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将质量为2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称弹簧秤示数为11.2N,则此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是 N,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是 。
2.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的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到水里以后,乒乓球不再上浮,而是停在水中,这是因为浮力来源于 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当此力消失,液体的内部压强 (选填“相同”或“不同”),浮力也就消失了,所以乒乓球不会上浮。
3.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浮力表达式为 。(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芳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她按照A、B、C、D的顺序进行测量。小路则认为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步骤以减小实验误差。他将A、B、C、D重新排序,你认为小路的测量顺序是 ;由A、B两步我们可以根据公式 求出F浮的大小,然后再比较F浮和 的大小关系。
5.在“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中,由图甲可知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 N,现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N。
6.底面积为200的圆柱形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现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逐渐浸入水中直到浸没,但铝块未接触烧杯底(如图乙)。则水面升高 cm,铝块逐渐浸入水中直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 (选填“不变”、“变大”)。
二、选择题
7.在以下各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的是( )
A.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
B.浸没在水中的石块继续下沉的过程中
C.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
D.轮船在码头卸载货物
8.如图,将一枚鸡蛋放入一杯水中。松手后,鸡蛋浸入水中下沉。下面对鸡蛋入水后,没有与杯子底部接触前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9.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烧杯、水、盐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序号c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3.4N
②分析a、c、e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金属块的密度
④盐水的密度为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0.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到浮力的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到盘子中,慢慢将易拉罐压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大小并观察溢出水的多少。根据活动中的感受和观察,能够提出的最具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
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B.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形状有什么关系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11.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长在海底的海带
C.在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
12.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他所测的相同体积的铜块和铁块的相关数据分别为F1、F2、F3、F4若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则满足的条件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圆锥体浸入水中,则两圆锥体受到的水的压力差相比 ( )
A.底面朝下的锥体受到的压力差较大
B.底面朝上的锥体受到的压力差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4.小明和同学们做“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长方体金属块,然后把金属块竖直匀速下落并逐渐浸入水中。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落距离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重为10N
B.金属块浸没时受到浮力为4N
C.金属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D.金属块刚浸没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Pa
15.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D.松开手“浮沉子”上浮时,小玻璃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16.如图所示,为避免压坏反射面板,在维修“中国天眼”时,用一个直径固定的氦气球将维修工人吊起,利用氦气球浮力抵消维修工人自身的大部分体重,减少对反射面板的压力,甚至形成“零重力”,下列对维修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零重力”是指维修工人所受重力为零
B.“零重力”时浮力与总重力大小相等
C.上升时维修工人和球所受的浮力变大
D.下降时维修工人和球排开气体所受重力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和小雨通过实验探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N和40N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薄壁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底,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物体甲的重力为30N
实验序号 F(N) F浮(N) F底(N)
1 20 10 30
2 16 14 34
3 12 18 38
4 8 22 42
5 4 22 42
表二 物体乙的重力为40N
实验序号 F(N) F浮(N) F底(N)
6 30 10 30
7 25 15 35
8 18 22 42
9 10 30 50
10 8 30 50
(1)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
(2)小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 越大,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越大。
(3)分析实验序号4与5(或9与10)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示数F不同,物体所受浮力F浮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底均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4)两位同学仔细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知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为 N。
(5)分析实验序号2和7可以得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分别为 N和 N。
答案
1.8.4;水
2.重;相同
3.ρ液gh2S;ρ液gS(h2-h1)
4.DABC;F浮=G-F;G排
5.1.4;0.4
6.5;变大
7-16. C A B C D B C D D B
17.(1)1与6(或4与8或5与8) (2)物体所受浮力
(3)柱形物体与容器底接触后,容器底对物体有支持力
(4)20
(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