辞不道德、偏激者,按0分处理;②只写完标题,6分;③未形成完整文章者,只写二三百字,24分以下;如果相对完整,达到500字以上,可以按及格文章处理36-38分;④抄袭文、跑题文差者24分;⑤跑题文较好者、不跑题没特色文,分数36分,向上浮动不超5分;⑥较成型,叙事完整,描写形象,主题明了;观点明了,有理有据。稍有瑕疵者,分数48分,上下浮动5分;⑦特色文章(只要具备以下特征之一的),构思新颖:叙事有波澜且描写精彩,语言畅美,论据新鲜,论证充分,54分,上浮4分。
参考译文:
丘和(552—637)是河南府洛阳县人。父亲丘寿,是西魏镇东将军。丘和少时娴熟弓马,重义任侠。年长后才改变行为自修,不随意与人发怒,无论贵贱都很爱惜。北周时候为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逐渐升迁到右武卫将军,封为平城郡公。汉王杨谅造反时候,丘和被任命为蒲州刺史。杨谅派其兵士穿妇人之衣,戴着头巾,突然来到蒲州城中,丘和脱身免难,因此被罢职为民。当时宇文述正受宠信,丘和倾心结纳依附于他,不久因告发武陵公元胄之罪,就任为代州刺史。适逢炀帝北巡经过代州,丘和献食很是精细丰盛。到达朔州时,唯独刺史杨廓无所进献,炀帝很不高兴。宇文述又盛赞丘和,炀帝便派丘和任职为博陵太守,频繁下诏命令杨廓前往博陵观察丘和的行事方法。等到炀帝经过博陵,丘和献食更为丰盛,炀帝更是称赞。由此所过之处献食物的官员竞相做华美奢侈之举。但丘和在郡中善于抚慰吏士,得其欢心,不久迁任天水郡太守。
大业末年,由于海南地处偏远,官吏多侵扰渔民,百姓都很怨怒,多次发生叛乱。在这种情况下选用淳良太守来安抚。黄门侍郎裴矩上奏说:“丘和先后在两个郡县任职,都因施行仁政(惠民政策)而著称(闻名),宽厚又不扰民。”炀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派丘和任职为交趾太守。到任后,他抚慰豪强,深得南方部落之心。
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鸿胪卿宁长真率郁林、始安郡依附萧铣,冯盎率珠崖、番禺之地依附林士弘,各自遣使招抚丘和。丘和最初不知道隋朝灭亡,概不依从。林邑之西各国,多次派人赠送丘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类东西,因此丘和富比王者。萧铣(闻之)欲图其利,便命宁长真率领百越之兵进攻交趾。丘和派遣高士廉率海南之兵将其击退,交趾郡得以保全,该郡为此树碑记功。后遇旧时骁勇士卒从江都返回,问询后才知道隋朝已亡,丘和于是率州民依附萧铣。
等萧铣平定后,丘和率海南诸地归附朝廷(唐朝)。朝廷下诏令李道裕随即封丘和为谭国公,授予交州大总管之职。丘和派司马高士廉奉表奏请入朝,朝廷下诏允许。高祖派遣其子师利前往迎接。到朝见之时,高祖为他起身,引入卧内,谈及平生,极为高兴,演奏《九部乐》来配合宴飨,授职左武候大将军。丘和当时已经衰老,于是授予稷州刺史,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让他自己休养。不久,加衔为特进。贞观十一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被赠予荆州总管,谥号为襄,陪葬于献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