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概念:
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一、遥感技术(RS)
“遥”—远距离、高空或太空
“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二)遥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目标物
地面系统
信息处理
专业图件
传感器
电磁波
传输
遥感平台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组成:
3.工作原理:
不同物体,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范围大
速度快
信息多
限制少
实时性
动态性
4.遥感的优势
主要用于获取地面信息
(3)资源调查
(2)环境监测
(1)自然灾害
防御监测
(4)工程建设及规划
(5)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5.遥感的应用
自然灾害监测:
①灾前和灾中,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②灾后,能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
1.概念: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
2.组成: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
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全球性:覆盖范围整个世界
全天候:24h,不受天气影响
连续性:24小时不间断的获得坐标
实时性:随时可以获得地理坐标,得到准确定位
3.功能和特点
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情,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
GPS户外登山表
救命装备
4.应用
数据输入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制图与产品输出
1.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2.基本功能:
3、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
3.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原理
图层为基础。
图层用不同图例表示道路、村庄、河流等。
图层叠加组合,不同的组合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将雨量站图层与行政区图层进行叠加,可以获得雨量站在行政区的分布信息。
4.应用
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GIS系统功能强大
信息查询
驾车导航
景点浏览
地图浏览
三维展示
面积测量
距离测量
模拟预测
标记地图
GIS系统功能强大
凡是需要地图或地理分析时
都可以用GIS
1.遥感技术(RS)
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
2.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3.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预测、评估和表达,需要软件计算,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3S技术的区别
笔记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想快速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
当堂训练
2.要想估测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
2022年3月17日08时26分,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北纬39.02度,东经97.66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据此回答3~4题。
3.人们要想在地震后准确确定并发送自己的位置给救援人员,需要用到的技术手段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
4.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