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2 23: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作者
介绍
王建(约767—831后),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
主要作品:《凉州行》《海人谣》《宫词》等。
写作
背景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原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初读
古诗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的习俗
本诗在《全唐诗》
中名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注释
②中庭: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④栖:歇,休息。
⑤冷露:秋天清冷的露水。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雪霜,树上栖息的鸦鹊逐渐安静下来,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⑥尽:都。
⑦秋思:秋天的情思。
⑧落:在,到。
今夜月明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写景
抒情
看到:清冷的月光
感到:丝丝的寒意
闻到:淡淡的花香
听到:鹊鸦的声音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节日习俗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之夜望月怀远的节日习俗。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中秋之夜?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澄澈、寂寥清冷的中秋之夜,渲染了萧瑟冷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情。
结构
梳理
写景
抒情
十五夜望月
秋思
白地
鹊鸦
冷露
桂花
思念友人
主题归纳
《十五夜望月》一诗,诗人通过表达自己于寂寥清冷的中秋之夜在庭院中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思念朋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