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0 20: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汽车行业 维修人才需求较大
  ①虽然广州汽车限购对于整个车市而言是不小的震动,但汽车的各类服务也不断在进行完善,除了国内目前汽车产业出现强势发展态势外,与此相关的如汽车维修、加油站、客运、金融、保险和广告宣传等也将被逐渐带动,因此汽车专业就业前景依旧明朗。汽车行业的热门职位包括汽车修理工、销售顾问、汽车美容师、汽车研发、汽车设计、二手车评估师、汽车质量工程师。
  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缺口,汽修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针对汽车行业蓝领工人用工情况所作的调研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表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准等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
③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在中国,汽修公司里高级技师占1.5%,高级技工仅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却占60%,我国汽车修理公司发展和人员素质已远远满足不了公司发展的需求,并且所需的均为高级技能型人才。  
④从最近几年的汽车行业调研结果来看,我国车企工人的薪酬涨幅基本上每年都会略低于整个行业的薪酬涨幅。这主要还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导致的,以往车企每年最难招聘的岗位集中在办公室的各类专业岗位或者管理岗位,而并非蓝领工人岗位,从而导致薪酬调整幅度会往前者倾斜。
  ⑤最近几年由于汽车类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毕业生进入市场,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紧缺。今年的汽车服务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汽车制造业市场调研报告指出,汽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包括汽车销售与评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商务管理等学科,主要是围绕汽车售后市场等。
  ⑥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涉及汽车售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车辆工程专业曾一度成为2012高考十大热门专业之一,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都可以选择。
(2013年3月《广州日报》)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一、二段首先强调汽车专业就业前景依旧明朗,特别是汽修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
B.第三段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汽车高级技能型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公司发展的需求。而第四段从近几年来看,我国车企工人的薪酬涨幅几乎每年都会略低于整个行业的薪酬涨幅。
C.第五段近几年虽然汽车行业人才短缺的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仍然非常紧缺。
D.第六段作者对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提出车辆工程专业曾一度成为2012年高考十大热门专业之一,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出了方向。
2.下列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广州汽车限购对于整个车市而言是不小的震动,但是与广汽相关的如汽车维修、保险、广告等将被逐渐带动,因此汽车专业就业前景依旧明朗。
B.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所占比例是从高到低的,而中国各类技工的比例则与之完全相反。
C.以往车企每年最难招聘的岗位集中在办公室的各类专业岗位或者管理岗位,因此薪酬调整幅度会倾向于他们,而并非蓝领工人岗位。
D.汽车制造业市场调研报告指出,在汽车专业里,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的都是围绕汽车售后市场的汽车销售与评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商务管理等学科。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出现强势发展态势外,在未来与此相关行业也将迎来令人满意的发展的春天。
B.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缺口,所以汽车行业当之无愧地成为最热门的行业。
C.由于汽修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所以企业只能通过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来解决这个问题。
