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05 15:55:35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提出问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比如作出假设:1.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
2.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
3.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探究思路2.称量反应前的质量3.加热玻璃棒至红热4.迅速塞紧橡皮塞引燃红磷5.称量反应后的质量1.调平天平实验步骤Ⅰ组:红磷的燃烧实验探究一反应前的各物质总质量反应后的各物质总质量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总质量生成的各物质总质量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总质量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总质量锥形瓶、细沙、橡皮塞、玻璃棒、气球、 、N2 、CO2 、
稀有气体 、其它 红磷、 O2锥形瓶、细沙、橡皮塞、玻璃棒、气球、 N2 、CO2 、
稀有气体 、其它 五氧化二磷、Ⅱ组: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反应原理:铁 + 硫酸铜→硫酸亚铁 + 铜
Fe CuSO4 FeSO4 Cu
实验探究二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等于Ⅲ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原理:氢氧化钠 + 硫酸铜→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硫酸铜溶液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等于小结: 由以上三个实验探究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Robert Boyle, 1627—169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①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四: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原理: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实验前的总质量 实验后的总质量不等于
实验前的总质量 实验后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原理: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稀盐酸碳酸钠CO2②参加
等于小结: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①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③若某一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说明一定 是漏掉了某些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g水沸腾后生成10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ag磷在b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能生成(a+b)g五氧化二磷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比参加反应的铁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定律
D. 煤燃烧后质量变轻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小于符合思考:
化学反应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请你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OOHHHHHHHHOO两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一个氧分子两个氢分子
(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水的通电分解变化前变化后水的通电分解小结: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①②③巩固练习据此判断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2.ag氢气和bg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
A. 18(a+b)g B. 34g C. (a+b)g D.无法确定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分子的数目③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种类
A. 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若24.5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g.
CA9.6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反应物生成物点燃化学方程式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什么和(或与)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 和(或与)什么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可以表示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习:下列方程式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Fe + CuSO4 === FeSO4 + Cu
S + O2 === SO2
点燃学生小结:
1.本节课我所学的知识有:
2.经过实验探究活动,我的收获及感受有:课后思考:
我们研究的质量守恒定律有何用途?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