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20:1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量正确读写“不可估、损失、皇家园林、组成、象征、诗情画意”等词语。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积累语言。
3.情感道德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毀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
难点:通过阅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课件、火烧圆明园视频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生跟师写“圆”)
三、师:你来说一遍,“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四、(指名读3个,再齐读,老师对第一个发言的孩子提出要求:要读大声,字字读清楚。接下来发言的孩子均能做到这点。)
五、师:“明”是光明普照的“明”。(板书)
六、(同样指名读3个后齐读。)
七、师:“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起说。
师: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
生:圆明园。
师:再读。(二/三遍)
二、感知课文
师: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先把这篇课文的14个生字读准,边读边找: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昔日的圆明园,读好后我们再来交流交流。
师:来,一起看看这些词语。自己读读。
生齐读:(生每个词语读三遍,师提醒读一遍即可。)
师:谁来读读。
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每人读一个。
生:生个别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那都是文中的词语,在课文句子中,相信大家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认识。
师: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昔日的圆明园?(2-4自然段)
谁来说说2-4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内容?
生1:第二段:圆明园有三个小园,也叫圆明三园。
师:嗯,说的是圆明园的组成,那就叫“布局”。把这个词批注在2自然段旁。
生3:第三自然段讲圆明园里面有什么建筑。
师:好的,写到是“建筑。(师板书“建筑”)看谁还记得和老师一起记批注
生:第四自然段讲的是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历史文物。
师:对“历史文物”(板书)。
师:这三个自然段概括起来,都是在写圆明园的什么特点?(美)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默读2、3、4自然段,看看从昔日的圆明园中,你们能看出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做一做简单批注,开始。
生默读。
师:好了,孩子们,咱们来交流交流?咱们接着说。
假设1:我在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众星拱月”这个词,我能体会到圆明园园林昔日的园林是十分多的。
师:是呀,圆明园数量很多,那是上百个圆明园,而其中的一个圆明园就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网球场啊!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圆明园非常大。
师:用上一个四字词语,那叫做?规模——
生:规模宏大。
师: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皇家园林。
(转折语):好啊,咱们接着谈,从其他的四字词语,你还感受到什么?你来说。
假设2:我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圆明园的建筑多。
师:究竟有多少呢?请大家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它一共用了几个“有”。
生:一共有8个“有”。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师:整整8个有,再来读读。
生齐读。
想去这个地方吗?
生:想!
出示“漫步……境界里。”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走进我们的圆明园吧!齐读这句话。
齐读
师:谁愿意带领大家走进着充满幻想的圆明园。(指名读)
师:孩子,你愿意离开吗?
生;不想,因为圆明园太让人迷恋了。
师:你读懂了,你知道了圆明园的是那样让人留恋往返。因为你置身与充满幻想的境界里。谁还愿意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指名读)
师:你陶醉了吗?
生:陶醉了
师:因为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境界里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才会深深陶醉。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吧。(生齐读)
师:我们再去看看圆明园。读好后放出音乐和圆明园的图画。
师:这就是我们的圆明园,就是人间的天堂——圆明园,这就是我们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让你流连往返,让你置身在幻想境界的圆明园。(师范读)圆明园美吗?
师:可是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永远化为灰烬,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看视频。
在这场大火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没有了……也没有了
接着老师语气高昂地问:什么化为灰烬?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与此同时,还有什么也被化为灰烬了呢?
生:人民艺术化为灰烬。/我对圆明园的自豪感也化为灰烬。/建筑工人的心血化为灰烬。/我们智慧的结晶也化为灰烬。/圆明园的一切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化为灰烬。
师:化为灰烬的不仅仅的建筑的精华,不仅仅是艺术瑰宝,化为灰烬的是人民最高的智慧。再读这一段话。
(老师感情高昂,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的建筑的精华化为了灰烬,艺术瑰宝也化为了灰烬,人民的智慧也化为了灰烬,这样的损失,我们称之为——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板书“不可估量”再要求孩子把话完整说一遍。注意: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师追问: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理解?
(无法估计它的损失/简直无法估计/计算不了了/无法推算)
师:这简直无法估计……的是圆明园的什么?
生齐答:是圆明园的毁灭。
师:是啊,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我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
生回答: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谁把“不可估量”圈出来了?那赶紧把圈补起来,学语文一定要敏感呐。
师:大家圈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2个
师:大声地说,几个
生:2个
师:连续两个不可估量,这篇课文第一段话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还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拿起书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话。
师:面对这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  
(引出心中的愤恨、引出他们不是人是畜生)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第一段
(师范读,生齐读。老师在学生的感悟基础上层层递进、深入。)
师:因为这两个不可估量,你内心的感受可以估量吗?我们学语文不仅要关注印在纸上的文字,更要关注你的感受和心情。
师:面对这把大火,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对英法鬼子说你们真的忍心放这把火吗?你们是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我鄙视你们。鄙视这种遗臭万年的行为。
师:孩子有志气!
生2:中国人民永远憎恨你们,憎恨你们那颗无耻的心。
师:要牢记这一笔血债啊。孩子,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生3:英法联军,我们会永远记得这把大火,我们会以两把大火还给你们的。
师:我知道这是你内心的两把大火,这必将是化做你振兴中国,富强国家的力量啊。
生4:这把大火毁灭了我们圆明园的雄伟建筑,举世闻名,可见放这把大火的英法联军多么地残忍啊。
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痛恨上,面对这把大火,我们还应该对自己说。
生5:中国人一时的懦弱造成我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的毁灭。
师;从这把大火中,孩子你读出了一点,落后就要挨打。
生6;中国人啊,你们怎么会那么懦弱呢,一场大火都不敢救,你么应该对猪狗不如的人来点压力啊。
师: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你对当时的清政府,当时的军队不满,如果那时换做你,一个血性的男儿会挺身而出,有志气啊。
(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
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醒了中国人,烧醒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烧醒中国人要崛起,要强大的决心,在今天,在永远永远的未来,都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