D.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涉及汽车售后市场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而且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所以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7题10分)
许绍,字嗣宗,本高阳人也,梁末徙于周,因家于安陆。祖弘,父法光,俱为楚州刺史。元皇帝①为安州总管,故绍儿童时得与高祖同学,特相友爱。
大业末,为夷陵郡通守。是时盗贼竞起,绍保全郡境,流户自归者数十万口,开仓赈给,甚得人心。及江都弑逆②,绍率郡人大临三日,仍以郡遥属越王侗。王世充篡位,乃率黔安、武陵、澧阳等诸郡遣使归国,授硖州刺史,封安陆郡公。高祖降敕书曰:“昔在子衿,同游庠序,博士吴琰,其妻姓仇,追想此时,宛然心目,荏苒岁月,遂成累纪。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莅岳州;渡辽之时,伯裔又同戎旅。安危契阔,累叶同之,其间游处,触事可想。虽卢绾与刘邦同里,吴质共曹丕接席,以今方古,何足称焉!而公追砚席之旧欢,存通家之曩好,明鉴去就之理,洞识成败之机。爰自荆门,驰心绛阙,绥怀士庶,纠合宾僚,逾越江山,远申诚款。览此忠至,弥以慰怀。”
及萧铣将董景珍以长沙来降,命绍率兵应之。以破铣功,拜其子智仁为温州刺史,委以招慰。时萧铣遣其将杨道生围硖州,绍纵兵击破之。铣又遣其将陈普环乘大舰溯江入硖,与开州贼萧阇提规取巴蜀。绍遣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子婿张玄静追至西陵硖,大破之,生擒普环,收其船舰。江南岸有安蜀城,与硖州相对,次东有荆门城,皆险峻,铣并以兵镇守。绍遣智仁及李弘节攻荆门镇,破之。高祖大悦,下制褒美,许以便宜从事。绍与王世充、萧铣疆界连接,绍之士卒为贼所虏者,辄见杀害。绍执敌人,皆资给而遣之,贼感其义,不复侵掠,阖境获安。赵郡王孝恭之击萧铣也,复令绍督兵以图荆州,会卒于军,高祖闻而流涕。
贞观中,赠荆州都督。嫡孙力士袭爵,官至洛州长史,卒。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
[注]
①指李渊的父亲李?,他世袭为唐国公。
②指隋炀帝杨广众叛亲离,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等人杀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率郡人大临三日 临:吊丧哭泣。
B.同游庠序 游:出游,游览。
C.绥怀士庶 绥:安,安抚。
D.与开州贼萧阇提规取巴蜀         规:规划,谋划。
5.下列句子,都能体现许绍功勋卓著,有功于唐的一组是
①故绍儿童时得与高祖同学        ②开仓赈给,甚得人心
  ③乃率黔安、武陵、澧阳等诸郡遣使归国 ④命绍率兵应之
⑤绍纵兵击破之             ⑥贼感其义,不复侵掠,阖境获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绍本来是高阳人,后迁徙到安陆,小的时候与唐高祖李渊一起读书,关系密切。
  B.许绍担任夷陵郡通守时,保境有功,深得人心。隋炀帝被害后,他立即改换门庭,归顺了唐高祖。
C.唐高祖回忆与许绍同学时的往事,意在表明两人的感情深厚,以使许绍安心为唐效力,且称赞他有远见卓识,能审时度势。
D.许绍很有军事才能,指挥军队多次打败萧铣的部属。同时,他为人宽厚仁爱,善待俘虏,感动了敌人。
7.把原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盗贼竞起,绍保全郡境,流户自归者数十万口,开仓赈给,甚得人心。(6分)
答:
(2)及萧铣将董景珍以长沙来降,命绍率兵应之。(4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汴河曲①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①汴河: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此处建有隋炀帝行宫。
8.请指出前两句诗所运用的抒情方式,并加以分析。(5分)
答:
9.请分析最后两句所抒发的情感。(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
(2)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3) ,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梅光迪先生与他的书
杨扬
岁月会不会将一个人的名字磨灭?有一段时间,好像对梅光迪先生是这样的。他的书和他的名字,除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思想史的人之外,一般的读者大概已经将他忘却了,而对于一些研究者,大多也未必了解他的思想,除了满足于将他定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学衡派代表人物”、“文化保守主义”之外,好像也没有多少新的理解。其实,以这样的方式来概括梅光迪先生的文化成就是有偏颇的,一个人持什么主义,是他的思想立场问题,而对学术人物来说,他的学问水平恐怕是最重要的。
