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 美术 第13课 诗配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 美术 第13课 诗配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22 22: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古诗配画作品,感受绘画表现古诗的情趣;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古诗配画,表现古诗意境。
技能目标:学生运用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选择喜欢的古诗,以儿童画形式描绘古诗的意境,表现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画这两种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其艺术修养,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古诗配画,表现古诗意境。
教学难点: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构图的安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绘画工具、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教室环绕着《咏鹅》的乐曲,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2.师生对话。(歌——画——诗)
3. 引入课题——诗情画意
2、 感知与体验
1.吟诗接龙游戏。
师:听说我们班有不少吟诗高手呢,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小诗人能把大家带入你的诗中游览一番。
生:……
师:你们觉得谁吟诵得最有感情?在诗中你仿佛看到哪些动人的画面?
生:……
师:是呀,听同学们这样投入的吟诵,老师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2.范画欣赏。
师:苏东坡曾经称赞集诗人、画家于一身的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也总是充满了画意。给诗配上画,发挥了两者的长处,相得益彰。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诗配画作品。
发表对作品(名家和小朋友的作品)的看法。(师带领生)
相机板书:抓住诗眼 确定主景 添画背景 着色渲染
3.教师示范。
师与学生分享一首古诗——《江南》。示范怎样由诗到画儿。
4.学生创作练习
a.小组交流: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说说准备怎么画(既可显示出你对诗意的理解,也能展示你的绘画表现力,最好能表达出诗中的意境。)
b.为你喜欢的一首诗,用儿童画的形式给它配上相应的画。
c.同学们,加油吧!看看哪些同学的画儿最先在“诗情画意”展览中露脸。
5.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作业展评
“诗情画意”展。
学生互评。(我觉得谁的画表现了……的意境;我喜欢这幅画中的……)
4、 拓展延伸
看到同学们这么多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老师真为你们骄傲,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选择你喜欢的古诗创作,尝试用水墨形式去表现。(欣赏水墨创作)相信大家会在水墨世界中感受到更奇妙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