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23 19: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28%)
1.阳光照射强烈时,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 。
2.下面这幅图说明了 使我们看到物体。
当小红看见自己的影子,她想到了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
4.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5.雷达是受 的启示而发明的。
6.小明将一块铁皮 (图 1) 放入水中,它会 。小明将铁皮四周折起来,围成 一个铁盒 (图 2),再放入水中,铁盒会 在水面。这说明同样一块材料,它的 不同,漂浮能力也不同。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
生物 。
8. 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为 、 、 三个圈层。
9. 火山喷发时,岩浆是靠 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10. 若想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至少需要 面镜子。
二、我会判断 (20%)
1.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百利而无一害。 (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
3.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 ( )
4.雪可以保护庄稼,冻死地下虫害,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 )
5.遭遇泥石流时,应选择顺着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 ( )
6.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
7.晴朗的天气里,背对太阳的方向,用喷壶在阳光下喷水,能看到彩虹。 ( )
8.棉花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将热量吸收并储存起来,所以冬天穿棉衣就感到
非常暖和。 ( )
9.水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我们无需节约用水。 ( )
10.将窗户打开,让空气流通,对去除居室甲醛有效,这是降低了居室内
甲醛的浓度。( )
三、我会选择 (20%)
1.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上面的、远处的物体,下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2.雨过天晴,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 ( ) 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 平面镜 B. 棱镜 C. 凸透镜
3.夜晚,气温降到0 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会变成固态小颗粒附在物体上,这就是 ( )。
A. 露 B. 霜 C. 雪 4.将大小、形状、厚薄相同的陶瓷勺和金属勺,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杯子中,稍等片刻后用手 触摸未浸入水中的相同高度位置,两种勺的温度 ( )。
A. 陶瓷勺比金属勺热 B. 金属勺比陶瓷勺热 C. 一样热
5.冬天开空调取暖时,为了让房间更快地暖和起来,我们需要将扇叶 ( )。
A. 朝上 B. 朝下 C. 平着 6.如右图是一条呈“M”形的铁条,在 H 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 各点上的蜡烛油 融化的先后顺序是 ( )。
A. DCEFBA
B. DCEBFA
C. DCEBAF
7.下面不是光源的是 ( )。
A.太阳 B.萤火虫 C.镜子
8.彩虹一般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过一小段时间就渐渐消失,这是因为 ( )。
A.空中的小水滴受 热逐渐蒸发了
B.彩虹会自动消失
C.空中的小水滴太小了
9.锅的手柄一般用木头和塑胶做,主要是为了 ( )。
A.轻巧美观 B.降低成本 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10.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其中所含的科学道理是 ( )。
A.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在水中,热传递的方式主要是对流
C.地球深处是炙热的岩浆
四、科学与生活 (14%)
1.将生活中热的传递现象用线连一连。(6%)
2.请阅读下图的水循环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6%)
(1)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间不断 。
(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漂浮在空中形成云。
(3)请你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实例,写在下
面的横线上。 (至少写 2 条) (2%)
五、科学与探究(18%)
实验一:探究霜的形成过程 (10%)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 (2) → (3) → (4)
A.先往小桶中倒入 碎冰块和水。
B.观察小桶壁外侧,并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得出实验结论。
C.准备小桶一个、碎冰块、水、食盐、勺子和搅拌棒。
D.再放入食盐,用搅拌棒搅拌。
2.实验结论是 。
A.小桶壁外侧没有任何变化,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时,也没有什么感觉。
B.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时,感觉很冷,小桶壁外侧出现一层白色冰晶,这就是霜
实验二:李明小组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是否相同。(8%)
实验步骤 :
将质量、温度都________ 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
别将瓶子包起来 (如图)。
2.将两个瓶子放在阳光下,每隔 5 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
日照时间 (分钟) 0 5 10 15 20 25
白纸瓶水温 (℃) 23 25 27 28 29
黑纸瓶水温 (℃) 23 26 28 30 34
实验现象:经过 25 分钟的实验,水温变化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水温变化规律完善表格。
实验结论: 。
答案
一、我会填空 (28%)
1.镜面反射
2.光的反射
3.直线
4.热辐射
5.蝙蝠
6.下沉 浮 形状
7.化石
8. 地壳 地幔 地核
9. 地球内部的压力
10. 两
二、我会判断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我会选择 (20%)
1A
2.B
3.A
4.B
5.B
6.B
7.C
8.A
9.C
10.A
四、科学与生活 (14%)
1.将生活中热的传递现象用线连一连。(6%)
2.请阅读下图的水循环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6%)
(1)地球上的水在 固态 、 液态 及 气态 之间不断 循环 。
(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蒸发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 凝结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漂浮在空中形成云。
(3)请你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至少写 2 条) (2%)
①水蒸发: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液态水变为气态水。
②水的熔化: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固态水(雪)变为液态水。
五、科学与探究(18%)
实验一:探究霜的形成过程 (10%)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C → (2) A → (3) D → (4) B
A.先往小桶中倒入 碎冰块和水。
B.观察小桶壁外侧,并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得出实验结论。
C.准备小桶一个、碎冰块、水、食盐、勺子和搅拌棒。
D.再放入食盐,用搅拌棒搅拌。
2.实验结论是 B 。
A.小桶壁外侧没有任何变化,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时,也没有什么感觉。
B.用手轻轻触摸小桶壁外侧时,感觉很冷,小桶壁外侧出现一层白色冰晶,这就是霜。
实验二:李明小组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是否相同。(8%)
实验步骤 :
将质量、温度都 相同 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如图)。
2.将两个瓶子放在阳光下,每隔 5 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
实验现象:经过 25 分钟的实验,水温变化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水温变化规律完善表格。
日照时间 (分钟) 0 5 10 15 20 25
白纸瓶水温 (℃) 23 25 26 27 28 29
黑纸瓶水温 (℃) 23 26 28 30 32 34
实验结论: 黑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