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PART 01
阿拉伯帝国
。
伊斯兰教的创立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伊斯兰教先知。全名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他出生于麦加城哈希姆家族。其先祖曾掌管祭祀、议事等权力。他为人诚实谦虚,公道乐善,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25岁时,受雇于麦加诺法勒族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办商务,并带领商队到叙利亚一带经商。公元596年,穆罕默德和赫蒂彻结婚。从此,他的生活走向富裕、安定,社会威望日益提高,为传教事业奠定了基础。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1)建立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后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2)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3)8世纪中叶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政治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曼苏尔(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不仅是独揽政教大权的世俗专制君主,同时也是神……为了贯彻专制集权统治,曼苏尔建立了一套组织庞大而严密的官僚统治机构,并设立“维吉尔”(即宰相),为政府最高长官,辅佐哈里发总理万机,权力极大。中央机关设各部局,分掌各种行政事务,重要的有财政、驿站(监察)、司法、工商、农业和军事等部……财政收入是帝国的经济命脉,各省的财政总监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并不受总督的管辖。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阿拉伯国家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2)政治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哈里发
宰相
财政
邮政
司法
商业
农业
工业
枢密院
军政
行省总督
政务
税务
宗教
最高统治者
中央
地方
(政、军、宗)
哈里发是指穆罕默德去世以后,伊斯兰阿拉伯政权元首的称谓。是伊斯兰政治、宗教领袖。源于阿拉伯继承一词音译,原意为“代治者、“代理人”或“继承者”。后成为阿拉伯帝国元首之意。《古兰经》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穆罕默德去世后,哈里发被用于指称穆罕默徳的继承人,即穆斯林社群组织的领袖。
(3)经济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请同学们观察《阿拉伯人商人活动示意图》,并结合材料了解阿拉伯人的主要商路,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是什么?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4)文化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文学
天文学
数学
(4)文化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数学 传播阿拉伯数字、代数学 改进印度数字,传播各国通用
医学 《医典》 欧洲大学教科书,亚洲广为流传
天文 花拉子密天文表 东西方天文表蓝本
哲学 伊本·西纳 传入欧洲,欧洲人开始关注和研究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等哲学家
文学 《一千零一夜》 吸收各地民间故事,译成多国语言
阿拉伯帝国文化成就
(4)文化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火药武器等都是经阿拉伯人的手传入欧洲;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也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再如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学会以后,加以改造,并于12世纪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张曦《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经济文化的繁荣》
根据史料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从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力,以及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力。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PART 0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建立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1)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2)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4)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建立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兵士不靠夺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致富的。经过三天,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2)政治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最高统治者
宰相
中央
行省总督
地方
宰相(国务会议)
财务大臣
法官
(军队、国家、宗教)
“苏丹”原指“有道德或有宗教权威的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将这个头衔授给帝国境内的地区性王朝统治者,此后苏丹逐渐成为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
(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苏丹
(3)经济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PART 03
南亚和东亚的国家
(1)笈多帝国
中古时期的印度
①4世纪初,笈多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政令不够统一。
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
中古时期的印度
①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建立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统治: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1)大化改新
中古时期的日本
(1)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1)大化改新
中古时期的日本
唐朝完善了自北朝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战争不已,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把广大人民拖向饥寒交迫的深渊。官逼民反,“强盗窃盗并大起之,不可止”。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大化改新
中古时期的日本
①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②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2)武士集团形成
中古时期的日本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武士集团形成
中古时期的日本
材料: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的封君封臣关系,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3)幕府统治时期
中古时期的日本
背景 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镰仓幕府 建立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
统治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
将军与武土结成主从关系。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德川幕府 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
中古时期的朝鲜
“新罗统一朝鲜后与唐朝密切交往,注重借鉴中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如朝鲜的文字、史学等,同时朝鲜人民又推陈出新,在借鉴中国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铜活字印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
(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4)16世纪末,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巩固练习
1.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谚语的意思是中国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法兰克人应用并改进,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2.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A
巩固练习
3.恩格斯指出:“伊斯兰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于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英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D.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解析:恩格斯认为伊斯兰教迎合了阿拉伯半岛的现实需要,对市民经济和游牧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这说明伊斯兰教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故选C;材料无法说明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故排除A;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共同愿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阿拉伯半岛复杂矛盾的情况,故排除D。
