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22 17: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形状及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认识直角及直角符号,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在发现角、认识角、研究角的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画角和直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圆形纸、做活动角的材料、三角尺、微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1.谈话: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正在上手工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能在主题图上找到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
2.猜一猜。
师:有两个调皮的图形宝宝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猜猜遮住的是什么图形?
你是根据什么猜出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预设:露在外面的角)
3.揭示课题。
师:关于角有许多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引出新知,为下面学习数学上的角做铺垫。并让学生从课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二、初步感知,认角。
(一)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名称。
1.师:为了方面我们观察和研究,现在我把长在图形上的角取下来。看,这些就是角。(课件演示:脱离图形,突出角的形状。)
2.摸三角板上的角,揭示角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名称。
师:三角尺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师:既然它们都是角,一定有什么相同之处吧?请大家拿出三角尺摸一摸,感受一下角是什么样的,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
(学生活动:学生摸三角尺上的角,并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尖尖的、直直的……)
3.师生共同小结:
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4.指一指、说一说:
(1)学生指着三角尺上的角说说哪是它的顶点和边。
(2)学生指着屏幕上的角的说说哪是它的顶点和边。
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
5.巩固深化。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说明理由。
(二)认识直角。
1.师:现在我要让上面这两个不是角的图形消失,并把它们重新整理。
师:像这样的角叫直角。我们用直角符号“”表示这个角是直角。三角尺上就有一个直角,我们想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2.巩固应用。
找出下图中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单,然后找学生上台前展示,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辨一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的特征。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角的概念,层次分明,学生很容易接受,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体验感悟,画角。
1.组织学生观看“画角”微视频。
2.请学生说一说画角的步骤和画角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尝试画角并展示学生作品。
4.师生共同交流画直角的方法,并尝试利用三角尺画直角。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画角,再交流画角的步骤,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对角的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现了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动手操作,做角。
1.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材料折一折、拼一拼做角。(做角之前说明活动要求)
2.师巡视。
3.学生反馈做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征,组织学生从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做角,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五、自主探究,比角。
(有选择性的选取几个学生做的角,作为比较角的大小的素材。)
1.比较两个能一眼看出大小的角。
2.比较两个大小接近的角。
师:这两个角还能一眼就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比一比呢?(重叠法)
介绍重叠比较法,强调: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3.小组合作比一比学生自己制作的角的大小,交流猜测:角的大小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4.课件动态演示3组活动角的变化,以此验证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5.师生共同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折角、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的操作活动;运用动态的课件演示角的大小变化、边的长短变化过程,让学生经历视觉冲突,亲身感悟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
六、巩固应用,找角。
1.找主题图上的角。
(先让学生在任务单主题图上找一找、描一描,再集体展示学生作品。)
2.找我们身边的角。
3.欣赏生活中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角,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
七、畅谈收获,说角。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
1.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这节课中,多次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如找角、画角、自由做角、小组讨论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我制作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课件,把抽象知识直观化,把教学重点(角的画法)和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用动画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