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3 17: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1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了解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2.史料实证:知道欧洲教会和城市发展的史实,体会二者对王权强化的影响。
3.时空观念:了解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城市自治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
【师】: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新课讲授】
1、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封建社会
(1)产生背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1)产生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出示图片及材料:
臣服之礼
我以主的名义在此圣坛宣誓:我将依从上帝的法则和人世的秩序,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西方社会史》
【师】:结合材料及课本封君和封臣分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生】:权利和义务:封君授予封臣土地,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师】:封君封臣制度有哪些特征?
【生】:①以土地为纽带;②层层分封,严格等级制③双向权利义务;④契约意识;⑤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出示图片:
【师】:如何评价封君封臣制度?
【生】:评价:一方面,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权力被层层分割,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出示材料:
材料: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西欧中世纪史》【美】布菜恩·蒂尔尼西尼·佩因特
【师】:封君在分封土地时,往往会把士地上的农民一块儿授予封建主。这些封地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庄园。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回答什么是庄园。
3.西欧庄园制度
(1)概念: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分地组成。
(2)产生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找出庄园的组成部分。
【生】:主要组成
①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分地:是农民从领主那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分地和自由份地,自耕自收。
【师】:农奴和自由农民他们有何区别?他们的义务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生】:义务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纳税。
②自由农民: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纳税。
【师】:同学们庄园里生活着领主和农民,他们之间如果产生矛盾和纠纷,有谁处理?
【生】:庄园法庭
【师】:庄园法庭有谁主持?法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组讨论得出。
【生】:庄园法庭
①主持者:领主或其管家
②特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开庭地点。
③职责:审理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审理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审理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
④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⑤惩罚手段:通常处以罚金。
⑥作用:维护庄园秩序;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出示图片及材料:
1320年6月末的一天,太阳很早就升起来了,但伯孔贝这个小村庄的农民起身也不晚。……绝大多数农舍内,人们正在醒来,不久出现在门口,抬头看看天,接着开始简单的早餐,吃一块面包,喝一口啤酒,然后再次出门,从草棚里取出镰刀和钉耙,开始走上街道。……不久,他们就路过教堂,来到敞开的田野。……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做晚祷;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跳舞、喝酒、狂欢;以及出席庄园法庭。
——【英】亨利 斯坦利 贝内特著《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 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师】:结合材料及上述所学,西欧庄园有怎样的特点?
【生】:自给自足。
【师】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
2、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 王权的强化
(1)背景: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2)表现:到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出示图片及材料: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是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吕嘉《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2.西欧城市的兴起
(1)兴起背景: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据估算,从1000年到1300年左右,意大利人口增加了1倍,英格兰的人口增加了2倍,法国的人口增加了2.5倍。
——【法】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13世纪西欧城市人口
城市 米兰 热那亚 巴黎 伦敦 巴塞罗纳
人口数量 20万 10万 10万 4万 4万
——根据【美】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纪的兴起》整理
(2)城市自治
①城市居民构成: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14世纪热那亚的银行职员
②争取自治的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以琅城为例分析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有哪些?
③争取自治的方式: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④结果: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出示材料:
从经济来看,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农民必须出卖一部分劳动产品,就意味着逐渐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封建主把庄园内的自营地出租,庄园制度解体。
从政治来看,市民反对领主特权,与王权之间保持暂时的结盟关系,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以强大王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从思想文化来看,大学的建立,罗马法研究的复兴,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师】: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些影响呢?
【生】:影响: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大学的兴办。
出示材料:
基督教 :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发源于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产生了新教。
它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只有信仰上帝,借助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基督教信仰的表述以《圣经》为蓝本。
2. 基督教会的统治
(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文化: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出示图片:
(4)影响: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查士丁尼大帝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因首都在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的旧址——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在位期间东征西讨,拜占庭一度成为强大的帝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拜占庭帝国发展历程,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3、拜占庭与俄罗斯
1. 拜占庭帝国
(1)首都:君士坦丁堡
(2)成就
1 经济: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出示图片及材料:
6世纪亚欧非贸易路线图
君士坦丁堡是一座繁忙的城市,来自每一个国家的商人通过海路或陆路进入它,除伟大的伊斯兰城市巴格达之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与其比肩。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②法律:《查士丁尼法典》的编订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系统而又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不仅具有详细的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权法和诉讼法,而且对社会各种组织的地位亦有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
——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2.走向灭亡
①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
②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此后帝国一度复兴,但再也未能恢复鼎盛时期的疆域。
2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
3 1453年,拜占庭首都被攻陷,帝国灭亡。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师】:俄罗斯曾被蒙古统治,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建立统一国家,并不断向外扩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俄罗斯帝国建立的过程。
2.俄罗斯帝国
(1)概况: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拜占庭帝国国徽 俄罗斯国徽
伊凡四世
【师】:俄罗斯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对内进行改革,上图为伊凡四世的图像,伊凡四世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伊凡四世改革: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课后总结
本课学习了中古时期欧洲封建社会的状况,5-15世纪被称为中古时期,时间跨度较大,因此时空线索非常重要,需要同学们学习教材的同时结合地图,梳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发展的时间脉络,掌握拜占庭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同时运用史料结合教材帮助同学们理解中古世界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和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到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以及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板书设计
中古世界的欧洲
1、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2.庄园与农奴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教会利用经济和精神力量,地位显赫
2.城市自治、大学兴办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2.俄罗斯帝国与伊凡四世改革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