C
巩固练习
4.《天方夜谭》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其中《阿拉丁和神灯》来源于阿拉伯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取自古代波斯民间传说;《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则是古代东方神话。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 )
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D.善于借鉴缺少创新
C
巩固练习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文明对其他地区文明的借鉴和吸收,说明的是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文明善于借鉴其他地区文明,排除D项。故选:C。
5.1535年,奥斯曼帝国和法国签订双边特惠条约,授予法国商人一系列特权。1604年,英国和威尼斯人也签署条约,规定英法商人只付商品价值3%的关税,而当地商人却要付7%-10%。这些条约的签订( )
A.阻断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B.促进了“三角贸易”的开展
C.反映了商业革命的出现 D.加速了欧洲商业格局的调整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商业格局的调整,而英法两国获得的关税优惠,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D项正确;材料提及奥斯曼帝国对待英法商人和当地商人的不同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欧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排除B项;商业革命的商品数量或商业范围的扩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D
巩固练习
6.有一封亲历者的书信中这样说到当时一座城市遭入侵的情形:来自黑海的敌人破城而入,市民血流成河,“野蛮人”将皇帝枭首,神父与修士都受到酷刑,神圣的信仰已遭驱逐,此帝国首府沦为“野蛮人”之手。由此推知,这封书信的作者与信中提到的野蛮人分别是( )
A.罗马人,日耳曼人 B.基督徒,土耳其人
C.波斯人,马其顿人 D.穆斯林,斯拉夫人
B
巩固练习
解析:根据材料“来自黑海的敌人破城而入,市民血流成河,“野蛮人”将皇帝枭首,神父与修士都受到酷刑,神圣的信仰已遭驱逐,此帝国首府沦为“野蛮人”之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父与修士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所以舒心的作者可以推知是基督教徒,而来自黑海的野蛮人,帝国首府,可以推知应该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了东罗马首府居士坦丁堡,B项正确;日耳曼人来自欧洲西北部的斯堪迪纳维亚,排除A项;波斯人来自于伊朗高原,排除C项;神父和修士是基督教人员,非穆斯林,排除D项。故选B项。
7.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为主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建立的封建国家,以其建都德里得名。对其统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摆脱了突厥人的长期控制 B.政令不够统一
C.印度教开始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D.地方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
D
巩固练习
8.两汉时期,日本统治者经常派使者到中国朝贡并接受册封。隋朝时,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并在使隋提交的国书中使用“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之语,后又表述为“东天皇敬问西皇帝”。这反映出( )
A.日本的自大和扩张野心 B.日本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大化改新强化中央集权 D.朝贡体系维系东亚和平
A
巩固练习
解析:从材料中日本统治者对华的态度来看,由接受中国册封到企图与中国平起平坐,说明的是日本自大和扩张野心,A项正确;材料与日本国际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日本大化改新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朝贡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朝鲜半岛与中国三国时代不同,它不是由一个国家分裂形成的,而是不同的三国发展形成的,最后也未统一到同一个国家。了解这一段历史能用到朝鲜最早的正史著作是( )
A.《高丽史》 B.《朝鲜史》 C.《三国史记》 D.《资治通鉴》
C
巩固练习
解析:根据材料“朝鲜半岛与中国三国时代不同,它不是由一个国家分裂形成的,而是不同的三国发展形成的,最后也未统一到同一个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史记》是高丽历史学家金富轼等奉高丽仁宗之命在1145年以汉文所写成的正史,记载朝鲜三国时代的历史,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因此了解材料所述历史能用到朝鲜最早的正史著作是《三国史记》,C项正确;《高丽史》是朝鲜高丽朝34代王475年间的正史,李朝开国后,太祖命郑道传、郑总修前朝史,他们参照《高丽历代实录》、闵渍的《纲目》、李济贤的《史略》、李穑的《金镜录》,编纂37卷编年体史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了解材料所述历史能用到朝鲜最早的正史著作是《三国史记》,而不是《朝鲜史》,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
巩固练习
材料一: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洲、非洲、欧洲的大帝国。在帝国存在的六个多世纪内,产生了瑰丽的阿拉伯文化。《古兰经》经文,十分注意韵脚、节奏、修辞。伊斯兰教信徒天然地要受到阿拉伯语文的教育,无疑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文的推广。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哈里发政府自己铸造纯粹伊斯兰货币,对一些尚在使用的外国货币加印《古兰经》经文。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与战争,使游牧民族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他们把波斯语、梵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等的优秀成分,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文化。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l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巩固练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答:(1)原因:伊斯兰教的作用;帝国统治的稳定(帝国疆域广阔);融合各地区古代文明;阿拉伯帝国政府的推动。
特点: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各领域文化成就斐然;伊斯兰教特征明显等合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2)影响: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方面,保存了古代希腊文化成果,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政治方面,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只要是从科技、思想、政治等方面回答)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伊斯兰教信徒天然地要受到阿拉伯语文的教育,无疑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文的推广”得出伊斯兰教的作用;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洲、非洲、欧洲的大帝国。在帝国存在的六个多世纪内,产生了瑰丽的阿拉伯文化”得出帝国统治的稳定(帝国疆域广阔);根据材料“他们把波斯语、梵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等的优秀成分,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文化”融合各地区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哈里发政府自己铸造纯粹伊斯兰货币,对一些尚在使用的外国货币加印《古兰经》经文”得出阿拉伯帝国政府的推动。特点:根据材料“他们把波斯语、梵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等的优秀成分,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文化”得出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根据材料“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得出各领域文化成就斐然;根据材料“哈里发政府自己铸造纯粹伊斯兰货币,对一些尚在使用的外国货币加印《古兰经》经文”得出伊斯兰教特征明显。
巩固练习
解析:(2)影响:根据材料“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得出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方面,根据材料“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得出保存了古代希腊文化成果,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政治方面,根据材料“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得出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巩固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