当年鲁迅的《估“学衡”》一出,给人的印象就是包括梅光迪先生在内的一些学衡派成员的学术素养成问题,国学不精,西学不通,似乎是半吊子学问家。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判断。我最初听到对梅先生学问好评的,是我的师母杨霞华教授。杨先生1930年从浙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的顶头上司就是当时的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先生。谈及自己的老师,杨先生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赞叹,说梅先生人很洋派,一身西装,出手大方。还有就是他待学生很好,教书非常认真,上课时喜欢大段大段背诵原文。这是与梅光迪先生有直接交往的学生、同事对他的评价。后来读赵元任先生的女公子赵新那编著的《赵元任年谱》,其中谈到梅光迪是赵元任的好朋友。1923年哈佛大学哲学系准备来年聘赵元任先生为中国语言文化的教职,而赵先生因已接受了清华学校的聘书,要回国任教,就推荐梅光迪替代,梅先生因此而到哈佛大学任教。除了1927年短期回国执教外,梅光迪在哈佛任职近10年,直到1936年回浙大,任文学院院长。赵元任先生的学问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而能够被赵先生看得上的人,学问水平该不会差到哪里去。还有《吴宓日记》中对梅光迪也有很多记录,其中吴宓先生最推崇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白话文应提倡,但文言不可废。”吴宓认为这是至理名言。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梅光迪反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其实是很大的曲解。梅光迪不反对白话文,但他反对胡适式的废除文言的白话文学运动。他的理由很简单,倡导白话文学运动为什么一定要打倒中国传统文学呢?大家可以各走各的路,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梅先生为今天一般读者不知,一是他过世比较早,1945年12月,因心脏病突发而在贵州逝世,年仅56岁。还有就是论著不多,至今能够见到的就是他过世别人编订的薄薄一本《梅光迪文录》。其实,梅先生还有不少散佚在外的文章和材料,至今没有搜集成册;另外,与他相关的一些书,也没有被大陆研究者广泛采用。我翻书阅读中,印象较深的有几件事。一是阅读梅光迪先生在哈佛的学籍档案,注意到他的英语成绩始终优异出众,这是他英文水平的见证;还有就是他1916年刊发在波士顿报纸上的一篇英文大作。这真称得上是大作,一张大报,满满的一整版,标题为《展望中国:随着袁世凯的下台,未来年轻的掌权者有希望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联邦国家》。全文激烈抨击袁世凯政府,同时,对中国未来持有乐观的态度。我曾拿着报纸问美国教授英文写得如何,他告诉我,能够享有这样的发稿规格是非常不容易的,就是今天哈佛的研究生也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准。另外,台湾出有两本与梅光迪相关的英文著作,一部是他夫人梅李今英的回忆录《山高水长》,另一部是《梅光迪先生家书集》。前者有2百多页,收录了梅光迪先生全家的不少照片;后者约3百页左右,收录了梅光迪的同事、学生纪念他的文章,梅先生的家书以及他未完成的一些札记、论文提纲。梅先生在美国的一些学术期刊上还有不少论文学的英文文章,诸如《留美学生月报》等,这都是能够见出他学术水准的物证。记得胡适早年留学日记中,对梅光迪的学识有很高的评价。1911年8月18日见到梅光迪名列清华学校留美学生名单时,胡适用“狂喜不已”来形容自己的高兴。10月3日又记录梅光迪赠他《颜习斋年谱》。不久,两人在美国就文学问题展开论争,虽然双方观点不同,但梅光迪的学问见识为胡适所认同。1914年7月几位留美好友成立读书会,其中就有胡适和梅光迪。既便是回国以后,两人论战归论战,私交还是好的。梅光迪的学者形象自始至终没有在朋友们的心中有所动摇,以致他1930年回国执教,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以能够聘任到梅光迪做文学院长而感骄傲。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梅光迪的记忆,只停留在“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学衡派代表”和“文化保守主义”这一堆名词概念上,而学者梅光迪的形象反倒是被忽略了。 (2007年7月 《中国作家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梅光迪先生不大为人所知,一般读者似乎已将他忘记,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思想史的人对他的学术思想还是很了解的。
B.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梅光迪等人的“半吊子学问家”这一评价欠妥。作者认为评价一位学者不应该凭借其思想立场,而应该主要从学术水平的角度来评价。
C.作者最初对梅光迪有着良好的印象,这也是从侧面获取的。
D.胡适当初留学期间对梅光迪先生的学识很是赞赏,二人在美国就文学问题论争不休也并未影响到二人的交往。可后来梅光迪反对胡适的废除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致使二人各走各路,断绝了交往。
E.作者在与梅光迪先生的接触中,不只被梅光迪能在波士顿报上发表英文大作而触动,更是因为从其中发现了梅光迪对袁世凯政府的强烈抨击,对中国未来现状持有乐观态度而产生敬佩之情。
(2)梅光迪的学者形象被人忽略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指出。(6分)
(3)请结合全文试找出能从侧面且是不同角度来证实梅光迪实为杰出学者的三个事例。(6分)
(4)你是如何看待梅光迪与胡适的关系的,对你有何启示?请简要指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3分)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每个人不能坐井观天、管窥蠡测,要学会经常走出去、请进来,学会交流学习,与时俱进。
B.嫦娥三号顺利在月球软着陆,玉兔巡视车成功行走、转身、拍照,这都表明我国航空科技又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消息也让中国人大快朵颐。
C.深圳一农贸批发市场发生的大火,造成多人死亡,真可谓焚膏继晷,惨不忍睹。
