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船的载重量》说课稿
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增加船的载重量》。我将从这七个方面对我的内容进行解说。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小学科学新教材,以STEM课程为理念,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开展。这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倡过程性评价,从项目问题“如何在有限材料下尽可能装载多的货物”开展,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评测与完善等过程,在优化船的模型中发展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材料造船的实践活动,分析获取证据,归纳总结发现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有关,体验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本单元是通过对船的研究引导学生在认识、设计、制作船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产生活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加船的载重量》是以要使铝箔船装载更多的货物,如何保持船体的稳定性为核心问题,通过对“船的载重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和“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的研讨,学生将体会到船排开水的体积与船受到浮力大小之间关系的认识。最后在解决“货物”(弹珠)滚动问题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船舱的作用。以上内容主要指向技术与工程领域的3个主要概念:“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和“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学情分析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了解到船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猜测船的载重量可能与船的大小有关,但对用同样多的材料造船和载重量的关系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设计、分析推理能力,但经历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还需要指导,对于计算不规则船型体积是有难度的,他们的研讨和交流能力仍然较为薄弱,需要老师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
针对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的四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是,难点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越大。(重)
科学探究目标
橡皮泥船和铝箔纸船的设计制作。(难)
能够根据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重)
科学态度目标
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
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 (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教材内容,本节课以STEM为理念,S:船的载重量和体积关系T:船的设计、评价E:船的制作M:计算船的体积,以真实情境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思考,实践和研讨交流,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这样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迁移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将借助希沃同屏等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
教学调整
教材中铝箔纸做的船已经确定尺寸,学生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尺寸进行制作,测量和计算,这样制作的铝箔纸船难度较大且不易做规则,需要微课辅助教学,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基于此,我设计了有溢水孔的水槽,通过测量小船排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小船的体积大小,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制作小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五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为什么如此设计呢?小船载货量增大的本质原因是排开的水量变大,浮力变大。这个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学段内容主要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这样的调整符合课标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理念。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教师:希沃白板课件
小组:带有溢水孔的水槽 1 个、油性橡皮泥 3 块、铝箔纸 3 张、垫圈若干、实验记录展示板1块 。这是我设计的实验记录展板,主要包括设计图,评价表,小船展示区,载重量,排开的水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版块
一、聚焦:
(聚焦核心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那可以怎么来增大船的载重量呢?
(创设真实情境)今天我们来挑战下在有限的材料下制作载重量大的小船,挑战成功的前三组同学将在我校和安吉报福小学的云上科技节上制作载人小船!
二、探究
1.出示挑战任务:精打细算“造船师”
(1)阅读挑战任务,了解比赛规则。
(2)交流任务内容,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
了解测量小船体积的方法以及在任务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利用挑战任务的形式,创设真实情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任务,了解比赛规则及评价标准,初步感受工程所要经历的过程。“精打细算”暗指使用的材料有限。介绍溢水孔水槽的使用方法,但不作解释,是为学生后期研讨搭上学习支架,希望孩子们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发现排开的水量与小船体积之间的关系。小船如何制作没有明确要求,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前概念——载重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画设计图并制作和改进橡皮泥船和铝箔船
1.小组讨论,选定材料,开始设计,设计好到材料区领取材料,开始造船。
2.根据所给材料先完成设计图后制作改进。(改进使用不同颜色的笔)
【设计意图】利用随机提供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期望学生能够观察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设计。在限定的时间里不断改进并保留测试过的每一艘小船,为研讨提供支架,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吸取前一次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最后能在制作改进过程中总结一定的经验。
三、研讨:小船展示会
1.小组自评,展示交流。
2.利用学生自评的时间,拍摄学生作品,投屏。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带上展示板,小组上台展示。 研讨的内容主要围绕。。。
(1)小船的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小船的载重量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依据是什么?
4.当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载重量和小船体积的关系后,再出示三艘教材中规则形状的铝箔纸船,说一说载重量哪个大?依据呢?
进行希沃投屏验证我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研讨环节,展示全班的作品。每个小组通过不断改进的设计反复测试的过程,在交流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说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记录单有学生的设计图,评价表以及载重量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能为学生的思维进阶和交流研讨搭上脚手架。科学结论的得出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的。规则的小船是对本课学习的具体运用,通过投屏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回归教材,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理念。这样的设计环节不仅仅关注对孩子们的结果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了PBL项目化学习的特点。
拓展
我们刚才用螺母或垫圈测试时,要摆放得很均匀才能防止铝箔船侧翻,如
果用弹珠作为重物测试载重量时,要怎样才能保证船只平衡呢?
【设计意图】从“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入手,引出船舱的结构,并在实际操中对比有无船舱分格结构的效果,体验船舱的作用,了解到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需求。
教学亮点
1.这一课让学生经历了工程实践的相对完整的一般活动过程,以此来指导他们今后自己的工程实践活动。
2.实验记录单不仅仅记录数据,从设计图到评价表,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为学生的交流和表达提供了依据和脚手架。
3.实验器材的改进。小船的载重量变大本质是排开的水量变大。有溢水孔的水槽可以不限小船的形状,帮助孩子建立起小船载重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发散思维,不必受到教材中小船规则形状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聚焦,设计方案并制作,测试小船,改进设计再制作,研讨交流,验证发现,是一个缜密的科学思维发展过程,进阶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搭好学习的脚手架,促进
学生思维的发展。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体现出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
2.4 增加船的载重量
造船:设计-制作-测试-改进与评估
增加船的载重量-增大船的体积-增大排开的水量
稳定——船舱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聆听!