D.专家指出,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沟通交流,多尊重鼓励,多赏识教育,不能耳提面命,指手画脚,絮絮叨叨的。
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集体,走出个人的小天地、走进群体的大舞台的实践性体验活动,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B.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每个人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道德意识。
C.与国有银行的强大定价能力不同,其它多家非国有银行为招徕客户集体掀起一股“免费潮”,希望吸引更多的客户。
D.因为页岩气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成本优势,所以美国化工行业正计划大幅增加出口份额,此举也将给欧洲和亚洲的竞争者带来压力。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开展富有风趣的教育,最好的载体就是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集体,走出个人的小天地、走进群体的大舞台,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 , , , , , 。 ,其所持续的时间是较为长久的,不像物质上的快乐会随着物质的快速消耗而迅速减弱。向阳小学就是引导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快乐,用快乐来激发兴趣,用兴趣来引发动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意识、互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①这种因精神上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是高层次的快乐
②引发精神上的满足
③精神上的满足更能够引发人的快乐
④除了物质的满足可以引发人的快乐
⑤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
⑥最重要的就是要与人分享、合作、为他人服务从而获得肯定
⑦要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A.①⑥②⑦⑤④③ B.⑦⑥⑤③②④① C.⑤④③⑦⑥②① D.③⑦①⑥②④⑤
15.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观察“金字塔”后请依照数据写出两种结论。(6分)
启示①:
结论1:
结论2:
16.根据前一语句,在下面横线处,写两句话,使语意完整。(5分)
有一种声音,是投入心灵湖水的石子,激荡起灵感和智慧的波澜;有一种声音,
,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好多旅游景区都出现了旅游者随意乱扔瓜皮纸屑的现象。一位被采访者难堪地说:看到别人把瓜子皮扔到地上,自己也就随手扔了垃圾。
媒体也曾经报道过“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部分中国人在过斑马线时候,看到别人闯红灯也就集体跟着闯红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请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予以扣分。
命题、校对:赵兴亚 刘放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并非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而是对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
2.C(A原文“此”指代的内容不是广汽,而是国内的汽车产业;B德国等发达国家各类技工比例不是“从高到低”;D原文是“主要是围绕汽车售后市场等”,不是“都是”)
3.D(A是“将被逐渐带动”而不是 “令人满意的发展的春天”;B“最热门的行业”属于无中生有;C“只能”所表现的关系与原文不符)
4.B(游,外出求学,求学)
5.C(①交待许绍与唐高祖的关系;②是许绍在隋代建立的功勋;④是唐高祖安排给许绍的任务)
6.B(许绍并没有立即归顺唐高祖,而是率所部遥尊越王杨侗,一直到王世充篡位,才投奔李渊)
7.(1)这时盗贼竞相兴起,许绍保全了夷陵全境,漂泊流浪的百姓自己归附的有几十万
人,打开粮仓救济供给,很得民心。(6分。“竞”、“流户”、“赈给”各1分,句意3分)
(2)等到萧铣的将领董景珍率领长沙军民前来投降,唐高祖命令许绍率领军队接应他。
(“及”“以”各1分,句意2分)
8.前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间接抒情、乐景衬哀情)(1分)描写到汴河水缓缓东流,两岸一片春色。(1分)而汴水河边的隋炀帝行宫昔日豪华化作尘土荡然无存,(1分)在这对比的景象之中抒发了人世沧桑、历史无情的深沉感慨。(2分)
9.河堤上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柳絮)给人无限愁怀,让人不忍观望。(2分)这也不由让人联想到飞舞杨花似乎成了杨姓隋王朝荒淫亡国的见证,更应该给当代的封建统治者以警醒。(4分)
10.(6分。每空1分,丢字、多字、别字均不给分。)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钟鸣鼎食之家 云销雨霁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1. (1)B、3分,C、2分(A、1分,“很了解”不准,且是少数研究者;D“断了交往”不准;E作者未曾与梅光迪先生有过接触)
(2)(6分)
个人原因:过世比较早;论著不多。(2分)
研究者原因:与他有关的书籍也没有被大陆研究者广泛采用;一些学者更多将他定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4分)
(3)(6分。注意“侧面”“不同角度”。若堆砌事例,视内容给分,最高3分)
①与梅光迪有直接接触的学生、同事的评价:教书认真,对学生很好;
或 胡适的态度:胡适早年留学期间对梅光迪的学识有很高的评价,且在读书会中一直与梅光迪先生进行学术论战;
②到大学任教:
《赵元任年谱》中提到,赵元任推荐梅光迪代替自己到美国哈佛大学执教中国语言文化;
或: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以能够聘到梅光迪先生作文学院长为骄傲。
③《吴宓日记》提到,梅光迪先生提出“白话文应该提倡,但文言不可废”的文学主张;
注意:(不给分,虽侧面但非体现学者形象)
杨霞华教授评价:很洋派,一身西装,出手大方;
注意——正面体现:(不给分)
A梅光迪先生英语成绩始终优异出众(在波士顿报纸上发表英文大作),哈佛大学研究生难比的高水准;
B梅先生在美国的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不少论文学的英文文章。
(4)(8分)
首先,梅光迪的学术水平得到胡适很高的评价。启示:尊重学问(学者)。
其次,梅光迪与胡适有着不断的学术之争,这是学术界很正常的现象。启示:学术在争论中有提升(要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还有,梅光迪与胡适在争论之中,并未影响到两人的私交。启示:学术是学术,感情是感情(学术之争也会促进争论双方的感情)。
另外,胡适提出白话文运动是以废除文言为条件的,而梅光迪是“白话文应提倡,但文言不可废”。启示:对待文化应该有兼容并重的态度。
12.A(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B大快朵颐: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C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D耳提面命: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或贬义)
13.A((搭配不当,“有着……地位”))
14.C
15.(6分。不求概念,意思接近即可)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16.(5分。完美给满分,否则一句2分)参考:有一种声音,是融化情感坚冰的灵药,传送者真情和温暖的养分。
或:有一种声音,是点燃希望灯塔的火炬,照亮人生坎坷而暗淡的旅途。
17. 作文(60分)一般在46-54之间,参考话题:文明、习惯,盲从、守正。
作文赋分标准——分七个等级:
①言辞不道德、偏激者,按0分处理;②只写标题,5分;③未形成完整文章者,只写二三百字,28分以下;如果相对完整,达到500字以上,可以按及格文章处理;④抄袭文、跑题文差者30分;⑤跑题文但较好者、不跑题没特色文,分数36分,向上浮动不超4分;⑥较成型,结构完整,观点明确,稍有瑕疵者,分数48分,上下浮动3分;⑦特色文章(只要具备以下特征之一的),构思新颖,论据充实又新鲜或叙事有波澜、生动,思想深刻,语言畅美,54分,上浮2分。
参考译文:  
许绍,字嗣宗,本来是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梁朝末年搬迁到北周,于是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安家。(许绍的)祖父许弘,父亲许法光,都担任楚州刺史。李渊的父亲李暎ǖ笔保┑H伟仓葑芄埽?虼诵砩苄∈焙虻靡院吞聘咦胬钤ㄒ黄鹧?埃?嗷ナ?钟寻??
(隋炀帝)大业末年,许绍担任夷陵郡通守。这时盗贼竞相兴起,许绍保全了夷陵全境,漂泊流浪的百姓自己归附的有几十万人,打开粮仓救济供给,很得民心。等到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后,许绍率领郡中官吏、百姓吊丧哭泣了三天,仍然把夷陵郡遥属(名义上归属)越王杨侗。王世充篡位以后,许绍于是率领乾安、武陵、澧阳等各郡派使者归顺了唐朝,授官硖州刺史,被封为安陆郡公。唐高祖降下诏书写到:“从前在学生时代,我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求学,博士(古代学官名)吴琰,他的妻子姓仇,追忆回想那个时候,往事好像都在自己的心里,历历在目,岁月流逝,竟然过去了多年。并且我在安州的时候,您家后来就去了岳州;渡过辽水的时候,您一家老小又同军队在一起。安危聚散,几代人共同经历,这之间的交往相处,遇事就会回想起来。虽然卢绾与刘邦同乡,吴质同曹丕饮酒较好,凭借我们现在的友谊比古人,古人的情谊哪里值得称道呢!而您追怀同窗的旧情,思念两家的旧好,明察去留取舍的道理,精通成败的关键。远从楚地而来,心里向往着朝廷,安抚官吏和百姓,聚集宾客幕僚,越过长江和高山,从远地表达诚意。看到这样忠诚的人来到,更加感到心里安慰。”等到萧铣的将领董景珍率领长沙军民前来投降,唐高祖命令许绍率领军队接应他。凭借击败萧铣的功劳,授予他的儿子许智仁担任温州刺史,委任他招抚安慰该地。当时萧铣派遣他的将领杨道生围攻硖州,许绍发兵击败了他。萧铣又派遣他的将领陈普环乘坐大船从长江逆流进入硖州,和开州的敌人萧阇提谋划夺取巴蜀。许绍派许智仁和录事参军李弘节、女婿张玄静追赶到西陵硖,大败敌军,活捉陈普环,收缴他们的舰船。长江南岸有安蜀城,和硖州隔江相对,挨着安蜀城向东有荆门城,地形都很险要,萧铣都驻军镇守。许绍派许智仁和李弘节攻打荆门镇,攻克了该镇。唐高祖很高兴,颁布诏书嘉奖表彰,特许他们可以不经上奏,见机行事。许绍与王世充、萧铣疆界连接,许绍的士兵被敌人俘虏,总是被杀害。许绍抓住敌人,都资助后打发了他们,敌人感激他的道义,不再侵犯劫掠,全境得到了安宁。赵郡王李孝恭攻击萧铣,高祖又命令许绍率领军队来谋取荆州,恰好他死于军营之中,高祖听到这个噩耗流下了眼泪。贞观年间,追赠荆州督管。嫡孙许力士继承了官爵,做官做到洛州长史,死在任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